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练了数年,兜了一个大圈,最后发现破解之法如此简单

 书法心法 2023-10-29 发布于河北

书法与物象如何在形而上产生联动呢?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字,运动。

写字有起有收,物象变化有始有终,其中形状聚散,曲直呼应,节奏快慢,都是通处,都处于运动之中。

如惊蛇与荡桨主要区别就在节奏快慢不同,力量差异则为次。受到惊吓而逃窜的蛇其速度可想而知,如以此速摇桨,则在感觉上就跟“荡”字无关,少了分从容与超然。

而点画之间衔接,字组之间搭配,行列之间布白,皆有曲直聚散之变,祝允明乱石铺街,苏轼石压蛤蟆既是如此。对这些有所了解后,也便理解古人为何乐此不疲阐述物象之变,除了生动形象外,更添一分趣味。

我在写字时曾试图将自己观察到的物象融入其中,结果并不理想,和之前一样不能持续太多,偶然或有合处而已。于是然再次反思,是所思所想出了偏差还是练习不够功夫,最后结论是二者都有,但都没接触到问题本质。

最后还是在无事闲来看帖读帖中想到了曾经忽视过的一个结论,正书对行草的影响。

从大篆开始便有草书,隶书时也有草书,楷书时还有草书,三者草书截然不同,何也,所处时代依托的正书基础不同。至于后来诸家,如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他们的行草书之所以区别其他二王门徒,最关键一点还是在于行草中能清晰明显见到其正书特征。

苏轼讲: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三者合一才能构成个体的全部运动形态,立是一人,行是一人,走又是一人,没有整体观念当然不协调,这么简单的道理数年前就想明白了,却只知告诉别人,没去亲身实证。

现在回想为何会造成这个结果,客观原因是当下书法实用性太低,楷书的实用性更低,不能像古人十几岁应付考试需求那样付诸大量实践。主观原因还是自己不够踏实,只侧重于书法的艺术属性,忽视了实用性。

我曾就书写状态,书写姿势,书写动作,书写背景上分析过各家正书风格的构成原因以及对行草的影响,却未曾想过这些构成原因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长时间的磨合。如一些成熟期作品甚至可在个把月内产生明显风格变化,而早期作品则大多相类,说明古人经历了完整地从实用性走向艺术性的过程。

欠缺楷书的实用性,则很难从大量书写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用笔习惯,更勿谈成型了。

早期楷书需要专一是在学法度,知法度。从最慢的用笔动作开始训练,从最稳重的结字方法开始积累,逐渐形成对法度的范围性认知,有了这些认知行草书便不会走弯路。

事实上这只是在学字的阶段,如果仅仅想写的好,在当代成为一个高手,这样的楷书基础完全足够,保持日常临帖训练即可。如果想从风格上产生差异化,则也必须从根基处着手,曾经的动作习惯全然来自于古人,根基不改,行草想生异变势必处处阻碍。

反复绕了一大圈,蓦然回首发现还是楷书没写好,也并非基础不够,而是没出东西,故而行草无论想得如何明白练得如何博杂,也毫无起色。

相比之下大多数人并不会有这个问题,因其对楷书训练只保持在一两三家之内,能见主帖,点画特征也会随时间而凸显。我个人得在求知欲,也失在求知欲,对几乎所有能叫得上名号的大家,诸体皆染指,以至忽视楷书根基的重要性,反自外求,亦是一蠢。

细数自己的练字经历,从杂临各家走弯路开始,到专一楷书知法度,再学二王晓变化,复归各家寻其通处与妙处,后决定溯其本源专心晋唐,又在历代诸家形内形外下功夫,时至今日发现还是楷书基础没打好,也算兜了个大圈。

楷书该怎么学心里还算有底,毕竟之前有过尝试,可能未来几年的学习方式也会以此为主,等能比较平稳处理字与物象间的联动,或许还会回到气意性情上去。本来还打了几行字细说一下,不过由于思路并不算大众,想想还是删掉,等出点结果后再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