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幸福老师的两则医案

 医道循天道 2017-09-16


【导读】几年前在东方名医名方工作室的博客上看到王幸福老师的几篇文章,通过王老师的文章知道此人是临床实干家,是有真本事的。此后,找来王老师的文章仔细阅读,每次都受益匪浅。本文选了两则王老师的医案,希望读者读后有所收获。

一、经方治疗心绞痛

**,男,41岁,2015-6-12初诊。

此前心前区隐隐疼一年。有脂肪肝,时常有肝区隐隐疼。血脂偏高。近来晚上大汗,汗出如雨。大便偏稀,快利。昨天下午3点多,生气后突发心前区绞痛,持续达8分钟左右,在针灸内关,含服速效救心丸25粒后持续8分钟左右才缓解。晚饭后还有隐约抽疼。此前几天就有隐约疼痛,腹部冰冷,喜欢喝热的,近来指头关节僵硬。王幸福老师诊脉为浮滑,舌淡苔白腻。

诊断:胸痹,心阳虚寒湿,气滞血虚,中焦阳虚。

治则:温通心阳,活血化瘀,温补中焦。

处方:瓜蒌薤白半夏汤、桂枝汤、理中丸合丹参饮。

瓜蒌30 薤白30 清半夏30 桂枝15 肉桂10 红景天30 红参片15 赤芍30 生龙牡30 制附子10 干姜30 生甘草30 炒白术15 丹参30 檀香6 砂仁30 生姜10 大枣6

服用后一个小时,胸部舒服,身上有点热。

2015-6-13 昨晚睡眠好,汗出少,心前区疼痛明显缓解,仅有轻微的向左侧肩背部放射疼。没有口干舌燥等现象。神清气爽。是近一年以来心脏最舒服的时候。肝脏也很舒服。没有出现稀便。王老师嘱咐如果出现稀便,则一副药分两天喝。

按:一剂知,二剂已。紧抓病机,果断出手。此前虽然也曾用相似处方,但没有这样的剂量,也没有尊重经方一般只加,不减,这个原则。王老师倡导学用经方,不要割裂每味药的功效来看待经方,而是用整方的思想来看待各个经方,这样就尽量尊重了经方原有合成在一起的疗效。显效就很充分。

很多人,也开经方,但效果不理想,就是对中医似懂非懂,临床经验不足,理论根基不够,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理解,对经方的精神领悟不够深刻。对药物配伍规律,认识不够到位。这应当引起同行者的思考。要想效果好,就得深入理解,不断临床体悟。把经典用活,把经典理解透彻。这样,才能让经方发挥真正的神奇疗效。本案仅是一例。同样的药物,此前吃了,效果平平,但经王老师重新排兵布阵,效果显著。值得思考。

二.盆腔积液

倪某 ,女 ,25岁,西安市人氏。2015430日初诊。

盆腔积液,少腹疼痛,白带频多,色黄有味,在西医院输液治疗一月有余,仅发热消退,其余症状未有改善,且整日少腹疼痛不止,经朋友介绍寻求中医治疗。刻诊:面白秀丽,症状如上所述,饮食二便基本正常,月经偏少,脉象浮滑兼濡,舌象质淡苔白。

辩证肝经郁结,湿热下注。

处方:四逆散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柴胡12g 赤芍30g 枳壳15g 生甘草30g 红藤30g 白花蛇舌草45g 蒲公英45g 败酱草45g 忍冬藤30g 金银花30g 当归15g 川芎15g 茯苓30g 车前草30g 马鞭草30g 仙鹤草45g 苍术15g 生麻黄6g

2015.5.14二诊。少腹疼痛减轻很多,仅左下腹处有一拳头大小范围压痛,白带仍多,少腹略胀。效不更方,略微减减。上方加台乌药10g 炒白术15g 乌贼骨30g。七付,水煎服 日三次。

2015.6.4三诊。少腹基本不大疼了,仅有时不时微微隐痛,白带减少。厥阴肝经不郁,换方去四逆散,以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主攻盆腔积液。处方:当归15g 赤芍30g 川芎15g 茯苓30g 泽泻30g 白术12g 桂枝15g 肉桂10g 丹皮15g 桃仁12g 怀牛膝10g 益母草45g 泽兰30g 红藤30g 败酱草30g 蒲公英30g 槟榔10g 台乌药15g 七付,水煎服 日三次。

2015.6.15四诊。少腹彻底不疼了,白带已无。诸症消失,B超检查已无积液。痊愈。嘱服逍遥丸和桂枝茯苓丸一月善后。

按:少腹之证归厥阴肝经所属,治疗该部位疾患,我一般以四逆散为主方,疏肝理气,缓解疼痛,外加治疗各种病疾的专方专药。此证清热利湿毒,用红藤饮,盆腔积液用当归芍药散为主,再随症加减,故取效较著。


本文选自古道瘦马(王幸福)的新浪博客,由中医集结号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