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岁“小镇做题家”高考14年只为进清华:到底是偏执,还是清醒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2年7月末,广西省某高中的补习班里,所有的学生正在紧张地复习。他们都曾是高考失利的复读生,都期盼着今年能尽快上岸。
这时门咯吱一响,迎面走进来一个小伙,他个子不高,皮肤黑黄、身形消瘦,有着小八字胡、眼角上还有若隐若现的皱纹。同学们立刻肃穆起来,以为是老师来了。
结果这位被猜测的主人公淡定地走到了台阶下,坐到了一个空着的座位上,熟练地拿出了英语冲刺资料,开始了复习,拿出了书本开始复习,大家这,这时同学们才知道,他也是复读生。
今天要讲的故事主人公名叫唐尚珺,已经33岁了,谁曾想得到,原本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的他,迄今为止已经参加了13次高考,并且今年他还准备冲击第14次……
高考14次是什么概念,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复读一次都会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几乎不愿意复读超过三次,而唐尚珺为何如此执着?坚持考了14次,这背后有什么利益可图?或者说,他到底究想要达成怎样的目标?33岁“小镇做题家”高考14年只为进清华:到底是偏执,还是清醒。
从2009年开始,唐尚珺共参加了14次高考,曾先后被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过,不过最后他都没去,因为他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考上清华。
今年,他再次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本科毕业就是38岁,很有可能不太好找工作了。
对于唐尚珺的高考动机,媒体曾有过采访,而他的回复是:想考上清华只是听说这个学校好,对以后的人生打算和职业追求,并没有考虑。
上清华只是一种执念,另一方面,复读机构给予的高额奖金也是吸引农村出身唐尚珺复读的原因,他因被上海交大医学院护理学院录取,获得过8万奖励,复读期间,还有每月2000元的补助。
唐尚珺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可以借鉴心理学对他的动机进行分析:

偏执性人格

唐尚珺的偏执特征十分明显,与其说他高考是坚持,不如说是一种执念,
而区别也在于此,什么是坚持,坚持是来自于明确的目标,因为有完成目标信念的支撑,所以遇到暂时的困难时,就会选择克服困难,瞄准目标,终至成功。
而偏执是没有明确目标的,只是因为自我感觉好,自我评价过高,体验到自己过分重要,所以存在妄想的因素过强,很少或不会参考他人的想法。
后者不愿意直面客观规律,更不愿意从现实出发,自然拒绝接受批评,并且,他们会把别人的善意或中性的批评歪曲,采取成敌意和藐视。
对于大众合理化的建议,唐尚珺之前并没有采纳,只是继续按照自命不凡的“执念”参加复读,打算一条路走到黑。直至14年后,他才开始有了“自知之明”,能够勉强地客分析形势,选择入学。
偏执型人格和童年环境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唐尚珺从小家境贫穷,经常挨饿受冻,也很有可能遭受过身边人的欺凌。所以他才极度渴望通过高考证明自己,改变卑微的命运

小镇做题家——高考人格

威利斯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上,要求学生们写读书报告。而这些读书报告的经历都离不开一件事——高考。
以高考为中心的人生挫折的议题,学生们都表现出了毫不动摇的乐观,即使他们如今都没有明显的成就,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并在当下付诸行动,会为了未来的自己牺牲当下的享乐,培养出“延迟满足”的习惯,威利斯把这种高考延伸出来的人生态度,命名为“高考人格(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personality)”。
拥有高考人格的人永远在为“未来”做准备,不愿意满足于当下,在高考之后,他们还有考研、考编、考核,等,只要考试渠道够多,他们就会永远参与,考试成为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不断地为更多考试做更多的准备。
而“现在”,永远是不被看见的。
拥有高考人格的人以农村出生的学生为主,就像唐尚珺一样,当他们奋斗14年,来到了理想的大学,却又会感到强烈的疏离和不安,因为他们又会把自己和大城市学生对比,好像自己远远比不上大城市中产家庭出身的孩子。
于是他们继续埋头苦干,不谈恋爱,不贪图享乐,等毕业找工作时,又惊奇地发现,高学历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如此一来,努力便永远无止境。
高考人格和中国的教育制度有很大关联,14年的求学制度让学生们养成了持之以恒、延迟满足的习惯,并且永远不满足于担当下,也许他们会一直自我牺牲下去”。
延迟满足(Delayed satisfaction)本来是人类一项美好的品质,但如果过度的延迟,也会让人们无法看清楚真实的客观情况,不愿意基于当下生活。到头来,我们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呢?
威利斯曾有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叫作《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这个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阐述了自己是如何奋斗了18年,才终于和大城市的孩子平起平坐。
而威利斯的经典点评更是点醒了这些拥有执念的人们。
“决定人生的永远不是那一杯咖啡,而是我们对于那杯咖啡的态度,不代表那杯咖啡,只配未来优秀的我们端在手里,现在的我们,依然可以无条件拥有”。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