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循筋拨点疗法

 钱要向我飞 2023-10-31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循筋拨点疗法是以人体特定的部位或腧穴,采用手法点拨揉按的方法治疗疾病,以疗效显著、简便易行而著称。循筋拨点疗法属于中医拨筋疗法,拨筋疗法因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所以辗转流传于民间。而民间医生大多只注重疗效,对拨筋理论没有深入的研究,且受传统保守思想的束缚,此疗法没能推广与发扬。本人曾拜师13位,其中大多是民间伤科高手,他们都有不同的拨筋手法;在我20多年的临床中,时常采用他们教授的方法,均取得了非常突出的疗效,大多都会手到病轻。
 
通过临床不断摸索总结,我自己亦发现不少治疗点,且这些治疗点均存规律分部。这些治疗点有的是按十二经筋的分布,有的是按运动力线分布;这些路线上的治疗点治疗的症状亦有明显的规律所循,如低头头枕部膀胱经筋区域的疼痛,我们可以在采用膀胱经筋路线小腿承山区域的筋结进行揉按,并让患者做低头仰头的动作,其头枕部的疼痛就会立即减轻,其效果亦比颈部直接揉按来的快,来的彻底。如鼠标肘,其症状是我们用鼠标时肘关节肱骨外上髁区域会出现疼痛,其他体位无明显不适的感觉,这种情况我们就采用运动力线上循,大多在肩贞穴区域会触摸到筋结,当我们把肩贞区域的筋结进行松解后,其肘部症状亦跟着消失。这种遵循经筋路线和运动力线寻找治疗规律的方法我定命为循筋拨点疗法,这种方法亦是循筋拨点疗法的雏形。
 
随着临床经验的逐渐丰富,并结合对中医传统经典的学习,在《金匮要略》里面有一段话“心下有痰饮,背寒如手掌大”,这段话让我想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这类型的颈椎病除了有心悸胸闷、恶心欲吐的交感神经症状,大都伴随有后背手掌大区域的僵紧。结合《内经》里面关于卫气行的篇章,我认为引起心悸胸闷的原因是背部僵紧导致卫气不能内入去温暖胸腔和胃脘,胸腔缺乏卫气的温煦导致寒气凌心而出现心悸胸闷,胃脘缺乏卫气的温煦就会胃寒而出现恶心欲吐的情况。治疗就需要松解后背区域的僵紧,打开卫气内入的通道,则心悸胸闷、恶心欲吐的症状常常会立即改善或消失。后又逐渐发现点按腰三横突的筋结可以治疗腹痛,点按鼻子平行的头枕部区域的敏感点可以治疗鼻塞等情况,进而形成了我的直络理路。
 
