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唐诗作品人物排列

 yyg1953 2023-10-29 发布于广东

(1)李世民   太宗皇帝。帝姓李氏,讳世民。神尧次子,聪明英武。贞观之治,庶几成康,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而锐情经术,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间,则与讨论典籍,杂以文咏。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诗笔草隶,卓越前古。至于天文秀发,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在位二十四年,谥曰文。集四十卷。《馆阁书目》诗一卷,六十九首。今编诗一卷。

(2)李治   高宗皇帝。帝讳治,文皇第九子,始封晋王。贞观十七年,立为皇太子。在位三十四年。谥曰天皇大帝。集八十六卷,今失传。存诗八首。

(3)李显   中宗皇帝。帝讳显,高宗第七子。始封周王。仪凤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永隆元年,立为皇太子。及即位,太后临朝称制,废帝为庐陵王。神龙元年,复辟。在位六年。谥曰孝和。帝于景龙中,置修文馆学士,盛引词学之臣,从侍游宴。春幸梨园,并渭水祓除,则赐细柳圈辟恶;夏宴蒲萄园,赐朱樱;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冬幸新丰,历白鹿观,上骊山,赐浴汤池,给香粉兰泽,从行给翔麟马,品官黄衣各一。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焉。集四十卷,失传。今存诗及联句诗七首。

(4) 李旦   睿宗皇帝。帝讳旦,高宗第八子,中宗母弟,封相王。景龙四年,即皇帝位。帝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在位三年。谥曰大圣贞皇帝。诗一首。

(5)李隆基   明皇帝。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为临淄郡王。景云元年,进封平王,立为皇太子。英武多能。开元之际,励精政事,海内殷盛。旁求宏硕,讲道艺文。贞观之风,一朝复振。在位四十七年。谥曰明。诗一卷。

(6)李亨   肃宗皇帝。帝讳亨,明皇第三子。初名嗣升,封陕王。开元十五年,更名浚,徙封忠王。二十三年,又更名玙。明年,立为皇太子。二十八年,又更名绍。天宝三载,乃更名亨。明皇幸蜀,即位于灵武。聪明强记,属词典丽。在位七年。谥曰宣。诗四首。

(7)李适   德宗皇帝。帝讳适,代宗长子。初封奉节郡王。乾元元年,进封鲁王;八月,徙封雍王。广德二年,立为皇太子。善属文,尤长于篇什。每与学士言诗于浴堂殿,夜分不寐。三令节,御制诗敕群臣赓和,品第优劣。四方贡艺者,帝多亲试,或有乖谬,浓点笔抹之;称旨,即翘足朗吟。诧宰相,此朕门生,无不服帝之藻鉴焉。在位二十五年,谥曰孝文。集不传,今存诗十五首。

在唐朝的历史上,李四郎即唐玄宗李隆基,他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在李隆基之后,唐朝的皇帝是唐肃宗李亨。唐肃宗李亨,曾被册封为忠王。在安史之乱中,他任朔方节度使,负责平定叛乱。756年,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他平定了安史之乱,挽救了唐朝的危机。然而,他即位后没有回到长安,而是居住在洛阳和长安两地。在唐肃宗之后,接下来的皇帝是唐代宗。代宗之后的皇帝是唐德宗,然后是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唐昭宗以及最后的昭宣帝。所以,在李四郎(唐玄宗)之后,唐朝的皇帝是唐肃宗。

李亨。四郎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唐肃宗李亨,后期李隆基宠幸杨贵妃、任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玄宗带人西逃,国不能一日无君,于是李亨即位。

(8)李昂1   文宗皇帝。帝讳昂,穆宗第二子。初名涵,封江王。宝历二年,即位。恭俭儒雅,听政之暇,博通群籍。顾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每试进士,亲裁题目。及所司进所试,披览吟咏,终日忘倦。延学士于内庭,讨论经义。好制五言,古调清峻。常欲置诗博士。李珏言:“今翰林学士皆能文词,且古今篇什,足可怡悦圣情。”乃止。又尝与宰相论诗之工拙。郑覃曰:“诗之工者,无若三百篇,皆国人作之以刺美时政,王者采之以观风俗。后代词人,华而不实,无补于事。”帝甚重其言。在位十三年,谥曰昭献。今存诗七首。

(9)李忱   宣宗皇帝。帝讳忱,宪宗第十三子。初名怡,封光王。会昌六年,立为皇太叔。恭俭好善,虚襟听纳。大中之政,有贞观风。每曲宴,与学士倡和;公卿出镇,多赋诗饯行。重科第,留心贡举。常微行,采舆论,察知选士之得失。其对朝臣,必问及第与所试诗赋题。主司姓氏,苟有科名对者,必大喜。或佳人物偶不中第,必叹息移时。常于内自题乡贡进士李道龙云。在位十三年,谥曰献文。诗六首。

