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之守株待兔

 静蓝书廊 2023-10-28 发布于山西

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守株待兔》的故事,这是一个固守经验、不知变通、甚至心存侥幸,想不劳而获的反面故事。虽然是一个讽刺的故事,但是在我们站桩里面,这个故事却有着不一样的解释。在我们学习养生桩的时候,守株待兔却有不一样的意义。

站桩,我们各自会有各种各样的感受,脚下生根、玉树挂宝衣、虚灵顶劲、沉肩坠肘,等等。这样的体悟不是人为加持的,而是站桩过程中自然出现的。但是这样的感受并不是时时刻刻都有,刚开始练习的话,可能性还若隐若现。想要留住它的时候,却又没有感觉了。

那这样的桩感如何才能召之即来呢?

这就要引伸出来一个老掉牙的概念,守株待兔站死桩。

很多人认为站死桩完全就是浪费时间,应该要站活桩,内部要不断的运动,所谓站桩应该是一项生生不息的内劝运动。

这种说法对吗?当然对。但是不适合初学的爱好者。为什么呢?因为初学者连基本的放松都做不到,全身肌肉紧张得不行,精神上也无法集中关注于某一个意念场景,你还让他生生不息的内动,他能做到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他连最中正的平衡点还没找到,想不动都做不到。

于是立马就会犯迷糊了:“站桩不是要静吗?这又说要内动,我到底该怎么办嘛?“

所以,站桩时的动与静都是相对的,是针对不同阶段的要求。桩友们在看到不同的老师说动静的时候,首先要明白这是指的哪个阶段,而自己处在哪个阶段,就明白自己就是要追求静还是动了。

对于站桩养生,刚开始的时候,你的目标就是要静,要不动。我们来看看,我们的肌肉是如何从用力的僵硬状态入到放松的柔和状态的。也就是站桩常常提到的去僵力的过程。

首先我们肌肉还没有适应这种一动不动的姿势,部是会下意识的收缩,甚至会控制不住的主动用力去抵抗身体变形,来坚持住这个桩架。而不同的人,他肌肉的松紧程度其实也不一样,他站桩时的紧张局势状态也会不一样。当这一块肌肉收缩到一定程度,它就会因为消耗过度而达到受力极限,就会产生拉痛感,在本能自我耐受性保护下,就会被动放松而进入休息状态。它休息了,那它之前承受的那一部分骨架下沉的重力就会自然转嫁给另外一块肌肉或者肌肉群。然后相同的过程,第二组肌肉也因为消耗过度而休息,再转嫁给第三块肌肉......循环往复,直到这个关节的所有肌肉群都休息下来。

这也就是很多桩友说的,为什么他的胳膊以前酸痛,后来不痛了,再过上一段时间,又开始酸痛了的原因。

因此,如果想要身体能够松下来,并且松透,就必须要让肌肉从主动用力慢慢变得疲惫,从而被动放弃用力。这个过程很痛苦,肌肉被拉扯,还会有各种的麻、热、冷、胀、酸、痒的感觉及瞑眩反应。但是,这个过程必须要熬过去,也只有通过熬。因为你不能干预肌肉的习惯性收缩,你必须要肌肉自己懂得主动放弃用力,使得这种放弃成为新的习惯及常态,而不是在你意念控制下被动放弃用力。否则,你想得再多,懂得再多,也都是毫无意义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严防死守,保持着桩架不动,咬紧牙关的追求那种理想的不动状态,这就是守株待兔。

站桩,不该设限,不应该拘泥,应该要充分发挥身体的本能,给他创造环境,让他自由发展。我们只需要像守株待兔的笨人一样,去守护,去等待,去观察,抱着期待地方报心情,熬下去......

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实现了全身肌肉的放松,转而调动筋骨力来维持桩架。这也才是真正的去僵力的完成,新力开始生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