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不要靠近“自怜”的人,他们会吸你“能”,让你变得不幸

 谢耳朵馆长 2023-10-27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刚换工作的a女士最近遇到一个难题,她本以为自己找了份不错的工作,但她发现这个公司哪里都好,唯有一点很掉分。

a 女士有一位“悲观主义者”的直属上司,刚开始a女士觉得老板慈悲,后面发现,只要是公司遇到不景气的情况,老板就过度担忧,把还没发生的事向有员工唠叨,天天天唉声叹气的,很影响下属心情。

像a女士老板的这种人,现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我们把他们称为“自怜”者,

" 我真的是全天下最惨的人"

" 我生病了,为什么糟糕的事情总发生在我身上?"

" 从小就没人爱过我,这世界上没人理解我…… "

吸你’“能” 的人

在心理疾病多发 的今天,社会给予人们的高压力和高要求,让很多人陷入了巨大的焦虑中,想要成功,是人性的问题,至少在如今 的功利文化价值下,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

因此,很多人都给自己制定高要求,对自己有一定的期望值,但他们对别人要求却不高,这让我联想到了小红书上面很多“自怜”的女生,严于自己,宽裕他人,这样的人,只要外界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事事不如人,就会内心很不平衡。

常常自怜的人,表面是指责自己,其实是在抱怨外界,并且这种抱怨的负能量会一直传递下去。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大卫·霍金斯就对负能量这个问题做过研究、他发现:能量对我们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当正能量的人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内心会感受到愉快和美好,当负能量的人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内心也会跟他一样自怜,周围的气氛也变得非常糟糕。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三迁的道理告诉我们:选择一个优秀的成长环境更为重要。而这种环境,就是由形形色色 的人构成的 。所以为了让孟子健康成长,孟母三次搬了家。

其实,在心理学上,影响人行为的除了人格就是环境,而环境总是起决定性作用,

这个世界上,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总是要交朋友。环境本质上就是由人构成的,而这些朋友构成了一个人的生活环境。

也许你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他是我的朋友,我们关系很好,虽然他浑身负能量,但是他人并不坏,我没有理由去远离他。

其实,当你为好朋友找借口时,你也在为自己的成长找借口。、为自己找借口的人,永远不会进步 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他们遇到各种挫折困境,遇到各种矛盾纠葛,他们只会抱怨,周围也凝聚了爱抱怨 的人。

找对的朋友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你总是遇到负能量 的朋友。

有句话就做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这句话是情侣、朋友之间门当户对、志同道合的统称。因为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识别,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会相互欣赏,只有同等能量的人才能相互理解。

所以你明白了吗。因为你的身上也有自己不曾接受的悲伤“一面”,只不过被心理防御机制掩盖住了,所以你和负能量 的人本质上相互吸引。也更能理解对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友情其实比爱情更难, 人到了中年才深深明白,友谊比爱情更加难得更稀缺少见,尤其是一个有默契的朋友。

爱情或多或少发生在性和荷尔蒙的作用下,带着本能的冲动,而友谊却剔除了这些,需要纯粹的吸引。更需要彼此人格魅力的加持。

爱情有契约关系,讲究一生一世一双人,可以把两个人的缘分“锁”在一起,而友情不一样:你不仅仅可以和我交朋友。,你还可以和别人同时交更多朋友。所以友情更难。

在经营友情这件事情上,我们要注重三大点:一是缘分,二是诚心,第三还得看对方那个人是不是对的人。这和谈恋爱其实很像,缘分和诚心做到不难,  难的是对的人。

对的含义 是什么:相互成就,相互圆满,如果你发现你负能量的朋友越来越吸你的能,让你越来越悲观,做事效率下降,那说明对方不是你对的人,对方不仅没有让你越来越有成就,变得更好,反而让你越来越糟糕。

当你 早早意识到这个人应该不是对的那一个。既然不是对的那一个,所以也无需刻意强求。就像友情一样,友情消耗的时间更长,影响更大,弥散和广延伸的范围也更多,更何况是负能量之人。这样的人对你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你自己都可能无法觉察。

如果你担心未来某一天这个人对自己有用处,你可以暂时把她放在朋友圈里,其实当你结识别了更优秀的朋友后,就会发现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

错误的友情只会把自己陷入到一个死循环中,因为负能量所以圈子越来越小,反而会错过更多有价值的朋友。

交朋友不难,可怕的是你总是跌倒在同一个坑里爬不出来。交同一系列的朋友,记得吃一堑长一智。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刘刘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