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咨询实践中常见的难题:如何帮助疑似精神障碍症状的求助者?

 高行之 2023-10-30 发布于山东

龙的传人当然要学龙心理
要用龙心理
遇到了烦恼、困扰或问题
当然要求助于龙督导

传普通人听得懂的理论

教人人都学得会的技能

选素质高专业强的执业

做老百姓买得起的服务

助人人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是龙心理研究推送的252原创文章

============================

【编者按】本文为中国心理学论坛第33场的文字实录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的主题可以归纳为心理咨询师实践中的难题:如何帮助疑似精神障碍症状的求助者?”因此单独整理成文。

正文如下:

高行之:在实践中,心理咨询师经常会遇到疑似有精神障碍症状的求助者或工作上的帮助对象,这往往会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一个难题。有相关经历的伙伴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或感受。

重庆九龙坡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苏小林:我在精神卫生中心曾经做了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做是什么呢?就是把流浪人群里面疑似形成了精神疾病的一些人送到精神卫生中心去安置。我们看到的那些人,差不多他们言语功能都丧失了,所以我接触过很多这类人

高行之:苏老师有这么丰富的经验,那真的是太好啦!我的手里有本书名字是《为药疯狂,我给大家看一下封面。这本书的作者是叫彼得布里金,他是医学博士,任教于哈佛医学院另一个作者叫大卫·柯翰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博士蒙特罗大学教授专长心理医疗研究。

这本书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真相,就是对于精神障碍的药物其实是通过麻醉人的神经伤害人的大脑来达到改变症状治疗效果的;一般的精神类药物六到八周以后很可能会出现副作用。然而,没有人告诉你那是副作用,专家只会告诉你这是病人的病情加重了。现在的整个精神病学实际上是被资本所掌控,话语权被资本掌控。这当然是一个挺可怕的事实。

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重点,我们在这里只是提醒各位,大家心里有个数。事实上,心理学领域对于西方心理学过度的迷信崇拜,已经让所有心理学及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走入了一个误区,因为西方心理学心理治疗自己已经进入了个误区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学习西方心理学越多,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反而越来越多的真正原因,也是我们现在一定要发掘整理中国心理学的根本原因!

现在,中国心理学早已经发掘整理完毕,处于宣传推广阶段中国心理学论坛的发起,是为了宣传推广我们的中国心理学——龙心理。期待通过中国心理学论坛,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中国心理学与中国心理服务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中国心理学至少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的理论特别的简单,十个理论可以组合起来解释所有的心理现象,也可以单独使用。只要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问题是怎么形成的,以及如何解决,至少具体用什么方法解决,一定是用你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习惯做法,而不必教你一套你从来没见过甚至都没听说过的新方法。就是你只要知道了是怎么形成的,你当然就知道怎么去消除。怎么来的,怎么去。很简单。这就是我们中国心理学道术一体的魅力所在

苏小林:因为我们今天晚上人不多,然后分享的内容也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也比较积极哈!谈到这里,就以真实的案例来谈谈。今年我们做了28个智力障碍人员的案例,都是一级和二级精神或智力残疾其实是后天的我觉得运用心理学来进行做疗愈的话很有效果,而服用药物就刚才高老师谈到的,他不药物有副作用,他不会告诉你说其目的就是让作为一个静态性的安定下来。

我就跟相关部门提建议应该组陪伴的家人多学习怎样陪伴这些家里生病的人,让他的智力能够得到慢慢的恢复。只要做得到位就能够让这些人好起来。如果只是用药物抑制,家人的陪伴方式不变,那么,药物既起副作用,病也解决不了,他就只能成为一个终身的病人还有一个就是他独生子女就是那个八几年出生,这就使得他这个家族面临一个灾难性的毁灭性的伤害。

这里为什么要谈这个事情?看到高老师发的《为药疯狂》这本书的图片,我就想到了这些事情,我感觉到用药物是抑制神经,而我们心理咨询师是要运用生活化的一些事件然后流浪人群做一些咨询,帮他们寻找回家的路。

