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夷陵评论||新作快递:萧启权/碑亭文化探究

 元辰1948 2022-10-15 发布于湖北


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办
2022-266   总第1032期
执编:元

萧启权,(笔名萧源),:男,湖北宜昌夷陵区分乡镇人,大学文化。现年65岁,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退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有《诗文欣赏》《我的原创:梦回》《春天的颂歌》和《分乡的前世今生》等个人专著数部,散文多篇发表并获奖。

碑亭文化探究

文/萧启权

墓,舜帝陵“九嶷山”,还有一千多年前尚未挖掘的陕西大唐时期乾陵,以及女皇武则天墓前的无字碑,你将会为它们的存在而震撼心灵,实实在在认为这些建筑艺术的确已登峰造极,举世无双。
不过,在惊叹这些建筑艺术惊世骇俗的时候,是否已从几千年历史中,发现了在漫长的社会中,历朝历代,不仅环环相扣,错综复杂,又一脉相承,社会体制制度十分完备严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竟会如此之大?社会的礼制也如此之细密,犹如一张无形的天网,把所有的人群都按照不同类别网络其中,让你动弹不得。如果从现存的史料阅读中,偶尔看到了这些现象,还不一定真正会感觉到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竟是如此可怕。我想,等真正弄懂了这些的时候,才会在读古代诗文的时候,真正体悟到三国魏晋时代大诗人描写的那种社会现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才会真正体会到杜甫《长歌行》中的诗句对社会的期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寒士俱欢颜”。还有被描绘的社会现实:即阶级的对立差别也如此之大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当然,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仅是在天子居住的“都”与“国”,也不仅仅是在天子直接任命的诸侯或王公贵族,以及属下管理的“邑”,还有“郡丶州丶牧丶府丶县”这些领地是普遍现象,就是在所有的乡村之间,也普遍存在这种状况,真是自上而下,“一贯到底”了。
这里,我在最近几年中下乡考察民间文化遗迹时,从现存的碑文中也竟然发现了这种社会等级的森严的礼制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存在之大,以及社会的体制分工如此之严,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的确大量存在的现象。
下面我以三块碑文的实物来分别加以说明,说说我对这些历史文物记载的探究与理解。

(一)第一块碑,关于古代“庙考”的探究

先说第一块碑:关于庙考的事。19908月,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一天,我去黄花镇五桂溪二妹家去玩时,在四处游山观景中,不经意之间,于一处荒野的山林中,竟然发现了一块古老的碑文。碑高有三尺左右,石碑宽0.6米,石碑的厚在20公分以上,石料为青色石,料质还不错。与附近相邻的坟墓碑文差别不大,但奇的是在封土堆的面积上,要比一般坟墓要大了许多,尽管周围被老百姓挖了一些土做菜田,而且还因年深日久,遭风吹雨林,墓上的积土被水冲走了不少,周围又尽是树木杂草遮掩,但依然还是那么巍峨。估计坟墓直径在数丈以上,足见此墓主人不凡,家族的势力也大有来历。更奇的是墓碑文字正中雕刻的文字是:“皇考陶公xxx大人之墓。墓碑左边刻孝子xxx,右边刻字为:大清顺治xxx年吉日立。我知道,在本地区,按一般立碑规矩,我看到过有故考显考"、祖考曾考"、高考清考"或是伯考兄考之类。这是对不同等级的男性尊称;当然还有故妣"、祖妣"、曾妣对故去女性的称谓。但是,在这块碑文上,竟然还有皇考二字,真是不可思议。
我知道,中国这些“庙考”或说是“祖考”,起源实在是久远的事。从最早的分封制就沿袭下来了。据有关史料文字《礼记》一书中就有了这方面的记载。喻晓其事,还是先从社会高层的分封制说起吧。
在古老的中国,向来是讲求“国”与“家”的关系传承来源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因此,国与家自古就连在一起 ,不可分离。自黄帝开始,中国就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变成了的概念。于是,人与人之间也就有了等级的划分。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百姓,就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仅人在世时是这样,就是死了也是这样。帝王在世时,可“称孤道寡”。而帝王手下的官员呢,则自称愚臣、小仆。至于庶民,就只能称自己为小奴为“奴婢”了。即使死了,因分封体制是这样,在生前享受的等级待遇不同,因此,死后也因此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称谓来加以区别。如天子之死叫驾崩,诸侯之死叫做,士大夫之死叫不禄;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之死叫;而庶民的死才称之为。因此,人死后的坟墓也就显现出不同等级的格局。天子或皇上的坟墓称谓祖庙太祖庙。或者叫(如秦始皇的坟墓叫秦陵、唐高祖李治的墓则叫乾陵;明朝皇室墓地叫明陵)。皇上以下的官吏的墓地呢,则叫陵寝(如“寿终正寝”),再往下划分才叫””,最后到老百姓的墓时,才叫“坟墓”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不仅男性是这样,,即是对女性的称谓,也是大有讲究的。天子皇上的正妻生前叫国母,被称之为“皇后”,为正宫娘娘;至于妃嫔,称之为“贵妃”或昭仪”,还有其他妻妾则称之为才人良娣。皇上的母亲呢,则称之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即是皇帝的姐姐或是妹妹,也分别称作为皇姊”或“御妹。皇帝的女儿被称作为公主格格什么的。由于皇帝手下的宠臣则被称作是爱卿(皇上对臣子);还有公公大人将军一类的称呼(即对官员的称呼),因而对官员的夫人称之为:太太夫人。如果人死了,则按夫家官职称谓等级来区分:一、二等官员称为夫人,三等为淑人,四等为恭人,五等为宣人,六等安人、七等为孺人。这些称谓都有一定之规,都不可违规礼制,胡乱称谓。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坏了规矩,要按法治罪。
  再说碑文上的刻字。对于至亲长辈的去世后,更是大有讲究。男性父辈曰,祖父曰祖考,曾祖父曰曾考”,再往上去就是高考太祖考、烈考云考"之类了。至于女的死后,虽统称之为,但也分别冠为先妣"、祖妣曾祖妣"、高祖妣"、太祖妣",这是一般常见现象。但是,还有极为少见现象的称谓。
我经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最后才弄清了考庙(又称妳庙)的由来。在周代以前,天子的宗庙分为“五庙”。根据焦循《群经宫室图》一书记载说:盖五庙之制,自虞至周,自天子至附庸皆同”。这“五庙”分别是“考庙,王考庙、皇考庙、宣考庙、太祖庙”。按照这个标准换算起来,就是对“父考丶祖考丶曾考丶高考的称谓。这在古代称之谓“四亲庙”。“太祖庙”则称之为“太庙”,奉祀的是始封之君。始祖以下,“四亲庙”以上,各代祖先的神主则陪祀于太祖庙之中。可是到了周朝中期,随着世系的延续,周文王,周武王已不复属“考,王考,皇考,显考”四亲了,按制不应当在昭穆庙中受祭祀。但鉴于周文王、周武王为周朝建立了煌煌功业,为有德之王;则为祖宗,其庙不可毁。”(摘自《尚书》孔安国传)。故而又增设了文丶武二世之庙。并将文武以下,“四亲庙”以上诸祖先神主藏于二世室中,于是这样,便有了“七庙”之说存在。所以,《礼记.王制》中云:“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七庙的布局依宗法制度,始祖以下逐代递相排列为“昭丶穆”二辈,“昭”居左,“穆”位右,“太祖庙”居中。左为“三昭”即“武世室,显考庙,王考庙”。右为“三穆”:即“文世室,皇考庙,考庙”,中间为“庭”。与太祖庙相对的为都宫门。所以,天子七庙,诸候五庙,士大夫三庙",就是这样产生的。以至于后来西汉时,贾谊所言的秦七庙就是指这些内容了。为此,我也由这块墓碑想到了封建社会等级分封的由来,把这取名称之为庙考或说是祖考,实在是源渊流长啊。

