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栖霞苹果好吃,牟树清功不可没,他们父子是栖霞苹果拓荒人 | 张荣起

 新用户339933 2023-10-28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栖霞作为烟台苹果的主产区,已有1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水果第一市” “中国苹果之都”。那么,栖霞苹果由谁第一个引进、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呢?对此,笔者通过多年采访调研,试图探寻栖霞苹果背后的秘密。

牟树清父子是栖霞苹果拓荒人

据栖霞县志记载,早年的苹果被称为柰,又称苹婆果,属于绵苹果,果实小、水分少,干涩难食。真正的优质苹果是从西洋传入,19世纪70年代苹果开始传入烟台,大约20年后才传入栖霞。

在栖霞与福山交界处的老峨顶山前,有一个道柱夼村(今属桃村镇)。100多年前,这个村只有8户人家,其中牟树清(1866-1941)一户几辈单传,到他这一辈,人支突旺,牟树清不到40岁便子女成群。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他心里琢磨着养家糊口的法子,于是多次到新开埠的烟台(时称芝罘)去寻找门路。

有一次,牟树清在亲戚家遇到一位栽植苹果的行家,得知栽苹果的好处,他动心了,与对方交朋友,学会了嫁接技术。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买到伏花皮、秋花皮、秋金星共20棵苹果果苗,回家栽到杂果地里,开了栖霞人栽种西洋苹果的先河。

数年后,他的果园发展到3亩,家道逐渐富裕,5个儿子也相继长大,他要求儿子每人都要学会一门养家的本事。二儿子牟福义,12岁就遵父命到烟台鱼行学生意,他从小跟着父亲摆弄苹果,也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

一次,他得知福山绍瑞口村陆善堂家引进了青香蕉、红香蕉、红金星等苹果新品种,立马前往拜访,并与之结为把弟兄。1923年,他从把弟兄那里弄回10几株新果苗,让他家的果园更新换代,欣欣向荣,吸引了不少农民前来参观。此后,他又从大连市郊引进了产量高、耐储藏的小国光、大国光新果苗,在自家果园栽培繁育。

牟树清父子先后引进三批西洋苹果新品种,引发了栖霞人栽植苹果之风。这几个品种传承了几十年,果农由一户、两户,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后社社有果业。苹果品种、栽种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几十万果农经营着整个栖霞这个大果园,燎原之势,何其壮观!

一群史上留名的苹果“土专家”

吴开福(1892-1963),家在艾山东麓吕家庄村(今吕家埠),自幼人穷志不穷,凡事敢为人先,人称“吴大胆”。他看到栖霞有几家栽西洋苹果发了小财,也打起了苹果的主意,可他不盲目栽种,而是带领大儿子吴特英,到烟台西沙旺果园干了几年活,把栽培和管理苹果的技术全学会了。

1930年,他选购了当时最优良的青香蕉、红香蕉、秋花皮树苗,回家买地建果园,一下子就栽了六七亩。这在当时,可以说是大规模种植了。五六年后,他的第一批果树刚挂果时,果园已发展到20多亩。

他宁肯借钱籴粮吃,也要把七八亩种粮的好地栽上苹果。人们说他搞歪门邪道,是“败家子”,他毫不动摇,甚至把第三个儿子吴特杰(1920-1979)送到西沙旺果园,长年学技术。

上世纪40年代,吴开福的果园进入盛果期。因管理得法,产量高、质量好,不仅在当地畅销,外地果贩也闻名前往收购、订货。这时,人们才真正看出这个“吴大胆”并非等闲之辈。

新中国成立后,栖霞苹果进入发展的春天,随着面积的扩大,各种病虫害也相随而来。最初人们只能靠手捉虫,喷洒烟叶水防治。摘果后,用毛巾擦锈斑来提高果品成色。

这时,善动脑筋的吴开福又进行了大胆尝试:套袋!于是,开花前糊袋,坐果后套袋,直到农药和喷雾器上市,这项技术才被取代。吴开福独出心裁的套袋防治病虫害,比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传入的用套袋着色的技术,整整早了40年。

在吴开福的影响和熏陶下,他的儿子吴特杰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把剪”。1961年,原寨里公社丰粟大队(今属福山区)书记三顾茅庐聘他去管理果园,为表诚意,大队将他全家安置到丰粟村定居。吴特杰从此视果园如家,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

第一年果园结果125个,到1965年260亩苹果园总产量达到28万公斤,1970年达到41万公斤。他修剪的果树,由于树形标准、美观,有“丰粟的骨架、东三叫(今属唐家泊镇)的肉”之美称,被誉为全县典范。

1964年,县里果业系统成立果树技术交流网,东半县由吴特杰任网长。原丰粟果园队的技术骨干,如吴宝书、李香甫、杨明德等人,都成了全县果业小有名气的技术人员。

1968年,臧家庄(今属福山区)公社南桥大队将村南200亩沙滩整成地,栽植了苹果。由于对发展果业的认识模糊,群众中说什么风凉话的都有。在县、社两级领导的协调下,1971年,吴特杰又受聘去南桥村任果业技术员。

吴特杰在南桥期间,进行了苹果幼树早期结果、早期丰产的栽培技术探索,创造了3年结果、5年丰产、8年实现亩产35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省内外有关研究单位的专家、大专院校的教授纷纷前来考察、参观学习。

