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14)肩髎

 奇奇中医堂 2023-10-31 发布于北京

(14)肩髎

【名词释义】

肩即肩部,髎指骨隙,此穴在肩部骨隙中,故名肩髎。

肩,颈项之下,臂与身联属为肩。髎,深孔貌。此穴在肩部,当肩峰外下方之凹陷中,为三焦经在肩部最末一穴,因名肩髎。

【定位】肩端腨上陷中,斜举臂取之。

标准定位:肩髎穴在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陷窝,后面一个凹陷窝即是本穴;或垂肩时,肩髃后约1寸处取穴。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

1、肩髎穴有祛风湿、调气血、通经络作用。

2、肩髎穴有舒筋利节作用,治臂痛肩重,不能扬举,取局部也。

【主治】主臂痛,肩重不能举。

1、肩髎穴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胛肌痉挛或麻痹,肩重不举,肩周炎,中风偏瘫,臂痛,肩臂痛,上肢麻痹,上肢瘫痪,肩重不能举,荨麻疹,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2、肩髎穴主治肩臂痛,上肢麻痹或瘫痪;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

3、肩髎穴主治荨麻疹;臂痛,肩重不能举,中风偏瘫。

4、荨麻疹,肩关节周围炎,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刺灸法】《铜人》针七分,灸三壮。《明堂》灸五壮。

刺法:直刺1~1.5寸,深刺可透极泉,可有麻电感向下扩散。

灸法:可灸。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5分钟。

【特效按摩】

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捏肩髎穴3~5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可缓解臂痛不能举、胁肋疼痛等症状。

【穴位配伍】

1、肩髎穴配条口透承山,肩髎透极泉,治肩周炎。

2、肩髎穴配阳谷、天宗,治臂痛。

3、肩髎配肩髃、曲池、合谷,治上肢瘫痪。

4、肩髎配肩髃、肩贞、臑俞、曲池,治肩臂痛不能举。

5、肩髎配肩井、天宗,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肩重不能举。

6、肩髎配风池、曲池,有疏风泄热、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风疹。

7、肩髎配外关,章门,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肋间神经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肩重不举,臂痛,肩髎主之。

2、《针灸大成》:主臂痛,肩重不能举。

3、《备急千金要方》:臂痛,肩髎、天宗,阳谷。

4、《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肩重不可举臂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