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不要“攀比痛苦”

 爱智慧的石头 2023-10-30 发布于山西

在网上看过这么一句话:“如果你觉得很累,就去凌晨4点的菜市场看看。”
下边有人回怼道:“觉得累应该去休息,而不是去看谁比自己更累。”
深表赞同。
每个人能够承受的压力都是有限度的,一味“攀比”,只会不断的透支自己,导致无法继续走接下来的路。
适当休息,并不是偷懒,而是为了养精蓄锐,做出更优异的成绩来。

01

攀比痛苦,是最好的“PUA”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每当自己“喊累”的时候,领导就会搬出比自己更累的人来进行比较。
这样比较下来,似乎自己的“累”不值一提,甚至是自己“矫情”、“脆弱”。
然而, 事实果真如此吗?
未必。
一个承受了“巨大”压力,却依然不喊累的人,也许并不是他不累,而是因为在他看来,即使喊了,也没有用。
他们默默无闻地承受了太多压力,不但没有得到领导“歇一歇吧”的理解,反而成了所谓的“标兵”。
如果当“标兵”只是让自己每天累到筋疲力尽,甚至还逼迫他人“不得不卷”,那么,当这样的标兵,又有什么意义呢?

02

攀比痛苦,是在压榨自己

有的人在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就会用别人的“痛苦”激励自己。
在他们看来,别人那么苦,都忍得下去,自己的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于是,他们加大了“压榨自己”的力度。
结果如何呢?
他们不仅没有令自己走更快,反而让自己处于了“崩溃”的边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承受极限,也许对于别人三分的压力,到了自己身上,却体会到了十分的压力。
所以,真正明智的人,从来不会盲目的比较,而是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适当地给自己增添压力。
别人的“痛苦事迹”,确实可以激励我们前行,但是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自身的能量是“富裕”的。
如果处于“能量枯竭”的边缘,还要用别人的“痛苦事迹”来“激励”自己,那么,到最后,很可能会让自己的健康出现危机。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节奏。
一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节奏,在能量充沛的时候,用别人的“事迹”来激励自己;在能量不足的时候,来为自己“充充电”,才能让自己更好抵达人生的更高处。

03

攀比痛苦,会让心态失衡

逞强,并不是真的强大。
习惯攀比痛苦的人,遭受再多的痛苦,也不好意思向身边的人倾诉,甚至还要保持所谓的“情绪稳定”。
在这种“情绪高压”下,很容易让自己心态失衡。
痛苦的情绪,需要有一个发泄口。
只有采取合理的方式去发泄,才能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更有助于我们从容去迎接种种挑战。
当我们向身边的人倾诉,获得对方的理解与接纳,我们也会更容易获得心灵上的力量与面对困难的勇气。
我们常说:“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大人。”
可事实上,情绪越是稳定的人,就越容易造成内耗。因为他把冲突,都朝向了自己。
采取不是那么“体面”的方式来发泄情绪,也是某种意义上对自己的“松绑”。

结语:

消费别人的痛苦,是一种恶。
“二舅式”的苦,并不能治愈我们的“内耗”。
当下很多人的“内耗”,大多不是“懒惰”造成的,恰恰相反,是对自己的“期望太高”造成的。
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不被别人的痛苦所“绑架”,也许是当下负重前行的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