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合扶阳之左侧小腹疼痛案

 踏浪淘金 2023-10-30 发布于山西

病史简述 

患者张某,女,54岁。2023426日首诊。

主诉:左侧小腹隐痛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小腹隐痛半年;劳累、长距离行走时,疼痛加重;下午1~2点、夜间2点疼痛加重;疼痛牵及左侧腰部,伴腰酸、腰凉;小腹自觉发凉、下坠感。阴道内自觉灼热、刺痛,阴道口干涩、扎痛。后背痛、乏力、夜间遗尿、行走遗尿、咳笑遗尿一年。月经不规则,LMP 424日,未净,月经小血块。便秘,数天一行,便软。脚凉畏寒。曾因小腹隐痛多次前往西医医院治疗(具体不详),疗效不佳。曾多次前往当地多名中医处进行中医治疗具体不详),疗效欠佳,为求进一步诊治前往本诊所就诊。

检查:

(1)体格检查:左侧小腹固定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物。舌淡苔白厚腻,舌下红,右脉寸关弦滑尺沉弱。

图片

(2)实验室检查:无。

(3)辅助检查:无

西医诊断:

  老年性阴道炎 

  慢性盆腔炎

  压力性尿失禁

中医诊断:厥阴虚寒,伏邪成巢形质病

治则:温补三阴,拖邪外出,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处方:

升麻12,当归12,川牛膝30,附子10,小茴香12,生黄芪30,炙没药12蒲黄20,五灵脂20,红藤30,败酱草30,乌药12,橘核20,甘草9,桑寄生30,丹参20,乳香12,白花蛇草30

复诊处方

2诊处方:

升麻6,当归15,川牛膝30,菟丝子30,蛇床子9,补骨脂15,葛根30,仙鹤草30,败酱草30,小茴香10,元胡30,没药12,川穹12,炮姜6,赤芍15,蒲黄20,五灵脂20,桑寄生30,狗脊20,橘核20,白花蛇草30,乌药12,甘草9

3诊处方:

升麻6,当归15,川牛膝30,菟丝子30,蛇床子9,补骨脂15,葛根30,仙鹤草30,败酱草30,小茴香10,元胡30,没药12,川穹12,炮姜6,赤芍15,肉桂6,蒲黄20,五灵脂20,桑寄生30,狗脊20,橘核20,白花蛇草30,乌药12,甘草9

4诊处方:

升麻6,当归15,川牛膝30,生黄芪30,菟丝子30,蛇床子9,补骨脂20,葛根30,仙鹤草30,败酱草30,小茴香10,元胡30,没药12,川穹12,炮姜6,赤芍20,肉桂6,蒲黄20,五灵脂20,桑寄生30,狗脊20,橘核20,白花蛇草30,乌药12,甘草9,酒大黄8,槟榔10

5诊处方:

升麻6,当归15,川牛膝30,生黄芪30,菟丝子30,蛇床子9,补骨脂20,葛根30,仙鹤草30,败酱草30,白花蛇草30,红藤30,小茴香12,元胡30,没药12,川穹12,炮姜6,赤芍20,肉桂6,蒲黄10,五灵脂20,狗脊20,橘核30,乌药15,酒大黄8,槟榔8,甘草9,桑寄生30

6诊处方:

升麻6,当归15,川牛膝30,生黄芪30,菟丝子30,蛇床子9,补骨脂20,葛根30,仙鹤草30,败酱草30,红藤30,小茴香12,乳香10,没药10,川芎10,炮姜9,肉桂6,赤芍20,丹参20,橘核20,乌药15,狗脊20,知母9,当归9,黄柏10,生地30,生薏苡仁30,附子6,生麻黄6,甘草9,酒大黄9

外洗方:百合60,当归15,生地62,苦参10

7诊处方:

升麻10,当归15,川牛膝30,生黄芪30,蛇床子9,补骨脂30,葛根30,白花蛇草30,败酱草30,红藤30,小茴香9,乳香10,没药10,川芎10,炮姜6,肉桂6,赤芍20,丹参20,橘核20,乌药15,知母9,黄柏9,生地30,生薏苡仁30,酒大黄9,槟榔12,狗脊20,丹皮9,郁金30

