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南旧事》

 旗子0208 2023-10-30 发布于北京

百本图书,千个故事。

写bar——专属于孩子们的图书馆。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北京城南边的一座四合院,是林英子的家,这里有疼爱她的奶娘苏妈,有朋友秀珍和妞子,有驴打滚儿,还有每年冬天街角响起的驼铃……这是林海音的故事,也是《城南旧事》。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台湾女性文学的开山人,被称为“台湾文学的祖母级人物”,著有《冬青树》《春风》《烛心》等。1998年林海音获“世界华文作家大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1999年获颁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步入文坛30年的经典之作,也是她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之一。

林海音出生于日本大阪,回国后在北京度过了童年的绝大多数时光,也就有了《城南旧事》的故事。她的笔沾着浓浓的诗意,写下童年淡淡的忧伤,通过英子稚嫩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一种说不出来的熟悉,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将英子眼中的北京南城风光恰如其分地融入字里行间,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以至于余光中说:“上海是张爱玲的,而北京是林海音的。”

《城南旧事》分为六章,《冬阳 童年 骆驼队》《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各成一篇,又共同串成了林英子的童年。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名叫秀贞,曾与大学生思康暗中相爱,生下女儿小桂子。后来思康抛下秀贞离开,小桂子也被家人送走。英子同情秀贞,答应帮她找女儿。无意中,英子发现好朋友妞儿可能就是小桂子,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终相认,却一同殒命在本要乘坐的寻找思康的火车下。

悲剧重创英子,她高烧昏迷,差点丢了性命。病愈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

在新家附近的荒园中,英子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为了供弟弟上学,他不得不去偷东西换钱,于是并不知情的英子拥有了一位奇怪的朋友,与他约定一起看海。

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便衣警察发现后带巡警来抓走了年轻人,“朋友”成了“小偷”,英子很难过。

“我要把天和海分清楚,我要把好人和坏人分清楚,我要把疯子和贼子分清楚,但是我现在却是什么也分不清。”他是善良的吗?好还是坏,小英子分不清。她只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个朋友。

后来兰姨娘来到家中,英子又有了新的朋友。兰姨娘知书达理,收获了大家的喜爱,也渐渐吸引了爸爸的注意力。

英子发现了端倪,怀着小心思,把兰姨娘介绍给德先叔,尽力制造机会撮合二人。两人最终相爱,一同乘马车走了。

英子童年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就是奶娘宋妈。雨天为她裹好衣服,为她买驴打滚,好像日子中都有她淡淡的陪伴。

英子九岁那年,宋妈的丈夫来到林家,她才得知了宋妈的故事——儿子两年前被淹死,女儿也被丈夫送给了一对没有儿女的骑三轮的夫妇。

英子还不能理解大人世界的复杂和生活的无奈,她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那样的年代,孩子代表着希望,后来,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了。

故事的最后,英子的爸爸也因肺病去世。作为长女,英子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

“父亲的花儿也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当童年记忆中的景观开始推倒重建,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渐渐离开,夹竹桃谢了,童年也就结束了。

中国著名水彩画家关维兴绘制了《城南旧事》儿童绘本版,文章配图大多来源于此。


“《城南旧事》之所以能够感动许多读者,关键在于写实的表达,以及其中恰到火候的真诚与温度

很多故事细节在今天看来依旧能够引起共鸣——不想上学、不想早起,磨磨蹭蹭赖床,被父母打的手板好像后来想起时依旧隐隐作痛,但不会有人再去埋怨;街上的小贩仿佛有神奇的口袋,好吃的、好玩的,总能掏出各种小玩意儿,吸引住孩子的脚步;会因为别人浓重的口音憋笑,记上很久很久,而这些是大人们不曾注意过的小事。

生活就是有这样的魔力,穿透时间,让岁月依旧深刻、依旧鲜活。

妈妈还说不好北京话,她正在告诉宋妈,今天买什么菜。妈不会说“买一斤猪肉,不要太肥”。她说:“买一斤租漏,不要太回。”

英子的好朋友叫妞儿,英子想,妞儿的小黄辫子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好像妈妈在土地庙给买的小狗的尾巴。

听说北京的老妈子爱偷东西,英子看着宋妈肥大的棉裤就想,宋妈不会偷了她家的大米顺进裤筒去了吧。

童年是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那里有最纯朴的人,最真挚的感情。很多人感叹,林海音是如何做到中年时期还能写出这样稚气的文字?

高尔基曾说:“真正的伟人,绝不抛弃童真。”童真,多美好的词语。生活的泥沼,永远会对孩子留有一丝温柔。童年一去不返,但我们可以永葆童真。

英子走了,林海音也离开了。

1948年,林海音离开生活了二十五年的北京,迁往台湾省,看着熟悉的一切,她说:“离开北平的那年,曾赶上最后一次'看红叶’,冰鞋来不及捡出,我便离开她了。飞机飞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我难忘的最后一瞥,我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

长亭外,古道边,绿草疯长,碧色漫天,《送别》再次响起。

“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于是破旧的瓦、凋败的树、走散的青梅竹马,这些都成了旧事,也都成了我的故事。

送别.MP34:32
来自同心绘

妙笔生花

同心绘读Bar、说Bar、写Bar、影Bar。 同心绘,父母孩子的伴学,共建亲情的纽带!

同心绘

杨成力

四川叙永人,九三学社社员。问艺高甜心、邱笑秋、何应辉诸先生。二十三岁开始作品参加国展并在专业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在日本、欧亚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获奖。书画篆刻,陶艺,紫砂艺术等作品多次被荣宝斋艺术馆、外国友人、博物馆及台湾高雄南门等地碑林收藏。其艺术成果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转载。

文稿 | 林 玥

排版 | 侯一飞

审核|徐文心

题字|杨成力

栏目主编|徐文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同心绘·写bar 往期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