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5年前,国内没有一家CAE,CFD,CAM软件公司(2023年10月29日)

 多物理场仿真 2023-10-29 发布于上海

如果明确告知:这个论断或者观点并不是笔者本人的意见,而是国内很多投行,制造业大厂,数字厂,研究所等单位的普遍共识,包括行业内公司的CEO/CTO等,也都含蓄的默认。只不过笔者讲了出来,而关于什么是CAE/CFD/CAM公司,参考

浅谈工业软件中的“源代码”(点击链接查看)

为什么是2025年?从2017年算起,3年起步,5年入轨,7年开始成熟,而且要是在人才资金持续增加投入下,这差不多是工业软件产品的第一步迭代运行周期,后续还需要更多的投入,尤其是人才方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终的评价指标就是产品市场占有率


国内某大厂加强了工业软件自研的力度。也如早前笔者所说,行业投资要避免矮子里挑将军;大概率是矮子里挑了一遍,确实没将军,只好自己来当。

最近半年和朋友们的沟通来看,大家对于行业的认知和判断都趋于理性,“弯道超车”“卡脖子”“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等基本上少有提及,经过一轮的摸爬滚打,对“工业软件”的难和特点也都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很多单位在战略指定上都越发务实。摘录《上海市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纲要

另外,行业需要更多的人才,从现实看人才匮乏仍然是老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开始写 工业软件底层技术200个知识点的原因,相比于长篇大论以及看书,这种知识点内容更适合入门和资料快速查阅,参考工业软件底层技术200个知识点(序)(点击链接查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