(二)关于第二块墓碑,对古代官职设置分封的探究

接下来,该说第二块碑的发现与探究了,我把这块石碑文称之为"官考"。
先说这块碑的发现时间是20228月底的一天。地点在分乡场社区刘家冲四组一带,一个叫阎家老屋场的下面,有一块墓群地。因早先就听闻到有这样一个故墓,据说是清王朝时期的一个官墓,至于是什么官,当地老百姓也说不清楚。为此,作为地方文物遗迹,我们这些编写村志的人必然要这事要搞清楚。于是,我们几人就到了这个墓群来考察。结果到此地一看,便发现这里确实有坟墓数十座存在。也许这里是民间传说的“风水宝地”吧,为“二龙护主”之地。因此,这儿葬的坟墓很多。年代时间也比较长,有百年以上,从清朝至现在都有。最古老的一座墓是清光绪年间,墓前一碑,是门字形框架性结构,为七块石,俗称七块石碑。墓碑高2米以上,碑顶上有雕刻的图案为鸟形,似是孔雀一类飞禽之物。墓碑正中刻有“清封登仕郎杨公讳永发墓”11个大字;左刻孝子xxx;右刻立碑时间为“清光绪二十五年喜月”。整个墓碑宽1.2米,碑的厚度为25公分。这在我们当地来讲,这样的墓碑虽还不少,(最多的石块为九块石,叫“九块石碑”),但是有这样的规格,确实少见,足见墓碑主人家身份地位不低。尤其还称之为登仕郎的很少见,而且是“清封”,这就更加引人注意了。据我所知,在分乡目前发现的朝廷官员自古以来,最高的算是宋朝的杨大异,字同伯,是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的进士,曾官至为大理寺丞。另外就是陈著,字谦之,又字子微。也曾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考中进士,被朝廷授著作郎。以后因忤奸臣贾似道,被挤出朝廷,出任嘉兴县知州。宋度宗咸淳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再就是袁泰,他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开科进士,初授灵县县丞,后官至右都御史。最后一个名人就是清同治年间,分乡南垭人全敬村,一名心地,又名在兹。他12岁便考中秀才,由两湖总督张之洞爱其才,而选入两湖书院,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官费赴日留学,入陆军士官学校炮兵科。于第五期毕业后,又升任“陆军毕业生第六期考试奖炮科举人”,“副军校陆军少将等职。于1905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参加留学生会考,因成绩优异,被朝廷阅卷的军事家蒋百里所看中推荐,由朝廷钦赐为举人,任清廷禁卫军管带。后投入陈裕时、黄恺元等投入反清革命。1912年任国民军第八师陈之骥部参谋长。1916年任孙中山总统府伺从室少将武官。1934年任陆军炮兵学校研究委员会委员。1937年因身受重伤而回乡闲居。1947年被选为国大代表,同年9月被评为湖北省政府顾问。至于这个分乡场社区刘家冲的杨永发,被清廷授予“登仕郎”,似乎还真是没听说过。还有,据我所知,“登仕郎“这一官职”是何等级,似乎也还少见。
我知道,自古至今,中国朝廷的官职起源也很早。根据有关史料文字记载:中国的社会官职起自于远古的“分封制”。据相关文献记载:自盘古开天地之后,于是,就有了宇宙分天地,人间有君臣;性别分男女;地位有尊卑。这几乎成了千古不变的自然法则。在中国历史记载文字中,在“三皇五帝”的传说的故事记载中,就出现了封官职一说。
还是先看君王的世袭官职分封吧。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向来是讲究君权神授的。上帝就是“天”。那么,主管人间的统治者自然成为“天之骄子”,地位神圣,已是至高无上,不可逾越。因此,《礼记.礼下》一书记载上说:“君天下曰天子”。《尚书.洪范》也言:“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由此可见,“三皇五帝”的神圣地位就是至高无上了。自然,就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定论。
至于中国君王的“王权”传递。在夏朝以前,讲究的是“禅让”,即选择有德行、有才能,会办事的人才能继承王位,他们之间的传位,自然就是上一代的君王指定下一代人来传承,这叫“沿袭”。据说,最初的时候,这一现象是从五帝的“尧”开始的。尧之后传至舜 ,舜之后又传至禹。这一礼制的实行向来是被后来儒家津津乐道称颂的主张。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举贤荐能,讲信修睦”,这就是禅让的由来。但是,到了夏朝的始祖“大禹”开始,就不是这样了。已由禅让”变成了“世袭”。《三字经》一书说:“夏传子,家天下”。据有关史书记载,自夏启开始,传了十六代王,前后有五百年以上。商朝自汤开始,传了32王,有600多年历史;而周代呢,自周武王开始至周赧王止,共传了40王,有800年之多。都是“由父传子,子继父王”,这叫“世袭亲授”。如果上一代没有亲生儿子,那就用另一种形式,有上一代君王指定兄弟或是兄弟的儿子来继承王位,这叫“兄终弟及”如宋太祖赵匡胤之后的宋太宗赵匡义就是这样。后来,从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后,自称始皇,直到后来汉灭秦,刘邦建立西汉和刘秀立东汉以后,又出现了三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隋、唐以及后来的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期间除了被改朝换代外,几乎这个世袭制度一直没变更过,长达了几千年,帝王的王位都是世袭体制,可见已根深蒂固。
