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 李逵说的没错,这很宋朝!

 贡子曰 2023-10-30 发布于吉林

宋江在浔阳楼上喝醉了酒,接着酒劲在浔阳楼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这无非是读书人附庸风雅,舞文弄墨的手段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反诗,只不过有一些对自己遭遇的怨愤罢了。至于报冤仇一说更是醉话,因为从他的经历来看,没有人辜负他,也就更没有什么冤仇了。

写下这首词后,宋江的诗性渐浓,又提笔写下了“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四句。然后又自嗨了一会,就醉醺醺地回到牢城营安歇了。

浔阳楼上宋江在墙壁上写下的反诗

转过天来,宋江早把写诗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是,他的诗词却被有心的黄文炳发现了,这个闲通判从诗中读出了反诗的味道。于是就把这首诗抄录下来,在面见蔡九知府的时候,将诗歌呈上。

在黄文炳的一番分析下,郓城宋江由一名普通囚犯升级为反贼,并很快被捉拿入狱。尽管戴宗积极营救,反而弄巧成拙,宋江被押入死牢。蔡九知府派戴宗前往东京蔡太师处送信,寻求蔡太师的意见。

戴宗临行之前,特意嘱咐李逵负责照顾宋江,耿直的李逵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耿直的李逵

“吟了反诗,打什么鸟紧!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你自放心东京去,牢里谁敢奈何他!好便好,不好,我使老大斧头砍他娘!”

在李逵看来,吟反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有很多的人靠着谋反做了大官。那么李逵这句话究竟是他顺口胡说还是确有其事呢?

《水浒传》中的已有先例

李大哥一向耿直,不说假话。确实有人通过造反而获取了高位,在高俅率军攻打梁山泊时,他特意向蔡太师点将指名要能征善战的十节度使来帮助自己围剿梁山。

连环画《三败高俅》中的十节度使形象

这十节度使能征善战,在征辽、金、西夏、鬼方的战场上立下了无数战功。那么这十个人究竟是什么出身呢?书中有这样一番介绍:

原来这十路军马,都是曾经训练精兵,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些少功名。

不难看出十节度使也是绿林出身,起初做着占山为王,打家劫舍的勾当。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就转身一变成为节度使,吃上了皇粮。要知道,尽管在宋代节度使已经没有唐代的辉煌,但是它依旧是一种荣耀。

唐代节度使出征场景

既然十节度使都可以通过接受招安成功洗白,那么作为梁山好汉的宋江众人也是可以的。其实,早在上梁山之前,武松和宋江的对话之中就有招安的字样了。在白虎山二人分手之际,武松就说过这样的话:

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此时的武松犯下了大罪,背负了十多条人命,而且还有朝廷命官。这样的罪名即便是遇赦也不能免除死罪的。随意武松只能上二龙山落草,并且盼望着将来能得到朝廷的招安,如此他才有复为良民的可能。

武松辞别宋江前往二龙山落草

宋江对武松的想法不但加以肯定,还教唆武松:

入伙之后,少戒酒性。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撺掇鲁智深、杨志投降了。日后但是去边上,一刀一枪,博得个封妻荫子,久后青史上留一个好名,也不枉了为人一世。

由此看来,有时候做土匪做到了极致非但没有性命之忧,反而是一条出人头地的终南捷径。

那么,这究竟是小说家言呢?还是事实果真如此呢?

历史上,招安早已不是新闻

连环画——《受招安遭陷害》

在明清时期的小说中,总会出现招安的身影。《三国演义》中曹操就先后招安了两股农民起义军为他所用,一个是黄巾军,一个是黑山贼。《隋唐演义》中隋朝统治者对割据一方不肯臣服的罗艺进行了招安。《说岳全传》中的杨再兴、于化龙等著名将佐都是岳飞通过招安得来的勇士。

在历史上,招安早已不是新闻。在唐朝末年爆发了黄巢、王仙芝起义,为了平定起义,统治者就采取了剿抚并用的策略。起义军中的朱温被招安后就成了镇压起义的急先锋,因为镇压有功他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

宋江与朝廷官员

到了有宋一代,招安更是成了一项国策。宋代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强干弱枝的策略,大量的地方精锐被抽到中央禁军,这就导致了禁军战斗力薄弱,面对农民起义显得无力,只能采取安抚的“招安”策略。

在宋代曾巩的《柳开传》中就提到了这样一件事:

太宗征河东,开从驾督粮,适常、润有小寇,遂以开知常州,徙润州。开至治所,招诱群盗,以奉金给之。又解衣与贼酋,置之左右。或谓不可,开曰:“彼失所则盗,不而则吾民也。今推以赤心,夫岂不怀!始惧死,故假息锋刃之下。”未半岁,境内辑宁。

宋代名臣——柳开

宋太宗时期,常州和润州经常有盗贼出没,随皇帝出征的柳开被任命为常州知州。柳开在任上并没有围剿盗贼,反而用金钱收买,赐给他们衣服,给予他们尊重,把他们留在身边任职。

这就是变相的招安策略,通过招安,不到半年期间,常州和润州两地的匪患就被彻底解决了。鉴于柳开这种办法的高效性和可行性,宋太宗在日后的施政过程中也采用招安这种比较柔和的策略。

于是就有了《资治通鉴》中淳化五年的一件事:

先是,京兆剧贼焦四、焦八等,常啸聚数百人,攻劫居民,为三辅之害,上令悬赏招募,待以不死。至是,请罪自归。秦民处处相聚,供佛饭僧,喜免侵暴之患。上引对焦四等,各赐锦袍、银带、衣服、缗钱,并擢为龙猛军使。

水泊梁山

焦四、焦八从名字上来看就是穷苦出身,他们啸聚山林,攻城略地,成了一害。当时的皇帝宋太宗答应赦免他们的死罪,焦四等人自己请罪。太宗皇帝亲自接见了他,赐给他们钱粮、衣物,并升任他们为龙猛军使。

值得注意的是龙猛军是当时的禁军之一,主要成员就是招安的盗贼。能单独成为一军,可见招安人数之多。

招安这样的政策不仅可以免去不必要的刀兵相见,节省钱粮。并且还可以从中发现、提拔人才,所以宋代对付农民起义更多的是采用安抚,也就是招安的策略。

梁山泊的首任寨主白衣秀士王伦

对梁山好汉来说,招安未尝不是一个好的出路!

梁山泊在王伦、晁盖时代不过是松散的土匪组织罢了,没有什么高远的理想,无非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直到宋江成了梁山之主,好汉们才有了一个目标——接受朝廷的招安。这也是宋江能说服众多朝廷命官跟随他一起上梁山的原因之一。

宋江

就连糙汉子李逵都知道万千谋反的,倒做了大官,深得官场三昧的宋江自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也正是他时刻把招安这件事挂在嘴边,他才能收揽了众多的朝廷降将。若是没有这个前提,恐怕众多的朝廷将官是不会失身于贼的。

宋代还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要高官,受招安;欲得富,须胡做”、“杀人放火受招安”。在梁山泊逐渐做大做强,并且击败了数次前来围剿的官军后,朝廷内部就开始有了招安的声音。

“前者往往调兵征发,皆折兵将,盖因失其地利,以致如此。以臣愚意,不若降敕赦罪招安,诏取赴阙,命作良臣,以防边境之害”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朝廷招安的目的很明确,一方面免去刀兵,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他们去镇守边关,平定叛乱等,即便不能有所建树,也可以相互消耗。

鲁迅先生曾辛辣地指出鲁迅指出:“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但是从现实意义来说,偏居水泊的梁山接受朝廷的招安无疑是最好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