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身学习者的知行合一

 江南書院 2023-10-31 发布于黑龙江

导读

终身学习者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书法,手写体,毛笔字,东方元素,中国风,水墨,文化,汉字,写字,字体

知道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像是一根刺,刺痛了很多喜欢学习的人。我们经常卖书、总是在报课,利用碎片时间知识学习,把自己时间填充得满满当当,用“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样的话来激励自己。

这个问题是信息社会后很多学习者面临的普遍问题,在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难度越来越低了,我们很容易知道很多知识与方法,但是知道了这些知识与具备相应的技能有着巨大的鸿沟,如果说赵括的纸上谈兵还是古代信息稀缺的个别问题,只有达官显贵才能有机会看到很多书籍,懂很多高大上的道理,普通老百姓学习的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知行合一的问题并不是很突出。在信息时代,这个问题则更加普遍。“知道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很多人的一种心理隐隐的痛。这种难受我也一直在体会着,因为痛,所以去思考探索“自行合一”的方法。

因为有了这种社会普遍的精神需求,所以这些年王阳明、知行合一似乎总是被人提及,在古代圣贤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讨论认知与行为的,大概最出名的就是王阳明了吧。我在阅读了关于知行合一文章、书籍后,发现大家对知行合一理解完全不同,似乎在各说各话,让人迷惑。我尝试分析如下。

观点一:“知”与“行”本来是分开的

这种观点认为知和行当作两个独立的因素,“知”和“行”本来是分开的,我们要追求“知”和“行”的统一,要努力让自己的知行合一,这就涉及“知”和“行”难易的比较。大部分观点认为“知易行难”,往往在这个语境下,“行”不仅仅是做出行为,还得做出结果,达到一定的水平,通过结果来判断是否“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直接地说明了知道是学会的浅层次的水平。“纸上谈兵”的案例,赵括用了赵国40万人的性命为自己知行不合一来“埋单”,不追求知行合一是有巨大风险的,在企业招聘面试中,采用行为面试的方法,不仅仅听面试者的知识,通过过往的性行为化的真实案例中,判断面试者是否掌握把事情做成的技能。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现代的认知科学,把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原因,主要指“是什么”“怎么样”的知识,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清楚明白地表述。陈述性知识可以理解为知行合一中的“知”,陈述性知识通过阅读,听别人讲,看真实案例可以学习。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 “怎么做”,是一种实践性知识,主要用于实践操作,程序性知识可以理解为知行合一中的“行”。程序性知识的获取需要进行反复地练习与实践,才能形成大脑神经元的强连接,形成肌肉记忆。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显然是知易行难,我们容易获取关于如何骑自行车,如何拥有的知识,但是想要掌握骑自行车的技能,需要从骑自行车摔几次,被水灌几口才能掌握。

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知易行难”的观点,也能看到一部分观点认为“知难行易”,我认为这两个观点并不矛盾。“知难行易”往往在能力提升到了平台期,个人的在某个方面的技能达到一定高度了,经过反复实践已经非常熟练的水平,但是想要进一步提升就遇到了困难,这个时候有高人点拨,技能也就会更上一层楼,这里的高人点拨,就是认知层面的突破,如果认知不突破,行为与技能肯定很难提升。所以对于执行力很强的人而言,在一定水平的知行合一后,想要进一步提升,则是“知难行易”了。对于没有接受过高中、大学教育的朋友,没有读书学习理论知识的习惯,在很小的时候就从事一项技能性的学习,经过很多年的反复实践磨练,在某一领域具备了一定的技能,可以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类问题,他们很容易遇到技能的平台期,参加理论的学习对他们帮助很大。对于现在大学扩招后的大学生而言,学习了很多理论课程、考了很多证书,往往是“知易行难”。

观点二:“知”与“行”本来就是合一的

这种观点认为知与行本来就是一体,不需要我们努力去让“知”和“行”合一,这也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观点。传习录中原文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解释一下就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如果能领会到这一点,只说一个知,就已经有行了;只说一个行,就已经有知了。王阳明认为,知行没有先后之别,而是合一并进的。知就是行,如果知而不行,那其实就是不知,知行本是一体。

启发1:什么才是真知?

如果不能做到,那说明还没有真正的“知道”,或者说只是“知道了部分,还没有知道全部。不撞南墙不回头,在撞之前应该知道可能会痛,但可能还有侥幸心理,或者只是轻微的痛,只有真正撞一次南墙,才能够深刻地体会,这样才获得了“真知”。按照这个道理,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在事中锤炼自己的真知,在实践中获取真知。这样将来“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知行合一的体现。

那一句“知道了很多道理,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如果按照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观点来解释问题的症结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道理,实际上并没有深刻地理解或者全面地知道,只知道一部分。也许是知道了“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更不知道“如何做”、“谁来做”,“什么时间做”,可能根本就没有去做,怎么能过好这一生呢?很多人拿这句话去否定学习的价值,否定积极学习的态度,我认为是错误,不是我们学习的道理太多,而是我们学习的不够深入,还是半吊子,学的不精,没有边学边做,没有在做中学,学中做。看了一篇文章、听了一节课程,就认为自己学习了,就认为自己知道了,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启发2:每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对应的“知”

我们每天做出大量的行为,很多都是潜意识做出的选择,意识没有参与。因为知行合一,所以我们每做出一个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反映自己的镜子,认识自己,就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自我。

启发3:从修起心动念起

如果说观点一知行是分开的,需要我们努力将知识在实践中应用,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观点,则可以启发我们向内看,事情没有做成,是我们“知”的不够,我们对自己的提升与修炼,应该从自身的“起心动念”开始关注,因为一个念头产生,就已经在“行”了,有另外依据流传较广的话也印证了这个观点:“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们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们将变成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因为它们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们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们将决定你的命运。我们想的是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何行动--不能应用的学习都是无效学习

谈了以上这些知行合一的观点与思考,对于我们热爱学习、经常看书,参加课程的朋友而言,最切实的行动建议如下:

我们在书店看到好的书买回来觉得自己有收获了,这本书归自己了,那书中的知识就归自己了。看到好的文章一键收藏了,也有类似的感受。再进一步,就算书看了,文章阅读了,课程学习了,我们可能就心满意足,收获感满慢,焦虑感消除了,这些都不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追求的事把知识应用与实践,解决我们的问题,帮助我们创造价值,所以,看完一本书只是开始,把知识应用后,才是一个学习的闭环。听完一堂课,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第一时间想如何做,想到的这些信息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我们如何将知识应用,并列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实施,这才是知行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