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公庙概况 姜公庙位于嵩县田湖镇九皋山麓的云蒙山谷之中。庙的周围有五道山梁,其山势走向呈扇形排列,犹如五条匍匐于地的巨龙听命聚首于此,姜公庙似一颗珍珠被五龙同心托起戏游。 姜公庙西侧陆浑灌渠盘山环绕,清水如练潺潺流过。庙前悬崖峭壁上林立的怪石如排列整齐的狮子头以各种姿态在向姜公庙点首道贺。庙南是将军寨,登寨远眺,陆浑水库、两程故里和田湖镇风光尽收眼底。在将军寨山腹有一穿山洞,长200余米,回环曲折,幽韵无穷。背依九皋,峰高万仞,景色宜人,登其顶可俯视铺沟的千年佛窟和雄伟渡槽;远望北龙门、西岩山、南七峰的壮观景象和中岳嵩山的依稀雄姿。庙的东面有一被历代人们敬之谓“圣水”的山泉自石缝涓涓流出。当年武则天曾竖碑题词曰:“姜太公圣水疗百疾”,可见泉水的神奇疗效。 据传姜太公晚年隐居、修炼于此。有碑记载:姜公庙始建于秦,清末重修。原庙内有洞三孔,故姜公庙原又称三清洞。内有大殿、廊房、住室30余间。后逐步将鸿钧道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姜太公、张天师、无生老母、黎山老母等神圣按序设立在三座窑洞或殿堂之内。历代人们为纪念姜公功德,每年逢正月十六、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必结队来姜公庙顶立膜拜,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教育后人弘扬姜公正道,与人为善、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和睦乡邻、从善戒恶、趋吉避凶。庙内平时香烟缭绕,节日更是灯火辉煌。正殿悬挂着盘香,盘香由小到大直径约4尺,由上到下6尺有余,院内竖香直径8寸,高达丈余。供桌上放着猪羊祭品,朝拜时鼓乐齐鸣、热闹非凡。最盛时期朝拜者,近则数十里,远则数百里,栾川、宜阳、伊川、汝阳、偃师、襄县、郏县、汝州、宝丰、登封等地的香客和游人比肩接踵,满山遍野,数以万计,捐款献物,不计其数。后因历史变迁,壮观庙宇被拆除,雕梁画栋成废墟。庙虽无踪,但香火依然。来朝拜者仍络绎 不绝,必携圣水而归,更有人慕名从外地赶来取水以偿夙愿。 改革开放以来,姜公庙被确定为嵩县旅游景点和道教开放活动场所。姜公庙旅游区管理所为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事业,本着以庙养庙,走自我开发的道路,发动亲友和信仰群众捐物献款重修、扩建其庙,现已初具规模。由底排的张天师、无生老母、黎山老母三个洞和并列的刘祖洞往上经东、西书画院至姜公大殿,再上台阶经三清洞、鸿钧老祖大殿到玉皇大殿和王母大殿,再往右侧,经蜿蜒山路到九龙圣母庙和四海龙王庙。现在的姜公庙已成了“陶冶性情,云蒙独秀”、“祛病保健,圣水唯灵”的旅游观光疗养圣地。 姜公庙这块华夏宝地的风物胜迹与奇山异水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画卷中将会更加灿烂夺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