分享

如何看一个孩子长大后有没有出息?郭继承:看一样东西就够了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在中国式家庭教育的观念当中,我们习惯将自己人生中的未竟之事寄托在子女后辈的身上以期实现。
由此我们也经常能够在新闻或者是育儿类节目当中看到“鸡娃式教育”。
似乎通过学习考试的成绩能够直观地判断出一个孩子在长大之后是否有出息。
但这种判断标准似乎也并不是完全奏效的,尤其当越来越多的“小镇做题家”涌现。
我们发现有些人小时候学习成绩优异,考的大学也不错,但长大之后却“泯然众人矣”。
沦为无名之辈,很难和父母心中那个“有出息”的定义重合。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怎样才能够看出一个孩子在长大之后是否有出息。
根据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继承知道”创始人郭继承先生的看法。
判断一个孩子长大之后是否能够符合世俗意义上的“有出息”,关键要看在幼年时期。
看这个孩子是否具备一定的行动力
更通俗一点说,要看这个孩子是否具备勤奋、自律等能够作用一生的优良品质。
这里提供给各位父母一个更加直观的判断方法,就是可以观察孩子平日里在家是否做家务。
有些读者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对此提出质疑,因为一个人在今后能否取得成功,是一个多方面因素聚合的结果。
仅仅通过是否做家务来对一个孩子成年之后所能取得的成就做判断,可能有些太过草率了。
但根据哈佛大学日前的一项心理调查研究显示:
对比在家中爱做家务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进入社会之后的就业率大约为5:1
在收入方面,相比于后者,前者会平均高出20%的薪酬。
此外,爱做家务的孩子在成家之后,他们的婚姻生活也表现得更加幸福。
在大多数家庭的育儿观念当中,很多父母或者是上一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舍得让孩子沾手做家务,认为做家务会占用孩子学习或者上课外辅导的时间。
但国内的一个研究机构针对近2万名学生家庭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
在成绩优秀的孩子中,做家务的比例要比不做家务的比例高出27倍
这是个惊人的数字,我们常调侃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事实证明,孩子平日里在家中是否参与家务的承担与其在成年之后是否能够“有出息”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紧密的联系。
针对这个现象,在这里我不妨同大家分享一个我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所遇到的情况。
在上个周末,我的来访者之一李姐。
向我讲述了她在生活中同自己22岁女儿相处的一个瞬间,让我颇为触动。
李姐在今年不幸罹患了乳腺癌,不得不住院治疗。
李姐的丈夫陪同她在医院做手术,留22岁的孩子小美独自在家
本来全家人为了李姐的病情焦头烂额、忙前忙后。
但小美却在李姐做手术的空挡接二连三地打电话。
目的不是为了关心自己母亲的身体或病情,而是因为“你和爸爸都去医院了,那中午谁来给我做饭呀”
或者是“小姨帮我问问我妈,我自己在家中午吃什么呀”,诸如此类的问题。
让李姐感到哭笑不得的同时又颇为无奈。
已经22岁的女儿无法独立生活,还要像巨婴一样时刻依赖着父母,令人感觉到荒唐又可笑。
事实上,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分担家务是孩子的一项必修课。
在“唯考试成绩论”的中国式育儿观当中。
许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学习已经够辛苦了,做家务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殊不知,在简单地“做家务”的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孩子的行动力、自制力、责任感、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而这些都是为一个健全人格所必备的。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个体总是会倾向于去期待停留在自己熟悉的“舒适区”当中。
惰性基因存在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能当中,对于未经世事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因此分担家务这个习惯由于受到先天阻力的影响而不容易养成。
它需要我们调动一定范围内的行动力和自制力。
但由此也会为我们带来正向增强,帮助孩子获得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
家务劳动作为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分担的日常活动。
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性格的良性发展和培养都有着积极影响。
同时也由此能够作为判断一个孩子长大之后能否有出息的依据。
家长们不妨也将其纳入自己教育孩子的一部分,让做家务成为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双赢的选择。
- The End -
作者 | 孙荣
编辑 | 不下雨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