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体检的核磁共振下脑内多发点状缺血灶

 昵称xogZ6 2023-10-29 发布于广西

问题

健康体检时,核磁共振下脑内多发点状缺血灶,如何处理?

===================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48岁

患者性别:  男

既往健康,无烟酒嗜好,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无遗传病家族史。

健康体检MR颅脑平扫1.5T结果如下。

检查部位:

影像描述:所扫及颅脑双侧额顶叶白质内见少许小斑片狀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病变边界清楚,周围无水肿,无占位表现。脑室未见明显扩张,脑池、脑裂末见增宽。中线结构居中。

意见:双侧额顶叶少许缺血灶。

下一步如何处理?

===================

病例图片

图片

图片

===================

病例思考

做核磁发现缺血灶,不要过度焦虑,要注意是否有临床症状(头痛、头晕、黑朦等)。随着年龄增长,脑组织里面有少量的缺血灶,是常见的一个表现,只要没有脑缺血的症状,一般不会造成任何的影响。另外,对于这种多发的散在的这种缺血灶建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排除一下有没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颈动脉斑块等。如果有相关的这种危险因素,需要通过内科的治疗进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脑缺血灶与脑梗死不是一个概念,脑缺血灶是脑组织长期慢性缺血,通常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建议完善相关检查,积极寻找危险因素,预防脑梗。

既往研究表明:某三甲医院2个月间,神经内科门约7900例的门诊就诊中,共456例(男171例,女285例, 男女比1∶1.67,年龄13~89岁,占就诊总人数的5.8%)进行头颅MR扫描,图像结果:脑内未见点状缺血灶者135例(男59例,女76例, 男女比1:1.29,年龄13~74岁),见多发点状缺血灶者321例(男112例,女209例,男女比1:1.87,年龄20~89岁),描述为点状、小片状、圆形或卵圆形稍长T2、稍长或等T1异常信号,T2 flair高信号。结论:脑内点状缺血灶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随访表明有无点状缺血灶者发生急性缺血性梗死的几率相近。临床上预防脑卒中的重点仍是控制危险因素。

核磁共振下脑内多发点状缺血灶的发生率[C]. //第一届华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会议暨2013年北京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3:55.

===================

===================

2023-06-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