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文化之:阴、阳和五行(金木水火土)

 若悟369 2023-10-30 发布于安徽

用最简炼易懂的文字传达中国传统文化——

阴阳最初的含义很单一,阳光向背的称为阴,阳光照着的称为阳,通俗简单的说就是背阴向阳。后来又延伸引用到内阴外阳、冷阴暖阳、下阴上阳等,就是把矛盾对立的两种形态定性分类。再后来有学问有智慧的人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不仅仅都存在着对立,且又有相互作用,比如冷和热是对立,但冬天冷了又会到春天,春天暖和了,到夏天又极热,极热又到秋冬转冷,如此循环,事物到了极端就会发生转变,就是说阴极转阳,阳极必阴,用这样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互消互长,认为这一切都是事物和宇宙的规律,并且阴阳已经包含了世间万物——刚健、向上、伸展、明朗、积极等为阳;柔弱,向下,收缩,黑暗,消极等为阴。并且阴阳具有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形成了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之:阴、阳和五行(金木水火土)

阴阳五行在中医中的解释

但这样来区分阴阳还是比较抽象,因为阴阳只是言语上的表达,不是类似物体可以摸到和看到,是道,是思想方面的东西,不是实物。于是就又把阴阳通过物体表现出来:先人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合称为五行(通常念是五行hang,但实际是读五行xing,行是运行,指五种物体运动变化)。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即相生相克),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把金木水火土五行融入到阴阳,通过五行物象反映出来,有时因为金木水火土是物质,有些东西又无法用五行体现出来,这就又要靠阴阳理念来表达,所以两者互为辅成——五行融入阴阳,阴阳并兼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古代先贤从事各种研究的工具和方法,儒、道、医等“专家”都精通阴阳五行。

中国传统文化之:阴、阳和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融入八卦在风水学等领域中应用

阴阳五行学说在当代最具代表的应用就是融入中医、算命和风水。因为我也是理解有限,所以不能对其作用及价值进行评说,只知道这些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在此只是作一个简单易懂在大致概括,好让更多的人对传统文化能有所了解,仅此而已,谢谢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