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18)瘈脉

 奇奇中医堂 2023-10-31 发布于北京

(18)瘈脉(一名资脉)

【名词释义】

瘈即瘈疭,脉指络脉,此穴在耳后,布有络脉,善治瘈疭,故名瘈脉。

瘈,瘛疭。脉,指筋脉及耳后的青脉。穴当耳后青筋络脉处。《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云:“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俗称抽风。按瘈为痫类,小儿多患之。本穴在耳后“青筋”动脉处。人在惊风癫痫症发,或三焦火盛时,则此“筋脉”色变青紫,连及全耳灼热,即狂热之表现也,故名此青筋处,为瘈脉穴。《黄帝内经灵枢·五邪》:“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定位】耳本后鸡足青络脉。

标准定位:瘈脉穴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三分之一的交点处。正坐或侧伏,在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取穴。

快速取穴:沿翳风(头偏向一侧,将耳垂下压,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翳风穴)和角孙(在头部,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即是角孙穴)做耳轮连线,连线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即是瘈脉穴。

  

  


  

【功效】熄风解痉,活络通窍。

1、瘈脉穴有通窍止痛,清热解惊作用。

2、瘈脉穴主治小儿癫痫,有清热散风之功。《论疾诊尺》:“婴儿病,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小儿患惊痫时,此处青筋特显。《针灸大成》经穴歌:“天牖,翳风,瘈脉青。”是古人对此穴,以青筋为特征也,刺之多效。

【主治】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瘛瘲,呕吐,泄利无时,惊恐,眵瞢目睛不明。

1、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头痛,耳聋,小儿惊风,目视不明,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瘈疭,视物不清等。

2、瘈脉穴主治耳鸣,耳聋,头痛,小儿惊痫,瘈疭等。

3、瘈脉穴主治耳聋,耳鸣,目视不明,头痛;小儿惊痫,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

4、头面五官科疾病:耳聋耳鸣,视物不清。消化系统疾病:呕吐泄泻。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痫,惊恐,瘈疭。其他疾病:头痛等。

【刺灸法】《铜人》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多出。针一分,灸三壮。

刺法:—般沿皮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灸法:可灸。艾炷灸3壮;艾条灸5~10分钟。

【穴位配伍】

1、瘈脉穴配完谷、率谷、外关,治偏头痛。

2、瘈脉穴配完骨,治头风、耳后痛。

3、瘈脉穴配长强或神道、颅息,治小儿惊痫。

4、瘈脉配听会、耳门、翳风,治耳鸣、耳聋。

5、瘈脉配合谷、太冲,治小儿惊痫。

6、瘈脉配头维、风池,治偏头痛。

7、瘈脉配听会、耳门,有清热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8、瘈脉配头维、印堂,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9、瘈脉配长强、大椎、太冲,有熄风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特效按摩】

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贴于耳后根处,顺时针方向按摩瘈脉穴1~3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可治头痛、耳呜、耳聋等症。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小儿痫痉,呕吐,泄注,惊恐,失精,瞻视不明,眵䁾,瘈脉长强主之。

2、《针灸甲乙经》:小儿惊痫,瘈脉、长强。

3、《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瘈疭呕吐,泄痢无时。

4、《针灸资生经》:头风耳后痛,瘈脉、完骨。

5、《类经图翼》:主治头风耳鸣。

6、《针灸大成》: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瘛疭,呕吐,泄痢无时,惊恐,眵䁾,目睛不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