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猛:被誉为十六国时期的诸葛亮,其能力是否言过其实?

 历史研究室 2023-10-31 发布于江苏

前秦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为前秦尽心尽力一辈子的丞相王猛终于累的病倒了,得知王猛病重,苻坚心急如焚,派侍臣遍祷于名山大川为王猛祈祷,但王猛年事已高,加上多年来的操劳,已经药石无医,回天乏力,次月病逝。

王猛文武双全,一生视苻坚为明主,尽心尽力辅佐他二十年,让原本只是北方一个小国的前秦能够一统北方,甚至有一统华夏之势,临死前依旧劝谏苻坚尽言直谏,善始善终,如此忠心又有能力的贤臣不免和辅佐刘备的诸葛亮对比,而且王猛在世就被苻坚视为孔明,那么王猛的能力和诸葛亮相比是否言过其实呢?

王猛:被誉为十六国时期的诸葛亮

在讨论王猛之前,我们先看看王猛出山前的前秦到底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元玺元年(352年),氐人苻健定都长安,建立前秦,可刚刚建国就遭遇大旱,国内饿殍遍地,随后就遇到桓温的北伐,被迫坚壁清野,在和东晋交战的时候,虽然未能让桓温占到大便宜,但自身也损失不小,太子苻苌也在战斗中中箭而亡。

除了桓温北伐给前秦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军事打击之外,前秦本身内部也非常纷乱,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苻坚本身也是靠着政变上位的,如此频繁的内部斗争对于一个新生不久的前秦政权来说,凝聚力非常差

刚刚立国不久的前秦

更要命的时候前秦朝廷的权威十分的薄弱,氐族贵族权力很大,前秦看似建立起来一个封建王朝,实际上就是一个部落联盟而已,氏族亲贵掌握大量兵权,一言不合就可以反叛朝廷,甚至地方豪族的实力也异常强大。

朝廷势弱,地方势大带来的结果就是法令不能贯行,氏族亲贵和地方豪强到处劫盗杀人,无法无天,让前秦的法纪彻底败坏

而前秦又是一个胡人国家,胡汉对立也是异常的严重,桓温北伐的时候,东晋早已失去几十年的关中父老却夹道欢迎晋军,也侧面说明了前秦关中地区胡汉的对立依然严重,就连苻坚本人也是非常矛盾,一方面他按照华夏正统自居积极推行汉化,一方面认为氐人才是前秦的磐石之宗,在政策上反复摇摆

苻坚

更别说前秦内部还有上层好老庄玄学,东晋内部的浮华之风也在前秦蔓延,还有东汉以来图谶之学大行其道,蛊惑人心,可以说苻坚遇到王猛之前,别说一统北方了,能否稳定前秦政权都是个问题,也因此王猛刚刚入仕就面临前秦这么一个复杂而又混乱的局势

寿光三年(357年),苻坚诛杀苻生及其帮凶自立,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在苻坚的支持下,王猛为前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涉及到了前秦上上下下方方面面,虽然改革免不了得罪人,但苻坚却坚定的支持王猛,将前秦的改革任务完全交由他负责,至此王猛可以毫无顾忌地大显身手。

首先就是以法治秦,王猛出山后面对的是乱糟糟毫无法纪的前秦,如果不能明令律法,那么所有的改革都无法顺利地推行,因此王猛力主治乱邦以法,上任伊始就是明法峻刑,澄察善恶,禁勒强豪

和诸葛亮一样,王猛也是重视法家

如此一来必定得罪氐人贵族和地方豪强,王猛也被当地豪强弹劾,动用关系,让王猛坐上囚车到苻坚处申辩,一个是自己信任的大臣,一个是自己统治的基础,苻坚陷入两难,王猛却借机劝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

这番话表明了前秦吏治已经败坏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又向苻坚表明自己明令法纪的决心,由此坚定了苻坚对改革的信心,之后王猛在一年内五次升迁,彻底负责整个前秦的改革。

有了苻坚的支持,王猛联合同朝为官的邓羌通力合作并在长安打击豪强,先后在长安诛杀贵戚豪强二十多人,如此雷厉风行,长安风气很快为之一变,之后苻坚又按照苻坚的方针,将这些举措推广到前秦各地。

中原地区,前秦、前燕和东晋三分

王猛的严明刑法加强朝廷权威的行为彻底震撼了氐族亲贵,出于对王猛和苻坚的不满,这些氐族亲贵爆发“四公之乱”,企图武力对抗朝廷,最终被王猛平定,改革顺利地得以推行。

当然王猛重视法纪,但并非严刑峻法,他明白自己要面对哪些人严刑峻法,哪些人需要宽松,如此法简政宽下,前秦得到底层百姓的支持。

其次就是思想上的改变,这就是倡导儒学,这一点做起来比较容易,因为苻坚本身就极其推崇儒学,对儒家学者十分尊敬,且对建设学校也有很大的热情,以至于在后宫都开设学校,让后宫学习儒学。

另一方面,苻坚在王猛的支持下学习汉武帝统一思想,禁止其他典学,独尊儒学,并且亲自考核儒学生,以优劣赐官,一时间前秦儒学大兴。

有了以上的基础后,王猛大刀阔斧地对前秦行政体系进行改革,使得前秦行政效率和范围大幅度上升,并且对边缘地区也建立有效的行政组织,以至于遥远的吐鲁番都能传达命令。

《吐鲁番文书》记载,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韩瓮自期,二日召弟应身,捕违,受马鞭一百,期具。