(10)李晔1   昭宗皇帝。帝讳晔,懿宗第七子。初名杰,封寿王。文德元年,立为皇太弟。在位十四年。帝攻书好文,而承广明寇乱之后,唐祚日衰,遗诗只韵,皆其播迁所制也。

(11)长孙氏   文德皇后,太宗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隋左骁卫将军晟之女。武德九年立为皇后。喜图传,视古今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常采古妇人事,作《女则》一篇。今存诗一首。

(12)武则天   则天皇后。高宗后,武氏,并州文水人,荆州都督士彟之女。永徽六年,立为皇后。中宗即位,称皇太后。临朝,寻自称皇帝,改国号曰周,自名曌,在位二十二年。中宗反正,谥则天顺圣皇后。有《垂拱集》百卷,《金轮集》六卷。今存诗四十六篇。

(13)徐贤妃   徐贤妃,名惠,湖州长城人。生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八岁自晓属文,辞致赡蔚,又无淹思,太宗召为才人,再迁充容。常上疏论时政,帝善其言,优赐之。永徽元年,赠贤妃。诗五首。

(14)上官昭容   上官昭容,名婉儿,西台侍郎仪之孙。天后时,配入掖庭。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后召见。自通天以来,内掌诏命。中宗即位,大被信任,进拜昭容。劝帝侈大书馆,增学士员,引大臣名儒充选。数赐宴,赋诗,君臣赓和。婉儿常代帝及后长宁安乐二主,众篇并作,词旨益新。又差第群臣所赋,赐金爵,故朝廷靡然成风。当时属辞者,大抵虽浮艳,然皆有可观,婉儿力也。临淄王兵起,被诛。开元初。裒次其文章,诏张说题篇。集二十卷,今失传。存诗三十二篇。

(15)杨玉环   杨贵妃,蒲州永乐人,丐籍女官,号太真。善歌舞,邃晓音律,智算警颖,恩幸无比,宫中号娘子。天宝初,进册贵妃,十五载。西幸至马嵬,缢路祠下。有诗一篇。

(16) 江妃   江妃,名采蘋,莆田人。开元初,高力士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善属文,自比谢女,所居悉植梅花。帝因其所好,戏名梅妃。有诗一篇。

(17)李贤   章怀太子。太子名贤,字明允,高宗第六子。容止端重。甫数岁,读书一览辄不忘。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尝诏集诸儒张大安等注《后汉书》。武后以明崇俨为盗所杀,疑出太子之谋,诬构而废之。后得政,遂遇害。诗一首。

(18)李元嘉   韩王元嘉,高祖第十一子。少好学,聚书至万卷,皆以古文字参定同异。闺门修整,当世称之。中宗废居房陵,王与越王贞父子谋举兵反正,未发而泄,为武后所杀。有诗一首。

(19)李贞   越王贞,太宗第八子。善骑射,涉文史,有吏干,为宗室材王。垂拱中,王与韩王元嘉等谋举兵反正,事败,仰药卒。有诗一首。

(20)李祎   信安王祎,太宗孙,吴王恪次子,特封嗣江王。开元时,徙封信安,历兵部尚书,朔方节度使。坐事,除衢州刺史。天宝初,以太子少师致仕。诗一首。

(21)宜芬公主   公主本豆卢氏女,有才色。天宝四载,奚霫无主,安禄山请立其质子,而以公主配之。上遣中使护送,至虚池驿,悲愁作诗一首。

(22)宋若华   女学士宋氏若华,贝州宋廷芬,之问裔孙也。生一男五女,男独愚,不可教,而五女皆警慧,善属文。曰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若昭文尤高,且悉禀性贞素,不愿归人,欲以学名家。贞元中,并召入宫,帝与侍臣赓和,五人者咸预,高其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伦、荀先卒。自贞元七年,秘禁图籍,诏若华总领。元和末,赠河内郡君。诗一首。 

(23)宋若昭   尚宫宋氏若昭,穆宗拜若昭尚宫,嗣若华秩。历穆敬文三朝,皆呼先生。进封梁国夫人。诗一首。

(24) 宋若宪   尚宫宋氏若宪,宝历初,若昭卒,若宪复代司宫籍。诗一首。

(25) 鲍君徽   鲍氏君徽,字文姬,鲍徵君女。善诗,与尚宫五宋齐名。德宗尝召入宫,与侍臣赓和,赏赉甚厚。存诗四首。

(26)萧妃   萧妃,武陵郡王伯良妃。诗一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