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菉葭的一段传奇

 苏迷 2023-10-27 发布于上海
《苏州日报》2023年10月21日 B03版

  陈 益

  地铁11号线贯通苏沪,菉葭(陆家)是居中的一站。站名“菉葭”,体现了当政者对吴地传统文化的尊重,很值得赞赏。地处吴淞江畔的菉葭,不仅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意,也谱写过动人的传奇。这要从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先驱之一王文显说起。民国时期,王文显在清华大学与赵元任、陈寅恪、梁启超、王国维等齐名。

  王文显,1886年生于伦敦的一个华侨家庭,自幼在英国接受西方教育。他的父亲,是地道的昆山菉葭浜人,去往英国,跟英国人戈登有关。

  戈登,英法联军最高统帅,也是火烧圆明园的元凶。他出生于伦敦的伍尔维奇,是皇家炮兵队一个将军的第四个儿子。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他被指派到了中国。10月18日,戈登执行额尔金勋爵和总司令的命令,一把火焚毁了圆明园。

  1864年5月的一天,戈登的洋枪队进攻苏州时,乘坐小火轮从上海出发,沿吴淞江上溯,途经昆山夏驾河。菉葭浜,是吴淞江畔的一个古镇。洋枪队所到之处,与太平军交战,一片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戈登在船头无意中看见一个男孩,正孤零零地在岸边啼哭。他便把男孩拉上了船。仔细打量,这男孩长得眉清目秀,逗人喜爱,令他生出了恻隐之心。从此这男孩就留在了戈登身边。当年11月,戈登回国,便把那小男孩也带回了伦敦,成为自己的侍从。

  这个孩子名叫王经年。戈登将他带回伦敦后,给了他纯正的英式教育。后来把他送到奥尔德肖特,在戈登妹妹家里待了五年,并且有了一个中西结合的名字William Quincey(威廉·昆西)。戈登的妹妹让他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掌握了军事原理、骑术、枪械和演习,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威廉·昆西长大成人后,迎娶了一位华侨女子为妻,生养了一个儿子,给他取名J.Quincey—Wong(昆山),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关于取名,王文显后来解释:“英国不是有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叫Quincey吗?我的名字就是他老人家为我取的。他为什么愿意我和他同名呢?固然因为他知道我思念故乡,英文Quincey与中文昆山谐音,也是因为希望我将来和他一样成为有名的文学家。”

  转眼间,半个世纪过去了。被戈登带往伦敦的王经年,已年逾花甲。他很想叶落归根,却难以实现自己的夙愿。他的儿子“昆山”——王文显从小生活在伦敦,长期接受欧美教育,但终究是黑头发黄皮肤,妻子也是从上海来英国定居的华人。父亲给他描绘的故乡情景,更让他时时生出无限的憧憬。

  1915年,王文显于英国伦敦大学毕业,决定与妻子一起回到中国,一度担任中国驻欧洲财政委员。1921年他任清华学校英语教授,四年后,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他担任外文系主任。

  王文显回国后,曾专程于1917年回昆山菉葭浜寻根问宗,这时离他父亲离开故乡已五十多年了。他第一次来到父亲的出生地,凭着对父亲描述的记忆,居然顺利地找到了王氏故居——父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同时意外地见到了两位叔父。他在叔父家里住了十来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1927年,王文显去往美国哈佛大学,师从戏剧理论家贝克教授学习编剧。第二年回国后,来到清华大学外语系主讲外国戏剧、近代戏剧等课程。并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任教。洪深、李健吾、曹禺、孙大雨、张骏祥、杨绛等一批现代戏剧人才,都曾经是他的学生。著名导演、剧作家张骏祥回忆说:他“讲稿扎扎实实。对于初次接触西方戏剧的人来说,是个入门的基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显文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圣约翰大学任教授。上海沦陷以后,他不得不去往香港,又转往美国,再一次成了流落他乡的游子,直至在美国离世。

  王文显的剧本,主要是讽刺戏剧。三幕剧《委曲求全》,1929年由贝克教授导演,在美国耶鲁大学剧院演出,次年又在马萨诸塞州的福莱特俱乐部公演。其中文版1932由人文书店出版,1935年在北平与中国观众见面。《委曲求全》披露和讽刺了军阀统治下中国教育界的黑暗现实。在耶鲁大学演出时,《波士顿报》一位记者评价:“柔和的、恶嘲的微笑……实在是中国人对于喜剧的一种贡献。”三幕剧《梦里京华》,1927年由贝克教授导演,在美国耶鲁大学剧院演出,1942年在中国先后由美艺剧社和联艺剧社公演。《梦里京华》原名《北京政变》,写袁世凯复辟称帝和蔡锷反袁之事,但人物用的是化名,剧情也多为虚构。

  王文显是中国话剧史中较早使用英文写作的剧作家,为中国戏剧的国际推广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剧本《委曲求全》和《梦里京华》由李健吾先生翻译中文、张俊祥作序,汇编成《王文显剧作选》198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季羡林先生在他的《自传》中,对清华大学西洋文学教授阵容作分析说:“我先从系主任王文显教授谈起。他的英文极好,能用英文写剧本,没怎么听他说过中国话。他是莎士比亚研究的专家,有一本用英文写成的有关莎翁研究的讲义,似乎从来没有出版过。他隔年开一次莎士比亚的课,在课堂上念讲义,一句闲话也没有。下课铃一摇,合上讲义走人。多少年来,都是如此。据老学生说,讲义基本上不做改动。他究竟有多大学问,我不敢瞎说。他留给学生最深的印象,是他充当冰球裁判时那种脚踏溜冰鞋似乎极不熟练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神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