再说历朝“官封”体制问题。在尧舜时代,君臣之礼就已经很完备了。据有关史料文字记载,在原始社会末期,炎黄时期时,轩辕黄帝就有内行刀锯,外用甲兵(所谓内行刀锯,就是对本联盟的各部落首领和民众拥有强制以致镇压之权)。传说黄帝时,就曾设官分职。“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太监,监于万国”。到了舜时代,就有了更细致的官职分工。如主管农业的“稷”,主管手工业的“共工”,还有主管林、牧、渔、猎的“虞”、主管刑狱的“士”,主管祭祀的“秩宗”,主管呈上宣下的“纳言”以及分管天下十二州的“州牧”等等,合计有22名主官。历史传说中的“舜”,他在治理天下的时候,在重要的征求联盟议事会上,就要听取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任、益、彭祖等人的意见,然后,再做出决策。但是,这一制度,到了禹这一代时,就不同了。因为他把君权传到了自己的儿子“启”手中,把“禅让制”变成了“世袭”。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夏传子,家天下”这一说。但这个传闻,至今也有人曾怀疑有很大的漏洞。因为据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一文中就这样记载道: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这就说明世袭不仅是夏朝开始,而是从黄帝就存在了。
到了夏商周三代,更是如此,因为孔圣人曾说过,周监二代(夏、商),悠悠乎文哉的话。那么,周代以前,天子称王;周代以后,更为世袭。如果天子没有亲子幼小或无亲子来继王位的话,就把王位相应传给自己的至亲兄弟,这叫“兄终及弟”。例如周武王死时,其子成王尚小,就由武王之弟周公旦辅佐成王。那时,周王大封天下之时,天子的驻地叫“都”。天子的身边周围,还有重臣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他们分别掌管国家大事如“历法、记事、策名、档案、记史”,左右朝政;有对周王进行指导、辅佐、和监护的职责。他们既是周王的主要谋臣,能直接参与决策国家大全,又统领文武百官,因此位高权重。除此以外,在他们这些重臣之下,还有卿士寮和太史寮这些大官。这两种官职既平行,又互不干扰,各负其责。卿士寮负责军政司法,最高长官为卿士寮;下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和司寇”。太史寮则负责掌管历法、祭祀、占卜、文教等事物。太史寮以下设有“太史、太宗、太卜”三职;这是朝廷内主事的官员。而朝堂外呢,周天子还分封了自已的宗亲或亲信大臣领地做屏障,取名为“国”,如“齐丶鲁丶楚丶燕丶赵丶韩丶魏丶秦”等国就是如此。而诸国的长官叫“诸侯”,曰“君”。到了诸侯这一级,也模仿周天子的分封体制,又把自已的居住地方叫“国”;然后又把土地分给“卿大夫”,于是卿大夫的驻地又开始叫“邑”;到了卿大夫这一级,就又把土地分封给下属叫“士”。“士”的领土被称之为“禄田”。当然下面还有乡、州、党、族、闾、比等行政单位的官员和管理范围,这是皇城近郊。除此而外,还有离开皇城的远郊;则逐级又划分为遂、县、酂、里、邻。周王手下以下分诸侯、大夫、和士三个等级;形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管理制度。根据这些等级制度,各个官员来享受不同的政治权利和俸禄。形成了“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民食力”世袭不变的现象。
《周礼》卷一说:“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孔子也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所损益可知也”。夏商周三代以前,官制已经很完善了;三代以后呢,官职则更加明确。到了秦始皇后,一统天下,自称为始皇,对儿子扶苏称之为世子,虽不在设王位,但对官制有了更进一步的分封。取消了“三公”和“九卿”称谓。设置了“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规定了“丞相掌管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这种体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官僚政治的基本格局。所以明太祖朱元璋说:“国家立三大府,中书总政事,都督掌军旅,御史掌纠察。朝廷纲纪尽系于此,而台察之任尤清要”。
