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绩优股的下跌逻辑。

 liuenk5gb 2023-10-29 发布于河南

市场里有一种声音,就是长期投资蓝筹股,稳赚不赔。

但实际情况上,似乎投资绩优股的投资者,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赚的盆满钵满。

即便是长期持有蓝筹,依旧没有逃脱亏多赢少的局面。

为什么明明蓝筹指数一路上涨,但购买蓝筹股的投资者,收益并不好,还经常出现亏损。

其实,这背后有两个问题,必须要明确。

第一,择时问题。

和蓝筹股指数一样,如果你去看基金指数,也是一路往上涨的。

这就说明,从长期来看,基金是一路走牛的。

那为什么大部分投资者都亏钱了?

原因是大部分的投资者,并不在底部区间买入,而是追高在山顶上买入了股票。

即便是蓝筹股,在炒作之后,如果股价进入了高估值区域,也会面临深幅调整。

出现腰斩的蓝筹股,比比皆是。

第二,市场的潜规则。

市场的潜规则是什么?

四个字,优胜劣汰。

有一些蓝筹股,在业绩出现滑坡之后,就不再是蓝筹股了。

这就好像部分垃圾的基金,最终清盘了,是一个道理。

简而言之,很多被剔除的蓝筹股,最近就离开了蓝筹股指数。

这就意味着,买蓝筹股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不是所有的蓝筹股,业绩都一直很好。

任何的上市公司都有巅峰,买在巅峰的投资者,就注定要站岗。

至于站岗多久,犹未可知。

这就好像高位买基金被套,能不能解套,什么时候解套,谁都不好说。

投资绩优股的胜算,理论上肯定比普通的垃圾股要高很多。

但绩优股隐藏的很多坑,其实散户并不知晓,也是导致大部分散户最终折戟的关键。

所以,今天就来聊聊,绩优股为什么会下跌。

浅谈绩优股的下跌逻辑。

要想明白绩优股为什么下跌,其实并不复杂。

今天就从四个不同的维度,去讲述绩优股投资的坑,散户究竟是怎么踩进去的。

1、消失的白马股。

曾几何时,市场非常流行一个词,就是白马股。

但现如今,已经很少被提及了,这才仅仅过去了两年而已。

所谓的大白马,比起黑马而言,就是明确业绩会上涨的上市公司。

但我们最终会发现一个现象,白马一匹又一匹的倒下了,不仅悄无声息,就连重新站起来的勇气都没有。

白马股,其实就是业绩增长预期相对比较好的绩优股,或者叫做高景气的成长股。

这部分股票,曾几何时在市场中备受青睐。

它们之所以避免不了销声匿迹的结局,是因为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能在时代的洪流下,始终屹立于巅峰。

当一个时代过去之后,总有上市公司会走下神坛。

而白马作为他们炒作时候的名号,等到没有资金愿意炒作的时候,自然也就销声匿迹了。

你可以把白马也当做是一个概念,甚至蓝筹其实也仅仅是一个概念。

资金之所以定义概念,只是为了炒作的时候,更加方便一些而已。

2、高估值的陷阱。

绩优股就一定能配上高估值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相反,绩优股理论上估值应该更偏低一些。

因为绩优,所以估值偏低,这个逻辑才是正确的。

这就好像绩优生成绩一直在95分,向上的提高空间并不大,市值能匹配当下的业绩。

但那些差生,成绩只有30分50分,向上提高的空间很大,市值和业绩肯定就不匹配了。

因为预期的炒作,完全有可能让这部分差生,变成优等生。

所以,越是优等生,应该估值就越是稳定,很难出现高估值的情况。

一旦这部分优等生的泡泡被吹起来,这些股票享受高估值了,那整个市场的泡沫就非常大了。

可以这么说,高估值陷阱,并不是针对垃圾股,而就是专门针对被炒高的蓝筹股。

高估值的蓝筹股,比起高估值的题材股,风险会更大一些。

因为炒作蓝筹股的资金更理性,不太会再选择高位接盘蓝筹股了。

3、晚一步的消息。

散户投资蓝筹股,还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信息面的不对称。

所谓的主力,可以提前半年一年,洞悉行业的变化,上市公司内部的情况变化。

散户则是在外围看结果,等着业绩报表。

散户想要抓到所谓的业绩拐点,可以说是难于登天。

这也导致了很多时候,上市公司内部已经爆发危机,散户浑然不觉。

这晚一步的信息,在投资市场里,就是一个雷区。

慢半拍的反应,加上慢半拍的消息,最终导致了散户总是在高位接盘了绩优股。

4、价值投资陷阱。

最后一点,其实是价值投资的陷阱。

近些年,很多人开始奉行价值投资,但总体的结果并不怎么好。

所谓的价值投资陷阱,其实主要指的是价值是个变量,并不是动量。

你投资的当下,或许一家上市公司价值非凡,但并不代表未来,依旧是这个情况。

如果有另一家,技术相仿,价格更低的企业进入圈内开始竞争,那价值投资还会存在吗?

因为上市公司的利润很有可能会被挤压,甚至是在商业战中出现严重的损失。

如果当下的价值,在未来不复存在了,又该怎么办。

就好比原本很多东西,随着时代最终消失不见了,对应原本能体现的价值,自然也付诸东流了。

如果此时此刻,你还没顿悟市场的本质,那不妨再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绩优股。

年赚100亿的上市公司,是绩优股吗?

如果你认为是的。

那市值3000亿,年赚100亿的是绩优股,还是市值1万亿,年赚100亿的是绩优股?

都是年赚100亿,市场给的估值其实并不一样,直接决定了,有些绩优股其实是伪绩优股。

绩优本身,是一个概念,要有参照物,要形成对比才行。

所以,当市值和业绩并不匹配,过度炒作后没人接盘的时候,绩优股下跌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投资绩优股,一看当下贵不贵,二看未来贵不贵。

把问题想明白,横向纵向的对比之后,真正的绩优股,才会浮出水面。

切勿人云亦云,最终掉入价值陷阱,万劫不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