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众生沉醉,还是我不复醒?一代酒仙的迷狂和玄语!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23-10-29 发布于湖南

图片

1

道家文化自老庄始显化于世,其在后世出现的第一个高峰乃为魏晋玄学,是时,整个社会盛行谈玄,一些名士常常恣意精神、放浪形骸。

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举世皆知的竹林七贤,七贤中又有一人以饮酒而名闻天下,此人便是“刘伶”。

刘伶因嗜酒不羁而被称为“醉侯”。史书记载,刘伶是一个身高尚不到六尺且相貌丑陋的人,但他却从没有因为自己的长相而自卑,正相反,在他看来自己的一醉方休才是真性情的表达。

世人都在强行让自己表现出一种迎合于世俗的理智,这其实是人间大伪。如果把人生全都浪费在这些事情上,那才是真正的不值得。

刘伶的这种观点,与老庄之学一脉相承。老子曾曰:“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社会昏乱,有忠臣。”

在老子的道论中认为,人们之所以执着于忠孝仁义等事,是因为世道中已经丧失了大道本真。

若仅仅执着于表面上的亲和友善,内心中却又各具鬼胎,这样的人间祥和也只不过是一场盛大的伪装。丢失了本真,却去求智慧与机巧,要去与众人随波逐流,这恰恰是刘伶所不能够接受的。

追求自由逍遥,倡导无为而治,这是老庄思想的核心,刘伶则是这一思想的承继者。他曾在王戎幕府下任参军,与他同辈的人们都因为政绩考核优秀而得到了升迁,惟独他因为无所作为而罢了官。

泰始二年,朝廷再一次征召刘伶前去为官,刘伶为了避免自己被选中,竟在特使快到村口时自己先喝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了所有的衣衫向着村外奔去。

特使远远看到刘伶如此不成体统的模样,只觉得他不过是一个喝酒出名的酒疯子罢了,哪里又懂得为官之道呢!于是,特使调转回头而去,刘伶从此一生也不再出仕为官。

刘伶的痴狂不只是针对当朝政治而言,世间所有的人伦在他眼中都不过是一场虚妄。他经常带一壶酒、乘鹿车而远游,每当此时皆有一人扛着铁锹跟随其后,刘伶每谓之曰:“死便埋我。”

意思是说,假如我喝醉死掉了,在哪里死,你就在哪里把我埋了。刘伶之话最终也成真。据《峄县志》记载,他曾到鲁南一带游历,因酣醉而死,死后便葬在今峄城东北刘耀村。

图片

2

刘伶不曾想到,他随口说出的这一句话竟然被当朝高官名士竞相传诵,并以此作为风雅的标签。所不同的是,刘伶之言表达的是自己对生死的豁达态度,不会因时、因地而执着于形神的长存。

生不过是肉体与精神的短暂,死也不过是与万物合一的过程,于是又何必计较是否厚葬、是否归宗等一切外在呢?所以当妻子劝他饮酒伤身时,刘伶直言以酒为命,这份狂言背后,理应引起世人更多的深思。

庄子在《齐物论》一文中提到,世人所执着的“我”不过是假我,人生所追求和拥有的,应该是真实的自我,他称之为“真君”,“真宰”,即摒除了各种偏见和成见而达到的“丧我”的精神境界,亦即“道”的境界。

自古以来人们皆求长生,可长生于世又是为了什么?若如同始皇汉武一般只为放纵个人的欲望,那么长生与短生在本质上亦没有区别。

况且与天地长久相比,人这一生所贪恋的事物也不过沧海一粟。你所执着的,终将逝去,而你自身也必定要归于虚无,既如此,又何必对生之荣华、死之尊贵念念不忘呢?世人醉酒只不过是在沉迷声色犬马,刘伶却从中饮出了天地大道的味道。

若站在至道的高度去回看世间众生,正如鹏鸟在九天之上“其视下也”,则会发现世间人追名逐利的生活只不过是一场自以为是的笑话。刘伶的精神境界,早已经超越了世俗所能理解的范畴。

他醉酒时,常常脱光衣裤站在屋中。人们讥笑他不知羞耻,他却反问对方:天地是我的房子,这房子只不过是我的裤子,你们又为什么跑到了我的裤子中呢?这一问,立显悟道之人与痴迷之人的高下对比。

面对如刘伶一般的疯癫,世人常不能理解其所作所为。比之稍晚的陶渊明也曾有过辞官不做的经历,相比之下陶渊明表达感情的方式更加直接,他直言“不为五斗米折腰”,意在看不上当朝政治的昏暗,而要去求得心中的悠然南山。

图片

3

陶渊明亦好饮酒,其从酒中悟出的真意正是属于修道人的隐世逍遥。再后来,苏子与客泛舟湖中,欢饮达旦后看到了“造物者之无尽藏”。一切有与无、好与坏、善与恶,在饮者的世界中终将变成氤氲。

他们并非是在用酒精麻醉自己,只因无法在举世沉醉的人间去做一个清醒者,所以才会佯狂而做了异类。“天子呼来不上船”,这是一份复归于天地自然之后才能理解的豪情。

易中天曾这样评价刘伶之醉:也许,刘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无论一生一世如何度过,最后终归于死。那又何妨走到哪里算哪里,死到哪儿埋哪儿?同样,人生既然并无意义,那又何妨想怎么活就怎么活?

后世人在评述以刘伶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时,往往称其有志不能伸,所以才用张狂的姿态来表达心中的愤懑。这与时人去看刘伶喝醉后的种种丑态的世俗之念并无二致。

可在这茫茫世间,谁醉了酒、谁才是清醒呢?

若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那也永远无法唤醒自以为清醒的沉醉者。悟道,往往最忌自以为得道。若止步于现有,恐怕失去的将是瀚无边际的真无与恒久。道在玄中,你以为你懂了,这恰是无知的开始。

太上法脉九转金丹三元丹法面授:

幸逢盛世,性命之道特邀扁鹊天医道法传承人三峰老师奉先师之命传承道丹,希望有缘人能迅速入门,进而真修实证,达到理想境界。特举办此次面授,三峰老师会毫无保留地把太上法脉九转金丹三元丹法面授实修方法传授给大家。详情请点击→不遇真师莫强猜,仙道真传“三元丹法”解密!

奇门遁甲网络开课

奇门遁甲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悠久而神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黄帝伐蚩尤,也可以从史实上的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人的运用中窥见一斑。单持真道长自幼陶醉于中国体统文化中,师从专业的实战派师父,遍访名师,勤学苦练,潜心钻研,广泛实践,略有心得,对奇门,玄学都有一些体悟,也为许多朋友排忧解难,实战经验丰富。在课程中单持青道长会毫无保留的教你一套,基于多年实战经验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与测算方法。详情请阅读→茅山单持真道长带您揭秘奇门遁甲网络精品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