当然,历朝历代的官员根据国家管理的权利职责的轻重和范围的大小,因此,官员的官衔也体现出不同的等级来。自古就有“一官二吏”之说。官是正职,吏为从职。虽然吏也是官,但他只是官的从僚(即辅助的助手)。所以,官吏之间还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到了魏晋南北朝后,朝廷采用了“九品”官人法后,上下之间的官阶等级则更加明显。从天子管辖的中央“三公”一品开始,到郡丶府、州丶县、以及基层乡丶里,亭,一共设立九个等级,每一个等级分为正品和从品。到了明清两朝时,国家的权力机构设置朝廷内设置为“尚书丶户丶礼丶工、刑丶兵”等六部。各部的主官为正一品,最高为尚书。
各部的下属机构又依次降为正二品、三品等等;而朝廷外呢,则又设置文官和武职;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员吏的挑选、考察、任免升降调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组织部;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相当于现代农业部和财政部;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科举考试、接待外宾,类似于现代教育部和外交礼宾司;兵部主管全国无武职官员、练兵、武器、驿站、相当于现代国防部;刑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相当于现代司法部;公布主管兴修水利、重要的的土木结构工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建筑工程部。  
 3、关于封号问题:
古代封号是大有讲究的。朝廷内和朝廷外,宗室内与朝臣外,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封号。
1)、宗室的封爵。西周时期有诸侯,大夫丶士三级。诸候封地为国;大夫的封地为邑;士的封地为禄田。封地的收入为俸禄。春秋至战国时,宗室爵称为“君”;如平原君(赵)信陵君,春春君(楚)孟尝君(齐)。到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宗室不封王。如秦始皇大儿子扶苏只称世子。但封君不一定限于宗室,君不是官。如商鞅称商君。刘邦灭秦以后,建汉朝,对汉朝宗室封爵为王或对建有大功的武职人员封王,(也称诸候王)或丞相,如对韩信称齐王,对彭越称彭越王;对文职有大功德人称候。如对张良称之为留候,对萧何称丞相。还有(县丶乡丶亭候)两二等。诸候王有行政权,汉武帝后,王的封号被收归朝廷。三国时期魏晋至南北朝时,宗室封爵又封为王丶公(县公丶乡公)丶候(县丶乡丶亭候)、伯(亭伯)子丶男六等。南朝后期,分为亲王丶嗣王~蕃王之别。隋朝宗室封爵:国王丶郡王丶国公丶郡公丶县公丶候丶伯丶子丶男九等。炀帝时仅留王丶公丶候三等。以皇伯叔丶昆弟丶皇子为亲王。唐、宋朝时宗室分封为亲王与郡王丶嗣王之别。公有国公丶郡公之别。皇兄弟丶皇子封国为亲王;皇太子之子为郡王;亲王之子,承继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承郡王丶嗣王者,封国公。朝宗室爵分六等:分为王丶郡王丶国公丶郡公丶县公丶候。但爵不世袭,恩不旁推。辽分国王丶郡王丶国公三等。一字王唯皇子才能得封。金朝时,封为国王丶郡王和公三等。元朝时封王的有:一字王、二字王之别。又有同姓无爵邑而称王者,谓之宗王。明朝宗室分为亲王丶郡王;镇国公丶辅国公丶奉国公;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丶镇国中尉丶奉国中尉等等。这些都按嫡长子承袭,其他诸子均低一等的办法沿袭下去。清朝廷宗室分封为十四等:有和硕亲王丶世子丶多罗郡王;长子丶多罗贝勒丶固山贝子;镇国公丶辅国公丶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还有镇国将军,辅国将军丶奉国将军丶奉恩将军;其中,镇国将军丶辅国将军丶奉国将军又分一丶二三等。
2)对宗室女性分封。周天子之女称王姬。战国时,王女称公主。汉朝时,皇帝之女称公主,姊妹为长公主,姑为大长公主,公主封地称邑。这一制度一直至明朝。唐朝又以皇太子之女称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清朝皇后之女为国伦公主,妃嫔之女为和硕公主;皇族女儿为格格;亲王之女为和硕格格。郡主丶公主的丈夫,魏晋以后称为“驸马”。清朝时称谓“额驸”。
3)对朝臣的分封。帝、王、将、相;王、候、公、卿、  ;各有各的称呼。在古代,由于受生产力的影响,在设官分职时,往往军政合一、文武不分,官制比较简单。但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务上的分工也日益细密起来。于是,军政逐渐分离,职官的员数也随之而增长 。据历史记载,夏官有百,殷商二百,周官有三百六十个。秦汉以后,官职更多。先秦的三公,秦汉时期的丞相、三公、尚书;到了三国两晋以后,官员的职数越来越大;隋唐时期更是官员不少。尤其到了宋元明时期,官员设立更加复杂。到了清朝时,官员职数多如牛毛。对官员的设置,往往通过“征(指朝廷直接招聘授官)、辟 (招聘授官)、选(即量才授官)、荐(下级向上级推荐授官)、举(选拔为官)、点(指派)、简(指任命)、补(任命补缺)、进、指升任,尤指高级升任)、起(指由民间征聘)、  ”这些方式来封官吏(对于官员的先世或已死的官员则授予相应的职称封衔,称谓“谥号”)。由此可见,官员的数额实在很大。