我们运用这类办法经历了一年多时间,成功送回家六个。他们中有的差不多是流浪了十多年、二十有一位是流浪二十五年的这样的几个案例

我从我自己在临床实践当中的体会,我觉得中国心理学是靠什么去真正发挥作用呢?就是你如何去建立关系。那些人然丧失了语言功能,但他最起码还是一个有生命的人,所以我们就可以运用生活上的一些物件比如说他小时候曾接触(根据他们的年龄等判断)的一些东西,多与他们陪伴运用游戏和活动方式进行带领然后慢慢增强语言的交流还有一些绘画的方法等,我们会带上纸和笔,复现他们过去生活曾经历过的一些情境,他们每一个年龄段他玩耍的方式不一样。我们运用这两者相结合,用来建立关系用一年多的时间为流浪十多年二十多年的人找到回家的路,把他们送到了家里与家人团聚!

案例说明什么

这里有一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就是在精神卫生中心里面,每餐饭前都要给病人吃药吃了药,然后才能吃饭然后有一个男士他本身看起来相对比较正常的人,却逃避很多外面的事情。最后我们还是运用了多方的力量,他找到了他的家他的家人都全部认定他是自己的家人,但自己不承认还有一个情况是,在精神卫生中心都是把他认定为精神障碍人员到这个人就觉得他有点不同,因为当我叫他的名字的时候他回头看我的时候,就跟平常人一样的一叫他的名字,他就自然的就回头了就从这个情况,我这边已经认定了他还是比较正常的,最后还是他找到了家,他从这样的一个群体里面给去了

我谈论这一系列的运用生活化的方法也好,运用我们的技术方法也好,还是说我们中国心理学的方式也好就是谈的一些思考,我就感觉到跟生活化的场景结合进行,恢复这类疑似精神病人的记忆来帮助和救治这些特殊人群,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有效的。

刚才谈到的这类病症,我们怎样去运用生活化的一些方法,把他们跟些必须服药病人怎么进行区分一下?我们不是说完全反对用药但也不是说所有的都要根据分认定用药物来治疗,而是做一下区分,对于其中一部分人运用生活化的东西来带动他,帮他找回他的精神上面的以及他的心理上面的一个平,达到他恢复到自然人群里面来的一个目的,就是这个意思。

就是针对那种流浪人群,我们在做这个心理服务的时候,不一定非得用西方心理学的东西或者用药物。因为在西方心理学里面有各种的门派,在实践中觉得我们中国心理学,就是运用生活化的一些东西来进行做心理服务。比如说现在有一个小物件什么的,运用生活化的东西来他们做心理服务,让心理得到救治,这样很有效果,是这个意思。

高行之:苏会长的探索非常有意义!我们的中国心理学也是这样一个主张我们强调的就是《论语》里边的第一句话叫做学而时习之。在哪习一定是在生活中习。所以我们主张一个人的成长不是在心理咨询室里成长,一定是在生活中成长只有在生活中成长,他才能够最快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当中。

所以我们所强调的时习之”,就是你不管在哪儿,你所学到的这些理论也好,技能也好,方法也好,你学到了学懂了学会了,那只是你迈了第一步那更重要的工作是后边你要“时习之,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说你光是了没用很多人都会讲道理,我什么都知道我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他没练你要到生活中去练,你只有练到一定程度,你才能够消除错误的习惯对你的影响。

苏小林:对的。

高行之:所以我们说学了一个道理或者一种方法,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你要想实现胜利,你得走完长征真正的长征就是“时,你练不到一定的程度,量积累不到一定的程度,它就没有办法达到质变。那我们说量变才能达到质变,那没有量的积累,怎么可能一下子就质变?说醍醐灌顶说那个豁然开朗,这样的情况只是相对于极少的人群。

或者是说我们平时遇不到的,突然遇到一个问题,我们解不开了这样的问题,这个可能会出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一点就透的情况。如果你的问题是由于长期的不良习惯通过一个重大的事件给激活了这样的问题,你想简单去说一开悟就会了,那不可能的事

因为人一旦进入一种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条件反射,象自动化思维,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过什么,不知不觉就那么做了。所以我们要想改变呢,按照西方的心理疗法比方说系统脱敏你得一遍一遍地在咨询室或者在家里练,而中国式督导的“时就是要在生活。所以苏老师也在实践中注意到了这一点:那些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当中,就敏锐了。发现了这一点运用生活化的东西来他们做心理服务效果会更好。我们中国心理学中国式督导的优势也恰恰在这里。

