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证偶得-患儿之宿命论

 经方人生 2023-10-28 发布于四川
今日就诊一患者,小儿六岁有余,我遣方用药后问了大人一句:孩子的病需要长时服药一月之久,能坚持否?
家长毫不犹豫的回答:灌也得给她灌下去。你尽管开就好。
又有一小女,血液病服用一年有余,从不间断。体征也逐渐向好。但个人坚持与困难,家长和小孩最为清楚。
我临床就诊时,经常遇到有些父母找我看病。看完后加一句孩子吃不了中药,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一喂就哭。
每逢此时,就得想办法用食疗或者艾灸、推拿的方式去协助解决。
其疗效,远不如中药来的好。
饶是我浸淫药房多年,每味药都徒口尝遍,遣方用药时方子也极小。
但是中药,不好喝就是不好喝。
为人父母的唯一办法,就是想方设法得让孩子喝下去。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我们这一代人,为人父母后,对孩儿多有疼爱宠娇,但拒绝中药,靠着西药维持着的肉体万疾缠身,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才来中医。
此时付出的代价,远比一开始就诊中医多得多。
这便是患者的宿命,每个疾病,都是患者在父母引导和外在环境的作用下的必然。
对于疾病的诊疗和预防,越是提前干预,越是有用。
平时给孩子戴好口罩,做好相关的防护,能大大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疾病发生时,立即寻求中医的诊疗,把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能大大减少用药的日程。
但是大部分家长的抉择,就是在孩子疾病初起时随意用药,或者视之不理,忌病畏医,等到重病之后再紧急送诊西医。
此时的诊疗效果已经极差,于是痛骂几句西医只会做检查没有医德后开始辗转找中医。
恰逢中医治不好便又痛骂医者无德,令人心寒不若自学。
殊不知,孩子疾病的加重,恰恰就是一开始自己无能又胡来的结果。
但这些家长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只有痛骂医生才显得自己关心孩子。才不至于因为自己的照料失误被家人指责。
得病不是患儿的悲哀,投胎于此家庭,才是患儿最大的悲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