4)还有,对退休后的官员分封问题
古代也有官员退休制度。在古代,官吏退休,称谓“致仕”,可告老还乡。在汉代,70岁后,官吏耳目不聪,行动不便,就要致仕。朝廷给原俸禄的三分之一 。唐朝和清朝时,对官员退休格外优待,元、明时期退休都为七十岁。清朝时期,改为六十岁。一般均加授职级和加官衔称谓,俸禄给予“全禄、半禄、三分之一禄或者半禄之半禄”。在退休待遇上,明清两代都有成文规定:明代在退休待遇方面,一种是精神鼓励,及官员退休时,皇帝对退休者办法一种面理性的文稿,称谓诰敕,以表彰其在职时的功绩。另一种形势是升官晋级或“冠带”致仕。一般在原品级上,升一级或带职带薪退休(相当于现在的离休)。但上述办法仅限于四品以下的官员。三品以上的官员在原职上退休无此待遇 ;对五品以上的官员,退休时给进散官“一阶”。但到了清代以后退休官员的待遇 ,一般来说都照原品给予半禄,而对国家重臣则给予全禄并对个别统御突出贡献成绩的官员加衔加官。在管理上,明清两代退休官员,虽不再任职,但他们仍保留其原官职衔、原官顶戴及其官员身份。
5)再看历朝官员设置与品位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天子的品位那是至高无上的,不能比肩。君王以下,则分三六九等。朝廷出了宗室王、国君、诸侯以外,就是国家官员的设置,一等官职分将、相和御史。为“三公”。将是武官,元帅、将军(大将、将军、先锋,牙门将);秦朝时,称丞相、太尉、御史为“三公”。明清时期“三公”为六部长官,称为尚书。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管监查。太尉下设中尉、廷尉。汉武帝时,废除太尉,设置大司马、侍郎称之为少司马。司马均为军府之官,在将军之下。丞相有丞相,宋朝称宰相,(分左右);三公以下,就是候,最初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仅次于公。秦汉以后,候又分为县候、乡侯、散候。明清两朝时期,中央和地方官分别有巡抚、总督、都督、提督。“巡抚”为中央下派的官员,有“钦差”之称。本身不是官号,没有品级。但兼的职位是都御史和吏部尚书、侍郎等官衔。以后巡抚职权进一步扩大,不但掌政,也管掌军 ,实际为地方军政首长;但中央性质没变。“总督”,是管一省或数省军政的地方最高长官,起于明朝时期。到了清朝时,总督成了朝廷的封疆大吏,品级为正一品。如湖广总督张之洞,不仅主管湖北湖南、还管广东广西,权力大得很。“都督”,为汉朝时设立。魏晋以后,主要是掌管军事,为军政首长。“提督”官职为明清时的要职,有两种:一种是提督学政,各省一人,掌管学校政令,负责岁、科考试,称谓“学政”、“学台”。另一种提督,是提督军务总兵 ,负责一省的军务。他们都是从一品官员,略比总督品级低一些。但比巡抚、臬台、道台要高。还有,明清时期官场上的称谓也有区别 。中央的“就寝、翰林”和地方“司道”以上的官员统称为“老爷”;其余小官只能称“爷”。清乾隆时期,“公卿”、“翰林”和“司道”以上官员升格称谓“大老爷”。府、县长官称为“太老爷”;举人、贡生则成为“太爷”。清末,知县和未加衔的知府以及六品以上的佐吏俱称“大老爷”,举人、贡生和监生称“老爷”。“大人”的规格尊称要高一等。清代京官四品以上,地方官司道义上的官员称谓为“大人”。清朝末年六品翰林、七品知县编修,有时也称为“大人”。七品知县以下还有乡官。汉代设置十里为亭,十亭为乡。乡有三老,叫“有秩、游缴、孝弟、力田”等。一乡民户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相应设置伍长、什长、里魁、亭长。乡管的来源一是乡里的官僚、豪吏、豪强地主、儒生。二是地方上由上一级学官培养的郡县乡官小吏。
根据这些历朝历代官员设置的情况,由此可见,我对分乡场刘家冲四组杨永发墓碑上刻有清封登仕郎官衔考究是:登仕郎是封建社会体制下的一个文官官职头衔,比七品县令官职要小两级,是正九品,相当于现在的镇长或乡长。而不是学术水平上封的官衔,如进士、举人或贡士、学士什么的。登仕郎是文散官名,官袍上有飞禽之类的图案。文官图案上,白鹤为最大,其次是锦鸡;孔雀;蓝翎;鹭鸶、鹧鸪图案。也只有皇后才能配置有凤凰之类的图案。
关于登仕郎这一职官衔,最初来自于隋朝隋炀帝杨广大业3年(607年)。无实职,为文散官。以后又为常从郎,为正九品,掌出使。唐朝沿用隋官职,也为文散官,正九品下。宋朝神宗元丰3年(1080年),此官徽名为“新寄禄”官,取代“旧寄禄”官试衙知县,为知事参军。正和六年(1116年)又改为“参职郎”。金朝时期定为文散官,正九品上。元朝改为正八品官,敕授。明朝为正九品官,升授。清朝时为正九品官,封赠。在清朝时,只要官位达到九品者,都会被授为登仕郎;为文散官,无实职。在地方有一定身份,相当于现在正科级职务。60岁或55岁以上者退休后,领半薪或三分之一薪。
据资料查证,登仕郎实为清朝的封赠官阶:因为清代官员的等级待遇进一步向实际职务倾斜,“散阶制”继续淡化、简化。“勋级”(五品以上)官职撤并入世爵官职,散官则变成了封赠。
在清朝,所有官衔从顺治初年起,清朝政府就规定,凡官员“覃恩及三年考满”,按品衔高低都可以封赠。康熙四年(1665年),停职官员三年考满给予封典例。
因此,官员只要碰到朝廷庆典,颁发恩诏,而任职在2年以上者,便可请求封赠。另外,“登仕佐郎”也是是我国古代的文职官衔,登仕郎为正九品,登仕佐郎则为从九品官阶。

