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时官员百姓去世后,墓碑上都怎么写?越复杂难懂说明地位越低

 思明居士 2023-10-30 发布于河北

清代墓碑多样,常见的非官方称谓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子孙“自封”的,并非出自官方。墓地的规模是衡量死者身份的重要依据,墓地越大,身份越高。墓碑上要有具体的官职,品官的墓碑上不会写官员具体出身的,这些信息都显示在圹志上。圹志规定用石两片,“一为盖”书写某官之墓,“一为底”书写姓名、乡里、三代、生卒、出身、卒葬月日及子孙葬地。墓碑上的各种称呼多是捐来的头衔,官府持倡导态度,捐来的头衔只是荣誉性的,虚衔通过文字游戏变着法子让人觉得体面。儒人可以理解为读书人或是当地较有名望的人,墓碑上写着“儒人”无非就是一种虚荣的做法。

清代时官员百姓去世后,墓碑上都怎么写?越复杂难懂说明地位越低

清代墓碑的定制在读者的图片中显示出了多样性,其中不乏一些非官方的称谓。一位浙江读者的墓碑上写着“老儒人”,而一位广东读者的墓碑上写着“太儒人”。还有一些墓碑上的称谓如“郎”、“进士”、“举人”等,让人觉得十分高大上,仿佛祖上曾担任过重要的官职,或是考中进士、举人。然而,这些称谓大部分都是后人“自封”的,并非来自官方。清代的丧葬制度对墓地的规模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根据《清史稿·凶礼》的记载,官员的墓地建筑包括石雕,具体规定为:公至二品官墓上用“石人、望柱、即虎、羊、马各二”;三品官“无石人”;四品官“无石虎”;六品及六品以下官员不得设石刻。

清代时官员百姓去世后,墓碑上都怎么写?越复杂难懂说明地位越低

而墓地的规模则是衡量死者身份的一个重要依据,一品墓地九十步,封丈六尺,递减至二十步封二尺。因此,如果祖上确实当过高官,仅从墓地的规模就能略知一二,不必单纯依赖于墓碑。然而,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有些官员的墓地已经受到破坏,无法得知完整的情况,只剩下墓碑供后人参考。而史料对于墓碑的规制有着很详尽的介绍,墓碑上必须有具体的官职。以康熙朝大学士明珠为例,他的墓碑上明确写着:“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议政内大臣前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公墓”。而李光地的墓碑上开头写着:“皇清诰授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加三级谥文贞李光地”。

清代时官员百姓去世后,墓碑上都怎么写?越复杂难懂说明地位越低

只要是品官打头的肯定是“皇清诰授”,“皇清”指的就是大清朝,“诰授”表示皇帝的恩赐。一般的百姓家庭在墓碑上也会用“皇清”,这是惯用的做法,并不和皇帝、朝廷有任何实际关系。除了具体的官职,墓碑上还会注明加衔、谥号、世爵等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品官的墓碑上不会写官员具体的出身,这些信息会显示在圹志上。圹志是墓志的官方称呼,其书写方式同样受到朝廷的规制。按照规定,圹志用两片石头制成,其中一片为盖,用于书写某官之墓;另一片为底,用于书写姓名、乡里、三代、生卒、出身、卒葬月日以及子孙葬地。对于朝廷高官,还会有一块“碑”,类似于皇帝的神功圣德碑。

清代时官员百姓去世后,墓碑上都怎么写?越复杂难懂说明地位越低

碑上会记载官员一生的政绩,但比较简洁。那么墓碑上的各种称呼又是如何来的呢?在封建专制时代,统治者都强调以孝治天下,并且重视死者的地位。因此,官宦之家或是名门大族在亲人去世后都会举行隆重的葬礼,尽力给予死者最高的荣誉。在明清时期,这种风气尤为盛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花钱给死者捐上一个头衔,男性一般捐虚衔,如职官或功名;女性一般捐诰命。这样,墓碑上刻有这些头衔,让死者看起来更加高大上。朝廷和地方官府对于给死者各种荣誉头衔持倡导态度,因为这不会占用任何资源,而且官府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同时也满足了家属的孝道。

清代时官员百姓去世后,墓碑上都怎么写?越复杂难懂说明地位越低

然而,这些捐来的头衔毕竟只是荣誉性的,并没有实际的官职。以进士为例,墓碑上的进士并非指真正的进士,而必须加上一个“岁”或“贡”字,并且规定必须是读书人才有资格捐进士、举人。如果一个地主富豪去世了,顶多捐个知县、县丞之类的虚职。为了让这些虚职在墓碑上看起来不那么突兀,就会通过一些文字游戏来让人觉得体面。例如,正八品的县丞属于十五等散阶,称为修职郎,听起来比县丞要高级一些。此外,一些清代墓碑上写着“儒人”这样的字样也比较常见。儒人可以理解为读书人或是当地较有名望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功名的,少数落魄秀才也有这样的例子。

清代时官员百姓去世后,墓碑上都怎么写?越复杂难懂说明地位越低

墓碑上写着“儒人”无非是一种虚荣的做法,让人觉得墓主是个有学问或有地位的人。总的来说,清代墓碑的定制多样,非官方的称谓如“儒人”等多是子孙自行添加的。墓地的规模是衡量死者身份的重要依据,而具体的官职等信息则显示在圹志上。墓碑上的各种称呼多是通过捐赠虚衔的方式获得的,官府对此持倡导态度。然而,这些头衔仅是荣誉性的,并不代表实际的官职。因此,在阅读墓碑时,需要理性看待其中的称谓和信息。尽管清代墓碑上的称谓多样且富有吸引力,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称谓往往是后人为了显示祖先的身份而自行添加的,并非出自官方。墓地的规模和圹志上的官职更能反映死者的真实身份。

清代时官员百姓去世后,墓碑上都怎么写?越复杂难懂说明地位越低

对于墓碑上的各种称谓,我们在阅读时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要过分迷信其中的虚荣和威严。了解清代墓碑的定制,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你对清代墓碑的定制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墓碑上的称谓是否重要?欢迎留下你的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