一个几年里都让家长很焦虑的问题孩子,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能有很大的变化,为什么因为我们能抓住关键点,我们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迅速抓住孩子问题的本质,而不会被表面的这些东西给误导,我们不会给孩子贴上精神分裂焦虑抑郁等等这样的标签

大家也到了,苏老师经验,又与我们的中国心理学中国式督导不谋而合了!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子的,真正的疗愈确实需要在生活中去改变

苏小林:就是这样的!在精神卫生中心里面那些已经丧失了语言功能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反正去看的时候里面的就有点像赶场一样的黑压压的那个群体特别是在中午吃饭休息最后要出来在那个活动场地来进行自由的活动的时候唉,感觉完全就像赶一样的。我不知道这些怎么想的,有打牌的,有看电视的,有自由玩乐的我们也是因为有自己的工作围,既然医院收治他,就有医院医治的一些内容,这是规矩

所以我从来都没有说过这些今天晚上中国心理学论坛谈了这个问题我才说出来我们在里面遇到一个孩子,舒心姐姐,你给我爸爸妈妈打电话叫他来接我回去。我就问是怎么个情况?然后里面就有人在说,曾经常偷周围的那些邻居东西,然后邻居就反感他,可能也源于这样的问题,家长就给他进行做精神鉴定那种,然后就最后判定精神病人,然后把送到医院来

才二十出头的一个男孩,我就觉得还是蛮可惜的这一辈子在这个医院里面,可能因为家长就是为了省事儿。当然这是我从我个人的理解。因为他都能跟我说自己居住哪里,是个什么情况,希望我能让他爸爸妈妈来接他。从他这些情况来看,家长把他放在里面也没有照看,也没有用心帮助他。同时因为在这个里面,也有一些真正是精神病的,也有些欺负的一个情况当时我们也没有说什么,也做不了什么。

为什么今天晚上能够说出来,我就想这样的一个情况,曾经像这样他能够正常地交流,但是随着时间的转移,十年、二十以后呢?会不会就成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失去了语言功能的人?我想他不是精神分裂,只精神分裂样的症状表现

那个环境里面真的是黑压压的人群看到这些真的是蛮痛心的。

高行之:确实是这样,有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表现,并不代表一定就是精神分裂症。有症状表现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这里我们可以再把话题再拓展一点。

按照我们中国心理学体系设置,所谓的精神病学,应该是中国心理学旗下的一个分支,它属于已病的部分,而绝大部分人都是属于“未病”的状态,如果搞不清楚“未病”是什么原理,又怎么能搞得清楚“病”是怎么回事呢?西方精神病学的不足之处也恰恰在于此!

中国心理学重在治“未病”,重在预防,其次才是治“已病”。因此,不管是未病还是已病,都是中国心理学的服务对象。当然,对于那些具有攻击性会自伤或伤人或者已经失去了正常心理功能的人必须要采取特殊措施,单纯依靠心理服务已经很难有效果了。

但事实上,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被诊断为精神障碍查不到原因脑功能神经啥毛病都查不出来,而且他的心理功能表现和正常人完全一样。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精神障碍呢?

当然,这里边我们必须要明确我们所说心理到底是什么我们心理”,就是指人心活动原理机制机理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他的人心活动的原理和机制机理是一样的。

那么,精神病人意味着什么?

精神病人,就意味着他的人心活动原理机制机理已经和正常人不一样了,这才叫精神障碍这才叫精神疾病。一个当他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他和正常人遇到某件事情,他的反应不一样。但是他和正常人一样具有这个趋利避害的这种能力只要是他喜欢的,他就开心,不喜欢的他就难受只要是他的心还处于这样一个层面他的谈话我们能够听出他的语序,他的讲话顺序不会颠三倒四他的逻辑是很清晰的能够反映出他的意识是很清晰的,那只要符合这些条件,那他绝对就不是精神障碍你不要管他有什么出格的行为表现

出格的行为表现,一定与他曾经的经历有关与他曾经受到的惩罚或者受到的奖励有关。所以绝对不能因为某个人有什么精神病性的言语行为就认定这个人有精神病,也不能因为家属或其他人听不到看不到的,就认定这个人是幻觉,有什么幻视幻听妄想——一般人听不到看不到就代表真的没有吗?个逻辑极其荒谬的