清代官员的等级待遇进一步向实际位置倾斜,分散的等级制度不断弱化和简化。勋级官阶(即五品以上官员)撤并入世爵世职,散官则变成了封赠。
清政府从顺治初年起,规定凡“覃恩三年考完”的官吏,都可按其品名受礼。康熙四年(1665年),官吏停职三年,并被授予正典。

只要官吏遇到皇室庆典并发布圣旨,并且任职两年以上,他们就可以请求封赠。登仕佐郎是中国古代的文官。登仕郎是正九品,登仕佐郎是从九品
附:清朝封赠的官阶,登仕郎属九品官员所加封的官阶原始参考依据:(这里指官阶),是与品有关或者说是由品派生出来的另一套等级制度,始于唐代。是用作标志官员身份与级别的称号,亦称阶官。清朝时,阶官与品级完全对应,官居几品即授几品阶官,如果低品的官职加授较高的品级,就得授予较高的阶官。如知县,按例为正七品,当年若被加封五品衔,就得授予正五品的奉政大夫的阶官,可以使用五品官才能佩戴的服用及装饰。有时完全无实职的人,也可以得到阶官的称号,可以使用其服饰,享用其虚荣。据统计,清朝的文、武阶官各有18级:
    先看文阶(官衔)有18级,分别是:光禄大夫、荣禄大夫、资政大夫、通奉大夫、通议大夫、中议大夫、中宪大夫、朝议大夫、奉政大夫、承德郎、儒林郎、文林郎、征仕郎、修职左郎、登仕郎、登仕左郎(从九品)。
   再看武阶(官衔)也有18级,分别是:建威将军、振威将军、武显将军、武功将军、武义都 尉、武翼都尉、昭武都尉、宣武都尉、武德骑尉、武德佐骑尉、武略骑尉、武略佐骑尉、武信骑尉、武信佐骑尉、奋武校尉、奋武佐校尉、修武校尉、修武佐校尉。正九品文官官职设置有: 校书、倚书、国子学正、部院司检校、鸿胪署丞、上林典署监候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知事。
    官阶——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清朝官员正九品概授登仕郎。清朝管制有官级、 官职、官阶的划分如下:官级——正九品
     官职——校书、倚书、国子学正、部院司检校、鸿胪署丞、上林典署监候司历、营膳丞、各馆局大使、京府照磨、赞礼郎、奉銮府、县主簿、宣慰安抚、知事。
      官阶——文官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因此,上面这些是对应的:例如九品登仕郎,登仕郎只是对大臣的一种荣誉加衔,或死后所赠。像右都御史是总督的加衔;右副都御史是巡抚的加衔;总督和巡抚是地方最高长官,兼了都御史的头衔,就可以有弹劾权。这些都是空衔而不是实职。
(三)第三块石碑,对古代“学”制的设置探究与理解   
20104月,农历为清明节时,也正是乡下人要给祖先亲人们插青上坟的季节。为了给萧氏家族编辑族谱一书,就必须弄清楚分乡萧氏家族祖先辈份来源的先后顺序。因此,我随着父亲跑遍了萧氏祖先葬于各地的墓茔地方,考察了几百座坟墓的碑文。其中在距离肖家咀老屋500米处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块碑文,碑文高为1.5米,宽0.95米,碑厚0.3米,是一块门式七块石墓碑。墓碑的主人是萧氏家族在近代史上很有名的族长萧作道的父亲——萧林春的。不用说,家族是豪门望族,其身份可谓不低。初次见到墓碑,只见墓碑正中上刻太学生显考萧公讳林春字华亭大人墓。左边小字刻的是墓主的孝子孝女四儿一女,右刻的是墓主的侄男侄女和侄孙们。立碑的时间为光绪十八年吉日(即1883年)。从碑文看,除太学生”外,其它刻字与当地碑文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正中三个大字“太学生”。我知道,在那个时代,能上学,读几年书,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能读到太学,称为太学生,那就更加不容易了。但是,这个称谓究竟是怎样的学制才当得起这个的称谓呢?于是,我不得不去看了许多关于封建社会学校体制和关于学生称谓这方面的书。
首先,我们看学校的称谓来源和学习的内容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是教育的大国,几千年来的文明历史传承,也得力于几千年来中国式的教育。翻开历史的画卷,可以看到中国教育也留下了一页页灿烂的光彩。因此,一说到教育,就不得不追溯到教育的历史沿革问题。其实,教育起源本来就很早。自从世界有了人类社会起,教育也就有了存在。在最初的原始社会里,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于是,教育也就成了人们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那时候,虽然没有固定的教育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教育形式,更没有固定的教师,往往只是通过简单的口述或教育者自身的行为来示范,告诉给受教育者要知道的知识内容和应该明白的道理与方法。但是,这的的确确就是教育的行为和方式。《汉书.儒林传》这样记述:“闻三代有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由此可见,在上古时期的夏商周三代,我国就有了希涛的学校教育。”
如果再追溯还远一点的话,还可到原始社会末期。那时,随着部落人群的增多,生活范围的扩大,学习的内容也更加的增多了。于是,就出现了教育有了固定的场所和专一从事教育和传授知识的职业人,这便是“学校教育”和“职业教师”的开始。在中国,学校一词的称谓,也屡经变化,教育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最初学校称“庠”,起自于“三皇五帝”尧舜时代。分为”“上庠”与“下庠”。那时候,上庠相当于较高等的文化教育,部落中的首领和有威望的子弟们学习。下庠则是提供较低等的程度教育,供一般人们就读。上庠叫“太学”,下庠叫“小学”。
到了夏朝的时候,人类社会便已进入奴隶社会了,人与人之间等级也就更加森严了。于是教育对学校的称谓也有了新的变化,开始叫“”,分为“东序”和“西序”。贵族上学入“东序”,庶民则去“西序”。到了商代,学校又有了新称谓,叫“”,分别叫“左学”和“右学”。据历史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民与左学”。另外,还有一些对“学校”的其他的称谓,如“校、序、乡学与瞽宗”。这里的,就是的意思,是夏朝教育平民孩子的学校。是射箭,是商朝对这类学校的命名,意即学射箭乡学则是给诸侯封地(乡)所设学校的名称。瞽宗的名称最早见于商朝,原意指目盲,通常指的瞎眼的乐师,宗表敬意。瞽宗意为向盲人乐祖致敬的大厅。这种学校多设在王宫附近,是教习礼乐的场所。