此后王猛又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得益于朝廷权威的加强和明令法纪,王猛已经可以抽调当初的强势的氐人权贵和地方豪族的奴仆去开凿水渠,可以说王猛在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又能反馈到地方民生上面,通过兴修水利,为民谋富。

当然王猛最大的手笔就是促进胡汉的融合,通过恢复魏晋的九品中正制拉拢士族,为前秦效力,虽然王猛和苻坚通过对儒学生的考察授予官职,但重用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士族,而且非常考量门第,当然也没忽视才能,只是说才能和门第并重

前秦的军事力量大部分掌握在氐人手上

一方面当时世家大族都掌握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本身就容易比寒门和平民百姓更容易出现有才能得人,一方面则是维护前秦统治下汉人的权益,最终推动民族的融合,毕竟前秦的军事力量大部分掌握在氐人手上,如果汉人不能在地方牧守和朝廷中央文官中占据一定比例,那么胡汉政治力量就不均衡,对于促进汉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想要促进汉化和民族的融合,王猛自然需要借助士族的力量,而且他们在文化上的话语权不低,可以主导前秦文化方面的话语权,毕竟苻坚本人对于流行的图谶只说非常痴迷,一度听信谣言想要把胡人内迁到都城,把汉人发配到边疆去,如果没有王猛,前秦会走上一条胡汉彻底对立的不归路,如此一来何谈一统呢?

经过十余年的改革,前秦成为北方各国中最为生气的国家,史书记载:

猛为相,坚端拱于上,成官总己于下,军国内外之事,无不由之。猛刚明清肃,善恶著白,放黜尸素,显拔幽滞,劝课农桑,练习军旅,官必当才,刑必当罪。由是国富兵强,战无不克,秦国大治。

如此一来,前秦有足够的实力开始横扫北方了,从建元二年(366年)开始,苻坚就在王猛的劝说下开始对外用兵,但和诸葛亮相比,王猛在军事上略有不足,主要是军权掌握太少了

虽然苻坚对王猛在政治上可以放权,但军事却不是如此,前秦大部分军权都在氐族之手,汉人能掌握的军事力量仅有一成左右,因此王猛在军事上不仅缺乏至高的权威,就是对比同时代的氐族将领的统军数量,也是远远不如当然也不能否认王猛的军事能力

建元二年(366年),陇西李俨在前凉和前秦之间反复横跳,最终被前凉击溃,王猛趁机带领大军驰援,以奇谋击溃前凉的大军,前凉损失惨重,后为了解决李俨这个左右摇摆之人,王猛趁着李俨戒备心降低的时候以十几个人入城,成功控制李俨,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战略要地枹罕,让前秦东出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为日后前秦灭前凉提供了战略优势。

此后王猛又平定了宗室苻柳的叛乱,稳定前秦人心,当然王猛一生最高光的时刻就是灭前燕。

建元六年(370年)六月,趁着前燕内乱,慕容垂出逃,他的出逃不仅仅前燕内部嫉妒贤能,更是个慕容皇室内讧所产生的结果,王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和邓羌一起带领大军讨伐前燕,在前燕掌权人慕容评的一番操作下,前燕军中负面情绪高涨,根本不想作战,很快就被前秦所灭。

前燕被灭,前秦一统北方的趋势开始明显

这一战成功灭了前燕,但居功至伟的其实是邓羌,战后邓羌被赐予爵真定郡侯,王猛被封为清河郡侯,当然期间邓羌不服王猛,在王猛要军法处置邓羌部将的时候,邓羌自认为资历远胜于王猛,极力阻挠,侧面证明王猛在前秦军中缺乏至高的权威

既要处理前秦政务,又要带病打仗,王猛很快就病倒了,这一年王猛五十一岁,病重之时,王猛还在劝谏苻坚不要迷信图谶之说,继续勤政爱民,并且嘱托了后世,劝谏苻坚要提防鲜卑和西羌,虽然他们已经归顺,但终究是个祸患,需要慢慢除掉他们,其次就是不要立即攻打东晋。

可惜王猛临终之前的肺腑之言并没有苻坚听进去,淝水之战前秦四分五裂,王猛担忧的鲜卑、西羌纷纷反叛自立,没几年前秦彻底灭亡了。

总的来说,王猛和诸葛亮相比的话,军事能力可能不如诸葛亮,但在政治能力上远超诸葛亮。

当然不同时代的人物因为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个人的经历也有很大的区别,由于机遇运势均不相同,所以王猛和诸葛亮对比其实就是关公战秦琼一般,并没有最终答案。

前秦最终一统北方

如果按照实际功劳来说,王猛更胜一筹,但诸葛亮的遭遇更加艰难,毕竟让王猛到蜀汉,他也无法一统天下,如果让诸葛亮到前秦,他也可以和苻坚相处融洽,并且把前秦治理得比较好,至于到哪一步却不能确定。

双方都是难得的贤才,而且儒法结合,是属于同一款类型的人,性格上事必躬亲,治国上宽严相济,一个需要处理激烈的蜀汉新旧争斗,一个需要处理激烈的胡汉矛盾,也难怪会被拿起来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