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首都博物馆藏西汉韘形佩

 积祥轩 2023-10-30 发布于山东
玉韘佩作为汉朝时期极具流行的玉佩饰之一,考古工作者通常称其为“鸡心佩”“心形佩”。关于“韘”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曰:“韘、决也,所以拘弦。”意思就是“韘”为射箭时用来勾弦的。 因而最初佩韘的意义在于实用,而非审美装饰用器。随着时间的推移,韘在实用与艺术之间,越来越偏向于后者,实用性渐失,装饰性渐增。“韘”由最初人们射箭时的护具慢慢演化成仅具装饰作用的韘形佩。

玉鸡心佩 汉(公元前206—公元前220年)北京崇文出土 鸡心佩是韘的俗称。韘形佩是从玉韘演变而来的。多作椭圆形,上端出尖,中有一圆孔,近似于盾牌或鸡心的形状。韘又称扳指,是射箭时套在大拇指上拉弓引弦的、保护手指的工具,后逐渐演变为饰物。

此件韘形佩因静态展示故只能看到背面,但从此背面可以看到圆孔下方呈内凹状。此特征是大部分两汉时期韘形佩背面特征。通常来看,两汉时期韘形佩多为正面呈圆弧状凸起,背面则向内凹陷。哪怕只有3毫米厚度的韘形佩,即使正面没有圆弧状凸起,背面也会有内凹特征。

螭耳呈折叠状,此特征通常为西汉中期开始出现,西汉早期螭纹耳朵多为竖立状,形似猫耳,又称元宝耳。折叠耳特征一直延续至魏晋南北朝后消失,而唐宋以后,螭耳则演变为旋转状。

镂空处可以看到定位孔痕迹,战汉时期片状镂雕玉器多采用先钻定位孔后连通的工艺进行琢制。

韘形佩底部云气纹采用刻划工艺,从阴线的标记处可以清晰看到以尖锐之器反复刻划玉器表面而成。尤仁德先生称之为“游丝刻”,此工艺技法始于春秋晚期,兴于战国中晚期至两汉,魏晋以后日渐衰退而不见。我个人认为“游丝刻”不光代表玉工的技艺超群,更是佩戴者的地位卓越超然。自春秋开始,魏晋消失,出土“游丝刻”玉器较之砣机碾琢玉器少之又少,由此可证。而民间所传“游丝毛雕”是否与“游丝刻”有相同之处,尚且无法证明。但从工艺特征而言,只要是用摩氏硬度大于和田玉的尖锐之器在玉器表面通过刻划产生的细若游丝的阴线而组成的纹饰,皆可称之为“游丝刻”。而用铁质砣具碾琢的细阴线,在工艺上来看,一个是刻划,一个是琢制,而特征上也没有反复刻划痕迹,更没有人力衰竭或工具、或玉质出现变化而导致线条岐出,毛糙的特征,故不能称为“游丝刻”。(关于游丝刻详细解读可爬楼翻看前期文章)

上图标记处皆为“游丝刻”工艺特征,如阴线宽窄不一,阴线内深浅不一,转弯处更为明显,两线相交处多出现类似商代青铜砣具所碾琢阴线的岐出特征。个别阴线内放大观察会出现阴线底部由两条阴线围绕一处小凸起,类似河道中由于泥沙堆积出现的浅滩现象,这是由于反复刻划阴线时未能按照同一轨迹刻划,而再想修复则难上加难。如果无法理解这段话,可以尝试用铁钉在石板或水泥板上反复刻划一条阴线,三到五次往复以后就会出现这种现象,无论你多么努力皆是如此。

从考古资料考察,韘形玉佩不属于组玉佩的组成部分,而是男女皆宜,单独佩戴的佩玉。它滥觞于春秋战国,盛行于西汉,东汉逐渐衰落,魏晋南北朝凋零。韘形玉佩从盛行到消失的过程中,造型和纹饰不断有所变化,总的趋势是代表韘的心形主体逐渐减弱,两侧的附饰不断增强。心形主体从西汉前期至中期肥硕丰满,中期始渐瘦长,当中的圆孔变成椭圆形或圆角长方形,到魏晋基本上消失,只存当中的椭圆形孔。心形主体的附饰,从西汉前期到中期,由上端一侧有柄状突起发展为一侧有透雕附饰,继而再发展为两侧有透雕附饰;纹样主要是卷云纹,还有少数凤鸟纹或鸟兽纹。西汉中期偏晚及后期,上部始有透雕的附饰,并出现韘、觽结合和韘、壁结合的器型。而西汉末期直至魏晋,透雕附饰发展为环绕四周的纹饰,纹样有螭、风、云气纹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