吴特杰以自己勤劳的一生,培育了“丰粟”“南桥”两个全国苹果增产稳产典型,以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为全县的苹果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与牟明远、衣振东并称为栖霞苹果早期三大“土专家”。

牟明远(1909-1987),栖霞唐家泊东三叫村人,自幼聪慧好学,好钻研,常与懂园艺的人交流,青少年时期就在自家园里嫁接过桃、杏、梨等不同水果。

1952年春,东三叫村老党员牟福亭在全县率先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建成62.5亩果园。牟明远由于有一技之长,被派去管理果园,他激动得一连几宿没睡好觉,每天天不亮就到果园转上一圈,像饲养家禽一样呵护着每一株小树苗。

为了把苹果园管理好,他卷起狗皮褥子,带上干粮到威海等地学习果树管理技术。1962年,果园病虫害严重,牟明远干脆搬到果园里的简易小平房住下来,研究病虫防治措施,终于避免了病虫对果园的危害,当年被选为唐家泊公社果树技术交流网网长。

1969年10月,牟明远被选拔参加烟台地区农林局编写的《烟台苹果》一书的讨论修改工作。1975年在东三叫村举办了全县一年制果林学习班,由牟明远任教。

后来,牟明远又被邀请到莱阳农校授课。在20余年时间里,牟明远赴各地传授果树修剪和管理技术,行程几万里,足迹遍布胶东72个公社326个大队。

衣振东(1913-1986),栖霞观里古村人,他40年潜心研究苹果管理技术,尤其对果树病虫害的测报技术闻名全省。他听说小观村的史茂根对防治病虫害有一套好办法,便亲自登门拜访,并搞起合作。

1952年,他与史茂根等人成立了观里区每逢农历三、八集日的“果树技术碰头会”,分析交流在苹果生产上遇到的各方面技术问题。1955年2月,又与史茂根、周伯成等人倡导,成立了观里区每月两次的“果树技术交流网”,后又扩大到寺口、官道、杨础、蛇窝泊等地,成为果树“大拿”。

上世纪60年代,衣振东编写了5万余字的《苹果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土壤结构与根系生长关系》等教材,长年在古村办果树技术夜校。他先后应邀到德州、临沂和济南等地指导果业生产。上世纪70年代,还到湖北省大悟县等地培养了19名技术人才。

古村果园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平均亩产达到1950公斤,成为当时国内外闻名的典型,先后有保加利亚、匈牙利、缅甸、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联合国国际园艺学会的专家学者前来参观学习和考察。

这些“土专家”的技术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全国著名果业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栖霞果业技术顾问束怀瑞,曾撰文《向栖霞农民果树专家学习》。他从上世纪50年代末就曾多次到栖霞的乡村驻点或参观,向栖霞果业“土专家”学习苹果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的经验。

八旬苹果树王背后的大孝故事

果乡有句俗语:“五十年的苹果人称奇,百年的梨树果满枝”。然而,在2006年,笔者主编《栖霞苹果》一书期间,发现在蛇窝泊镇大帽顶村却有一株年逾八旬的老苹果树,人称“苹果树王”,每年结果仍不下千斤。

“树王”监护人叫刘庆奎,他的爷爷刘海山(1885-1964),也是栖霞引种苹果的带头人之一。

刘海山从小胆大心细、有主见。他的父亲早年闯关东,客死他乡,从未出过远门的刘海山不畏战乱,千里迢迢只身奔赴黑龙江,找到父亲的落葬之地,扛活挣够盘缠,护送父亲的灵柩归故里。途经烟台时,偶然发现结满红彤彤果实的苹果树,他想,回去一定要用这种人间仙果来供奉父亲。

傍年儿,他在靠近福山的集摊上买到一对大苹果,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翌年春,他又从果主手里买到两棵秋花皮树苗,栽在屋后园内。时为1924年,当时栖霞只有道柱夼和峨山庄两户有苹果树。

刘海山爱树如子,悉心护理。去世前托付给小儿子刘仙卿。儿子未负父望,不仅用父亲教的技术精心管理好老果树,而且一直担任大队果树技术员,为全村的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庆奎是第三代。他欣逢改革盛世,家里有了自己的四五亩果园,尽管又忙又累,也没忘记“管好老果树”的嘱托。然而,不幸的是,两棵老树中的一棵,因树本腐烂太重,影响另一棵树的生长空间而被伐掉。剩下这棵树,2000年改接换头时,主干腐烂,在三个斜枝上一次性换上100多个优质嘎拉接穗,歇枝一年,第三年就结了700多斤苹果。

笔者前往采访时,目睹了这棵果实累累的老树。树高齐屋脊,7米左右,树围2.05米,树冠直径约8米,覆盖面积一分地左右。据与老树相伴了60多年的85岁老人唐秀英说:“老树结果最多时,一年能摘2000斤,除留作敬祖的供品外,几代人全年的零花钱全靠它。”

唐秀英是刘庆奎的大妈。有唐大妈在,有历经沧桑的老树在,这个家族几代以来从未分过家,每逢新春佳节,两代几十口子,都要聚到唐大妈身边,聚在老苹果树下。如今,唐大妈和苹果树王虽已相继离去,但家族的凝聚精神和管理苹果的动人故事永远传承。

栖霞苹果产量高、质量好,畅销欧、亚、美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还被选作航天空间站专用水果。栖霞苹果能有今天,早期开拓者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不可磨灭的。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