外洗方:百合60,生地60,当归15,苦参10

班群讨论节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按语

01

病机分析

- 左侧小腹隐痛、凉感,有固定压痛,触诊有条索状物,下半夜加重,左侧脉沉微弱,此为厥阴虚寒,伏邪成巢形质病

- 劳累加重,小腹下坠,咳嗽,笑或行走遗尿,伴有乏力;平时便秘、便软,此为太阴气虚

- 脚凉,腰凉,腰痛;阴道内灼热刺痛,外阴口扎痛,外用含有雌激素软膏缓解,月经虽未绝但仍属于性激素水平紊乱且低下,均属少阴阳虚。

- 舌淡,苔白厚腻,舌下红,“痞坚之下,必有伏阳”,该病属于伏邪致病,且寒湿重

02

处方思路分析

首诊处方以吴门人参败毒饮、薏苡附子败酱散、升麻鳖甲汤、少腹逐瘀汤、活血效灵丹加减,症状缓解。后续加入调气饮、当归贝母苦参丸、知柏地黄丸,症状逐渐改善,治疗三月余,所有症状基本消失。

处方思路与方解:

1.久病必瘀:盆腔淤血,因盆腔静脉无静脉瓣,血液回流需心脏的负吸,故用加味调气饮、少腹逐瘀汤、活血效灵丹,既活血化瘀,又调节气机升降,从而使盆腔瘀血回流心脏,改善盆腔充血状态。

2.三阴虚寒,痞坚之下必有伏阳,故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吴门人参败毒饮。

从伏邪思路解释处方温补托清化:

- 温:少阴用附子、肉桂,厥阴用小茴香、橘核、乌药、炮姜。

- 补:太阴用黄芪、仙鹤草,少阴用寄生、牛膝、枸杞、杜仲、菟丝子、补骨脂、地黄。

- 托:用升麻。

- 清:用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败酱草、仙鹤草、红藤、黄柏、生薏苡仁。

- 化:化瘀,用活血效灵丹,失笑散,红藤。

从中西汇通解释处方

盆腔淤血,由于盆腔静脉无静脉瓣,静脉回流需要心脏的虹吸,故用升麻提升,使盆腔淤血回流心脏,牛膝走下焦,活血化瘀,升麻升,牛膝降。当归活血抗炎。三药合用使气机升降相宜,盆腔血液回流顺畅改善盆腔瘀血状态。

患者厥阴当令,阴道黏膜萎缩变薄导致阴道干涩灼痛,西医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当属老年性阴道炎,性激素分泌减少所致。故用补骨脂葛根补充雌激素,菟丝子补充孕激素,蛇床子补充雄激素。加味百合地黄汤外洗来源于百合洗方与苦参汤,既治本,也抗炎指标。

关于遗尿不用五苓散,而主要从少阴激素入手考虑激素水平紊乱是此患者遗尿的根本原因。激素影响悬吊膀胱的韧带和盆底肌肉松弛,太阴并不是主要原因,这可能是其他医生治疗无效的原因,因为大部分传统中医没有中西医汇通的思维。

患者已治疗三月余,治疗尚未中断,但基本症状已消失,形质病需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03

治疗反馈

患者治疗前的舌象,舌质白,舌苔白腻,是典型的一种白,阳虚极重;加之舌下偏红,辩为伏邪。治法注重扶阳(扶三阴阳气),在此基础上加活血化瘀、理气、清热利湿。

以下为后期复诊舌象,舌质较前红润,白腻苔逐渐消失。患者在扶阳治疗过程出现牙痛,此为少阳出表之象。加白花蛇舌草类的清少阳热药后,牙痛缓解。

图片

问答

1、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为什么不考虑当归芍药散的合方呢?

患者淤血比较重,下腹有条索状物,活血化瘀用活血效灵丹、或少腹逐瘀汤应该效果要好一点。不通则痛,一定要重用活血化瘀,当归芍药散的活血化瘀作用相对比较弱。

另外,病机夹有湿,主要是阳虚,三阴虚寒,水液代谢障碍所致。而当归芍药散主要针对太阴脾虚水血互结,所以我没有选择用当归芍药散。

活血效灵丹是张锡纯的方,活血作用相对比较强,临床很常用,不管是肢体疼痛还是内伤疼痛,都可以应用。

2、红藤败酱草与槟榔大黄使用要点?

红藤、败酱草是药对,多用于妇科炎症,尤其是少腹炎症。槟榔、大黄也是药对,槟榔主要在气分,大黄可入血分,都走下焦治疗下焦疾病。

本医案仅限太湖学员交流学习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