到了周朝,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校教育的体制和内容也有了更加明确的内容和分工。于是,学校又有了更新的称谓,除了上述对学校一词的称谓外,还叫“成均”和“辟雍”。成均指的是高等教育;辟雍则仅指适用于天子所设的大学,就更加高级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三个方面:“礼”“乐”“伦”。这里的,不但包括外在的行为或表现,也涉及所有礼貌和礼仪的正确准则、政府的政策,家族的组织,还有社会的信条在内。其中“”的内容流传记载最全的反映在周代的三本书籍《周礼》、《仪礼》、《礼记》,老人们常说的“行周公之礼”,也就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难怪外国学者卡勒里(M.Callery)曾这样概括说:“礼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全部思想观念。依我看《礼记》是中国现有各种文献中能够最精确完整地向中国人自己和世界其他民族阐明礼的专著。人们的情感可以以礼得到满足;人的职责可以以礼充分履行;人的善恶可以以礼的准则反映出来;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本质上通过礼联系在一体。一言以蔽之,对中国人来说,礼就是道德、政治、宗教大多元的存在,每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道德、宗教之间的多维关系都以礼维系”。“”仅次于“礼”。它包括“诗、歌、舞与乐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反映的内容是自夏朝以来的建立者大禹到公元前六世纪初叶春秋所传的各种代韵律的民歌集。这里既有各诸侯国的民俗歌谣有诸侯贵族定期采集献给周天子的诗(风);也有周天子廷宴时封建领主所朝的诗歌(大雅);还有各诸侯会盟是所赋的诗歌(小雅),自然还有赞美祖先神灵献祭的颂诗(颂);至于舞,是舞蹈,至少也有四种,即“干、戈、羽、侖”,每种舞都是依据跳舞者手中拿的器材而命名的。自然也就有长笛、鼓、琴、箫、管这一些乐器了。乐的功能是平和人的性情,陶冶人的品格,使其能与他人以及神和谐相处。《舜典》一书就曾记载舜曾任命做典乐官,并对其教本国青年人学音乐感到满意,评价说“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他还总结了乐的功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后来,圣人孔子也形容乐的功效无敌“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还说,“不学诗,无以言”。再说“伦”,就是五伦。就是建立五种人的关系。即“父与子,君与臣,夫与妇,兄与弟,朋与友”。依据孟子的观点,处理这些关系的的原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从这些规定来看足见教育的内容是何等的丰富。
再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周王朝虽开始从盛到衰,但人类社会的教育却有了更大的发展,周王朝建立的完备学制已经消亡了。然而,天子虽然失官,学校却在四夷。这时候,学校不仅有了上述的称谓,还有了“”的称谓,如“官学”和“私塾”。当时的教育处于大变革时期,一大批诸子教学名家也脱颖而出,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与庄子,法家的荀子与韩非子,名家的邹阳,墨家的墨子,阴阳家和兵学家的鬼谷子,也都是赫赫有名、出类拔萃的人物。
后来,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而为了统治的需要,他崇尚刑法,反对诸学异教,尤恨儒学。于是独断专行,焚书坑儒,于是中国教育因此而受到了极大的挫折。
汉代以后,汉高祖平定了秦末纷乱,统一天下。为安定人心,刘邦礼贤下士,优待儒生。于是社会上儒学之风便风靡一时。到了汉武帝时,出于对儒学经典的嗜好,他为统治天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专设“五经博士”一职官衔,派人到处搜集孔子经籍手稿。当时,出了一个大儒学家董仲舒,在他的影响下,武帝便出台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成了治理天下的正统观念。他下旨在京城建立了太学,教授五经,于是,《诗经》、《楚辞》、《汉赋》、《文论》都是学子们必考的科目。
到了唐朝,社会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唐朝的学校教育制度也更加完备。学子们应所学的科目繁多。仅在京城就设有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数学、算学”。国子学是为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儿孙们或二品以上官员的曾孙而设置;太学则为招收五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儿子或孙子;四门学则是为主要是七品以上的官员孩子们准备的。至于律学、书学、算学是为培养专业人才准备的。京城这六学,都由国子监管辖。国子监就是国家的大学。除此而外,在京城还设有弦文馆崇文馆,是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学校;一般都招收宰相或一品以上的官员子弟。另外还有名为广文馆的学校,实为考进士的人设置的求学场所。正是有了这样的教育社会环境,才出现了唐王朝人才济济的繁荣景象,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贺知章、李商隐、王昌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这些大诗人、文学家,还有张衡、僧一行、阎立本、吴道子、颜真卿这些各行各业的顶尖人才,都曾赫赫有名,名闻遐迩,流芳百世。
宋朝仿唐制,在京城重建了国子监,称“太学”,专一接受七品以上的官员子弟,办学规模又不断扩大了。在校学生称之为“太学生”。通过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史称“三舍法”),代表三个学业水平。如果达到了上舍这个层级,朝廷就直接授官位。宋朝虽不重学校建设,但对教育的科举考试制度却非常严格。从进士及第到翰林编修,那实在是天壤地别。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优秀人才,如欧阳修、“三苏”中的苏轼、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李清照、秦观、陆游、范成大、周邦彦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文学才子大家,无论诗词、歌赋、文论,都达到了巅峰时代。自然也还出了一些教育名家,如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陆九渊,还有经学、礼仪集大成者朱熹等等,都声名远播,名闻遐迩。
元、明代时期,中国教育的学校更加发达。在学校教育体制方面,大多沿用唐宋时期的旧制,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关注与培养。如明代在京城就设有国子监,还有公贵族子弟学习教育的宗学,这是在中央;而在地方呢,省有府学、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有乡学。也出现了不少著书立说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前“七子”的王士帧,王明阳,后“七子”的李东阳等等,还有于谦等人。他们办书院,建学馆,广收门徒,著书立说,各授才艺。于是,读书人更热衷于功名利禄,考举人,中进士,由乡试,到会试,再到府试,最后到廷(殿试)试,钦点状元,一步一个台阶,成为读书人必走之路。
