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论砚】中泰说砚(一百零九)井田砚

 身边哲学 2023-10-3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百零九,井 田 砚

图片

井田,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土地制度,即井田制。这种土地制度,最早出现在商朝,西周时期已普遍推广。

井田制,在土地形式上,由以直线相交分隔的多个方块组成,形如“井”字,在井字四周加上边框,就如一九格的方块棋盘。在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商周时期,井田中有公田和私田之分:井田中间的那一块为公田,四周的八块为私田。私田由分得者耕种,公田由分得私田者无偿耕种,以此养活土地所有者。私田的所有权与公田的所有权,都归国家所有。因此,私田私人只有使用权,不可出租和买卖,如果私田分得者亡故,可传给子孙继续耕种。

这种土地制度到春秋晚期,随着铁器工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农业技术的提高和私有田地的不断增加等因素,而逐渐瓦解。从此,井田制不复存在。

砚,素有砚田之称。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诗中云:“我生无田食破砚”;又如南宋诗人戴复古在《寄玉溪林逢吉六首(之四)》中曰:“陋巷深深屋数椽,以文为业砚为田。”

井田砚,就来自于井田式的土地形式,其造型多为正方形。正方形的井田砚,正面四方留出砚边,中间凹下为井字形,将井字的中间方块扩大为砚堂,井字凹下为砚池。砚的背面形式与正面相对应,井字图案凸起,其余处均平整凹下,凸起的井字如足,起着稳定的作用。背面井字中间的方块内可雕刻图案,也可雕刻文字。

正方形的井田砚,规格都不大,也不宜过大,一般在10厘米左右,而高度应与长宽度相适应,其比例参考值为:5:1(高度为1)。井田砚,分为有雕刻纹样和无雕刻纹样两种。

图片清代  方形井田罗纹砚

在井田砚中布置图案纹饰,以二方连续、等图案为宜。二方连续图案适合布置于正面的砚边,适合图案适合布置于砚背凹下的井字中间。砚中的图案雕刻,古今艺人多用浅浮雕和阴刻的手法,体现出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井田砚,除正方形外,也有随形等。随形的井田四边可以不对等,背面一般为平底式,在平底中可布置书画,或阳刻,或阴刻,可任意为之。

图片清代,随形井田端砚

井田砚,属于一种特殊的形式,其立意新颖、造型别致、耐人寻味,从中可折射出农夫与田、文人与砚,那种割舍不掉的情怀。我想,这也许就是井田砚原创者的立意吧。

至于井田砚始于何时?我曾经查阅古今一些砚谱,发现井田砚的图片很少,文字记述也很少。就是当代制作此砚的也不多见。何故?想必与井田砚的制作、石材不无关系。原因一:井田砚的制作有一定的难度,其形式中90度的角至少有60多个,不包括外形,每个角都要求垂直,线条挺拔,如果基本功不过硬,是难以达到的。原因二:用于制作井田砚的石材要求比较严格,一般来说,以选用无裂痕,无杂质,中间无夹层,材质纯正,软硬适度的砚石为宜,不是所有砚石都能用于制作的。原因三:井田砚使用起来也不是那么方便,尤其是洗砚。故之少也。

图片当代,方形井田歙砚   胡中泰刻

图片当代,方形井田歙砚  背面

从本人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初步推断,井田砚应该始于明清时期,端砚、歙砚均有制作。

资料来源 | 龙尾砚研究所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