之所以说这是极其荒谬的逻辑因为很多所谓的幻觉妄想,只是因为普通人没有办法理解他的逻辑,没有听到看到而已但事实上,这个人是有着他自己的一套逻辑的,只是他的逻辑普通人没有办法理解而已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曾经遇到一个高二的女孩子。的妈妈找我的时候就是因为孩子告诉说我中午睡不着觉,说总有东西哗哗的响,吓得我直接就睡不着所以妈妈就特意中午在家听听了半天什么声音都听不到,可是孩子就告诉明明有声音,你怎么说没有这个妈妈就害怕了这孩子这不是有幻觉吗?没敢到医院,就是通过别人介绍来找我咨询

我就问说你们家住几楼,她说住五楼总共几楼,说总共六楼,六楼上还有阁楼六楼住人了吗?说住着人。我说这样你回去以后让孩子爸爸到楼顶上去找一找,看看有什么东西没有然后你再来找我

结果后来这位妈妈告诉我,说这个孩子的爸爸到楼顶阁楼顶上去发现了一个空的易拉罐盒子。原来是风吹动易拉罐盒子滚动,一滚动就会哗哗响。

大家注意,他们家住的是五楼中间隔着六楼,六楼顶上阁楼阁楼上边有一个易拉罐儿盒子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居然能被孩子听到!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易拉罐盒子滚动,它有多大动静,怎么可能隔着阁楼隔着六楼,还能听得见?因为其他人都听不见所以如果这个妈妈到医院,那很可能这个孩子就被贴上有幻听的标签。

我们中国心理学认为,所有遇到问题的孩子,他一定是天生的素质要超出一般水平的孩子,一般及一般水平以下的孩子,他是不会出问题的。水平越低,越不会出问题,出问题的一定是水平高的那些孩子,这也就是俗话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所以我们讲,现在精神病学,错就错在它没有以人心活动的原理、机制机理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为基础,而是以症状表现为基础,大部分时候还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层面,所以它有大量的误诊。

苏小林:对。这样的例子确实是

高行之:我们读书会上现在读的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这本书,现在正在读的这一部分就是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孩子。书里介绍,跨文化研究发现,越发达国家这种精神分裂症的愈后越差越发展中国家越贫穷落后的地方,精神分裂症的愈后效果越好。这与传统的认知逻辑正好相反。美国的精神科医生搞不明白为什么?实际上从中国心理学的角度很容易理解,因为这些所谓的“病”实际上是习惯,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改变习惯必须要靠在生活中反复练习;而越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越倾向于依赖药物,预后效果当然也就越差当然,这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我们不展开讲。我们今天的论坛非常的好,大家从基层提供了很多非常务实,非常典型的经验与我们的中国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是完全是一致的,这说明我们的方向一定是对的

作为从未中断过的人类文明,我们中国文化对于人性,对于人的心理的认识有着任何文化都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不过,由于心理没有办法用生理学、解剖学医学的知识去还原,我们的中国心理学受到了很多的误解和毫无根据的批判

事实上,生理学和心理学这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你没有办法用生理去还原人们的心理样的生理现象生指标,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心理活动内容。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于我们的心理学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为了不受干扰讲得清楚明白,我们必须要把中国心理学与西方心理学做一个区分。中国心理学主体心理”,“心理”就是人心活动的原理机制机理,中国心理学的研究的对象就是“心理”,就是人心活动的原理机制机理

而西方心理学把心理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所以西方心理学那就复杂的不得了,你无论怎么研究,你发现你都没有办法直达根源因为现象的表现是无穷无尽的。

这样一来,中国心理学就变得很简单。

事实上,中国心理学是在当今所有科学认识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但又是独立自主的新兴学科,它不依附于任何一门其他学科,包括生理学、医学、精神病学等相关学科,它不需要其他学科来支持,但可以与其他学科相互验证。它不但简单,而且易学、实用、高效,对于所谓的“精神病性症状”,也有着独特的见解与实用高效的解决方案。这就为我们在心理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疑似精神病性症状提供了更为简单、易学、实用、高效的解决方案。掌握了它,就再也不用担心这类过去的疑难问题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