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漱冥:读书如何“无师自通”

 小桥流水1i79ra 2023-10-30 发布于河北

与其他一些有影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不一样,梁漱溟主要是靠自学成才的,他曾在《我的自学小史》中谈到了他的一些自学经历和经验。他说:“我的一生是一个自学的实例,若将我自幼修学以至在某些学问上:'无师自通’的经过,叙述出来给青年朋友,未始无益。”其自学的方法和经验大约有三点。

梁漱冥:读书如何“无师自通”

读书要有一颗“向上心”。梁漱溟虽然从六岁开始便已读书,如《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但他认为自己先天条件并不好,体弱多病,因而曾坦率地说:“我自幼呆笨,几乎全部小学时期皆不如人;自十四岁虽变得好些,亦不怎样聪明。”可是,他却有一颗向上的心。他说:“特别是自十三四岁开始,由于这向上心,我常有自课于自己的责任,不论何事,很少需要人督迫。”在他看来,“所谓自学,应当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最要紧的是在生活中有自觉”。而一旦有了“向上心”,便会自觉地刻苦读书求学,不会偷懒。总之,梁漱溟认为“向上心是自学的根本”,有了“向上心”,一个人就会自觉地加以自学。

梁漱冥:读书如何“无师自通”

注意朋友之间的交流。梁漱溟说:“自学条件,书报资料固然重要,而朋友亦是重要的。”他所说的几位朋友,实际上都是他同校的同学。梁漱溟虽然有其孤高自许的一面,但逢有真才实学的同学,他都能虚心求教,广为吸纳。他从同学陈子方、郭人麟、甄元甫等人的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凡此,都可以看出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的重要性。

梁漱冥:读书如何“无师自通”

自学者应该经常阅读报纸杂志。梁漱溟曾深有体会地说:“我的自学,最得力于杂志报纸。许多专门书或重要典籍之阅读,常是以杂志报纸先引起兴趣和注意,然后方觅它来读的。” 梁漱溟之读报纸杂志,并不是为了消闲,而是为了自学。他除了在报纸上留意自己所想要读的专著或典籍等书讯情况以外,还注意从报纸上学习专业知识。如他为了学习近代国家法制知识,就经常读《国风报》,因为那上面有许多谈国会制度、责任内阁制度、选举制度、预算制度、国库制度、审计制度等方面的文章;为了学政治、时事,他就经常读《北京日报》、《申报》等一些政论性、新闻性比较强的报纸,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获得许多收益。他对粱启超、张耀曾、章太炎、章士钊等文化名流的认识和了解,也多半是通过读报得到的。 当然,除了以上读书自学的经验外,梁漱溟还谈到过不能读死书或死读书,以及从小好深思等方面的读书心得。由于这些方面前人已谈了不少,我们仅归纳了以上三点,却都是在自学的前提下提出的,因而对那些有志自学的人似乎更有启发。特别是他注意阅渎报纸,从报中求学,以及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对我们来说似乎尤觉新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