到了清朝,教育又继承了明朝体制。官办学校有三种:一是贵族上的宗学(简称国子监),二是设在京城国学(或叫官学);三是省学(叫书院)。能到国子监学校读书的都是秀才、贡生、荫生和监生。学习两门课程经义治事地方上除了各省的书院以外,还有府学、州学、县学。另外还有乡下的社学义学,所谓社学或义学就是地方政府用公款为无力支付是学学费的儿童在城市或乡村建立的学校,简称为“”或“”。其中能入省城书院学习的,已经是具有秀才水平的高级学生提供的就读场所。比如分乡全敬存12岁通过县试人,已成“小秀才”,到省试,被湖广总督张之洞看中,爱其才,及收入武昌两湖书院学习。武昌两湖书院就是省城书院。当然,他在那里学习毕业后,又选派到日本留学。那就是后话了。
再看对学生的称谓问题:
在旧中国,对读书人,向来是把他们当作为知识分子来看待培养的的。因此,关于知识分子的由来和学位的称谓体制变化也很悠久,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识分子的历史由来很久:起自于五帝时代。据历史记载,舜帝命契制定:父义丶母慈丶兄友丶弟恭丶小孝"为五大教条。为中国教育之始。命皋陶定五刑,为中国法律之始。周朝兴学校,把优秀之民选入学校深造。按文化程度高低即不同学历,分别称俊士”“造士进士。从此知识分子称。古代虽无"知识分子称但早有知识实属无疑。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对知识分子的称呼越来越多:有文士(学士)丶博士丶硕士丶儒生(童生)生员丶留学生等。
二是我国的学位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变化:分别有学士丶硕士丶博士。士授学位起时起,分别有书生、秀才丶举人丶进士学位封号;即使学生的身份也有贡生丶监生丶太学生等等称谓。
三是历朝历代不同级别的考试合格后,分封称号有变化。汉代时:分别设秀才丶贤良方正丶文学丶孝廉丶明经丶明法丶博士弟子。隋唐时设进士和翰林。宋时形成州试(地市级)会试(省府:郡)殿试〈朝庭)二三级考试。州试合挌叫举人,殿试合挌叫进士。明清时期实行院试丶乡试丶会试三级会考体制,合格者分別称为“秀才丶举人、进士"。
3丶关于不同学校对不同学生的称谓变化:
清未规定:小学卒业,奖给附生;中学卒业,奖给贡生;高等学校卒业,奖给举人;大学分科卒业,奖给进士。于是形成了附生丶贡生丶举人丶进士的四级学位制。
明清两代时,读书人先参加童试,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和“童生”。录取入学称为“生员",又名“庠生”,称为“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为“廪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为“增生",不供给粮食;这两种人都有一定名额。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只有取得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即乡试丶会试丶殿试:凡三年乡试在省城大比,取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懈元;二至十名为“亚元”。会试第二年春在京城礼部进行,取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为皇上主持或皇上钦定代理人。只有贡士才有资挌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为状元,二名为榜眼,三名为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名为“传胪”;三甲赐进士出身。连中三元是指三试中每一试第一名:即懈元:会元;状元。合称谓“三元”。由此看来,只有达到进士以后,才算为通儒进翰林。
据统计,在我国科举考试的一千多年中,实际获得状元称号的只有551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国有状元11人;宋代状元118人;元代蒙、汉状元32人,明朝状元89人,清朝状元114人。从唐代至清朝末年间,共有状元503人。另外,辽金时代,实以列名榜首的进士为状元,辽代有18人,金代有15人,张献忠的大顺政权封有状元1人,太平天国时封有状元14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的状元为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孙伏伽。最后一位状元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为甲辰科状元刘春霖。至于女状元的事,则更少。因为在历代封建王朝中,妇女是无资格参加科举考试的,当然不会有女状元产生。直至太平天国时,开科举考选妇女,才由20多岁的金陵人傅善祥才有考中女状元一事。因此,自古至今真正连中三元则只有13人:即张又新(唐)崔元翰(唐)孙何(宋)王曾丶宋庠丶杨置丶王若叟丶冯京;金朝孟宗献丶元朝王崇哲丶明朝商辂;清朝的钱檠和陈继昌。
通过对以上各种资料的分析,有关分乡萧氏家族萧林春碑文上的太学生”的称谓问题,只能算是中学生上的称谓,名次排在监生之后,为官学的学生。因为贡生、监生是由官学提供的食禄,为禀生;但他又别于一般私塾上的儒生(童生)称谓。因此,在那个时候,能弄上一个太学生称呼,算起来已是很不错的了。
当然,清朝灭亡后,到了中华民国建立,于是,教育体质进入袋现代化进程之中,学校无论办学的规模和体制,教育的内容数量和质量以及和对学生称谓也有了更大的变化。
例如,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学位授予法》按世界上通行的学位制授学位;学生的等级有:小学生;中学初中生丶高中生;大学专科生丶本科生等等。名称也有了学士丶硕士丶博士的称呼。新中国建立后曾一度废除。1981年后我国又重新恢复了这三级学位制,又逐步加了一级(博士后),这就是后话了。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三块碑文探究与理解,我真正认识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礼制实在很博大精深,内容丰厚无比,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等级森严,设置精密,令人不可思议。这真是“封建礼制好悠长,等级森严切莫忘”。

认证文艺微公号,入驻360图书馆,同步发布作品,经审核公开后,可供读者转为个人馆藏。

“夷陵评论”微刊专栏专事文艺作品推介、评论,兼顾文化建设;“元辰私坊”专栏只发布个人作品。

微主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湖北省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本号总在深夜等待您的好稿,共同打造优秀平台。也许您已成了大家。小小的本号,依然欢迎你回来坐坐。

所有来稿文责自负,加个人简介、个人照片。稿件微信元辰或发66371560@qq.com信箱。已在微信平台发布的,需对“元辰文苑”开放白名单。

元辰赞赏账户陈宇辰只对元辰个人作品开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