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德旺劝年轻人别买房:所有看到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由于中国人传统观念当中对于“家”的重视,以及在社会发展背景下,
房产在个人生活当中所占的地位愈发重要,
如今社会当中,人们和住房之间的关系似乎已经变得十分紧密。
对于想要结婚成家的年轻人而言,如果没有一套房,
那么找到心仪对象的概率将会大大减少。
对于刚刚有了子女的年轻夫妻而言,
如果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那么整个家庭的生活品质都会大打折扣;
对于人到中年已经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求职者来说,一套房既是打拼多年的成果,也是当时进入职场的目标......
似乎从各种角度来说,房产都和如今的人们之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联系。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仍然无法在想要的地方拥有一套房产,
同时有很多人手头有多套房产想要通过房产交易来将资产变现,却无法达成自己的目的。
对此,著名企业家曹德旺有自己的观点。

曹德旺:年轻人不必买房

号称“玻璃大王”的曹德旺是我国著名的实业企业家,
他的家族在我国的福建省有着比较浓厚的经济实力以及商业基础。
同时晚年的曹德旺也沉迷于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观点分享给大众,同时去做一些社会公益事业。
在年轻人和购房这件事情上,曹德旺直言不讳,他认为:“房产,其实和诸多物质层面的事物一样。
都是身外之物,如果年纪轻轻就把好不容易挣到的钱作为了还车贷、房贷的资本,
那么自己的人身自由和经济实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曹德旺还表示,如果不把身上的资产投入到一个固定的地方,
而是灵活的去选择自己居住的方式,比如在北京,在上海,在广州这样的城市。
每个城市都待上一段时间,那么也可以多方面的提升自己的阅历以及社会经验,
还可以享受到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对于年轻人而言也不失为一种积累经历的方式。
所以通过曹德旺的这些言论,
我们可以发现他在年轻人买房的问题上持有的观点就是不应将资产投资在不动产上,
而是应该通过租住等方式保持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灵活性。

观点差异:企业家与群众

曹德旺的说法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
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就是曹德旺作为企业家与广大群众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社会地位差异的。
这并不是说企业家就多么的“高大上”,还是说两个群体不同的社会资本掌握程度,
就决定了他们生活方式以及观念的差异。
作为企业家而言,以曹德旺为代表的群体,不必为了经济收入和生活而发愁,因为他们根本不缺。
所以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会从自己个人的感受来出发;
但对于广大群众,尤其是很多刚刚进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来说,自己当下的能力都无法满足个人的需求。
甚至温饱都还是问题的时候,当然没有能力和眼界去考虑所谓理想和人生规划的问题了。
目前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否买房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观念,
而是涉及到切切实实的经济资本。
因为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家乡都还是有房产可以居住的,但是为了发展,为了下一代的长远考虑等等,
仍然还是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离开家乡,到更大的城市去工作。
那么此时,“在哪里生活”就成了一个最直接的问题。
如果仍然还是通过短租等形式在其他城市,那么不是说不可以。
但是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家”这个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房产不属于自己,只是临时租住,那么会让人很没有归属感。
同时如果产生了一些日常的问题,还要去和房东进行沟通,无疑也是增加了住户的日常社交需求。
所以之前几年才会出现频繁的“掏空几代人钱包,在大城市买房”的现象。
但这样的情况在新冠疫情到来之后,尤其是2023年,似乎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
现在由于经济和生活等多方面的不稳定状况,即便是有买房意愿的人,
也大多数处于观望状态。
因为人们不想再经济和生产生活恢复的阶段,去掏空自己的积蓄,来做这种有些冒险的投资行为。
所以对于有买房刚需的年轻人而言,如果在能力范围以内有很好的目标,
其实还是不妨入手;但对于那些没必要再买房的人而言,其实就不必再过多的投资房产了。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后海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