后遇到一个患者其主要是右侧小腿腓肠肌和胫前肌胀痛,自觉小腿里面有气在充斥一样,这症状有点类似于小腿的肌筋膜室间隔综合征的早期症状,右下肢不能用力,用力即感胀痛加重。其症状已经持续了一周,曾在某医院对症输液和针推治疗,无明显疗效。这个患者右侧的跳跃和痞根均有明显筋结点,而我松解这两个筋结点患者右侧小腿的胀痛并无明显改善。上循背部,右侧背部未触摸到明显筋结与压痛,而在其左侧肩胛骨下三分之一的肩胛缝处发现有一个明显的条状筋束,按压这个点时患者突然大叫,说我按压的位置非常疼痛,而其又说按这区域的时候右小腿很舒服,感觉没怎么胀了。当时感觉很诧异,为什么右腿疼痛取左侧肩胛骨有效果呢?我突然就联想到缪刺,缪刺不就是左右上下交叉取吗?这个点和右下肢的疼痛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于是我将左侧肩胛的筋结点和痞根、跳跃连成一线,发现其刚好经过脊中,我将这条线向患者的左上肢方向延申,我沿着这条线仔细的触摸,发现患者左上方的冈下肌,左肩肩贞区域均存一线紧绷。而其右侧冈下肌,右肩肩贞区域均没有触摸到明显的筋结与压痛。于是将其左侧冈下肌和肩贞处的筋结亦慢慢松解,处理后患者下地行走自如,感觉右小腿的胀痛已缓大半,其后在这几个筋结点针后在针尾加灸以巩固疗效;此患者治疗三次症状完全消失。后来我对于腰腿疼痛的患者大都采用这方法交叉检查一下,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患者在对侧的背部和肩部,亦或者在上肢的一些对应部位可以摸到敏感点,在敏感点使用拨筋或者针灸治疗,其疗效非常显著,对于一些急性疼痛常常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于是交叉络理路就诞生了。
曾遇到一个男性患者,其左侧臀部伴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疼痛2月。其2个月来先后走了五家医院,采用过多种治疗手段,疼痛一直没有改善,后经朋友推荐前来找我。来诊时需助手搀扶,腰部不能伸直,左髋左膝呈半屈曲姿势,左脚尖着地行走。其曾经做CT检查腰4/5椎间盘有轻度膨出,影像上无神经根压迫。查腰背部柔软,未发现筋结与压痛。其左侧环跳穴处有一个鸡蛋黄大的筋结,压之剧痛,按压环跳时疼痛直接放射到小腿外侧,左直腿抬高30°阳性;其自述不敢咳嗽,咳嗽也会出现环跳到小腿的放射性疼痛,从其症状来看就是一个典型的坐骨神经痛。一个坐骨神经痛其前后治疗两月无效,这是为什么呢?只能说明之前的医生治疗方向出路问题,否则不应该没有任何效果,我只能改变一种治疗方向才可以。患者疼痛以环跳为主,环跳属于胆经腧穴,胆经和肝经为表里经,于是我让患者平躺,结果在左侧腹股沟肝经的急脉与脾经的冲门之间发现了一个鹌鹑蛋大的筋结,按压疼痛非常明显。冲门是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这个部位出现筋结刚好也验证了我的推断。这患者腹股沟的筋结我就重点拨按了一下,而随着手下筋结的变软,患者平躺时本来屈曲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竟逐渐伸直了,患者感觉左腿没那么疼痛了。而再次触摸环跳部位的筋结,居然也变小变软了。我复再把患者左侧的脾经和肝经路线做了一个简单的放松。手法治疗后患者下地就可以直腰自然行走了,髋关节膝关节行走时也不用屈曲,其感觉左下肢疼痛大减。经历这个患者以后,遇到臀部疼痛的患者,我大都在腹股沟发现有类似的筋结,不论是环跳疼痛,跳跃,还是秩边的疼痛,亦或者大转子区域的疼痛,在腹股沟的筋结基本都在腹股沟肝经的急脉与脾经的冲门之间。从腹股沟的筋结点来看,臀部的跳跃点、环跳、秩边、转子上,就像是手电的电灯泡呈散状放射出去的射线一样。而通过腹股沟筋结的松解,大部分患者臀部的筋结点亦会随之软化。后我把这种散状放射共性的路线称之为散络。
 
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提升,发现很多问题,手法不一定用太大的力度,只需要在皮肤轻轻揉捏就可以很快的解决症状,由此形成了我们的皮部系统。中医骨伤注重筋骨并重思想,筋是约束并固定骨架的,筋挛缩或者松弛,关节都会出现偏歪,关节偏歪一样会导致筋的挛缩或者松弛,纠正关节的错缝,而筋的挛缩或者松弛亦会恢复到正常的情况,临床中逐渐总结进一步形成了骨骼体系。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读,对于其中提到“冷结关元”的感悟,发现只要临床中可以运用附子的病症,在其关元穴区域均会触摸到明显的筋结,通过点按关元,这些症状就会明显的改善;进而形成了脏腑气化体系,也近一步完善了循筋拨点疗法。
 
因为我们临床重点处理的是以筋结为主,而筋结的发现是需要用手在病变区域或者其上下、前后相连的部位遵循一定的规律去寻找,这种遵循一定规律寻找的方法我取名为循筋;而筋结我们多采用拨筋的方法来进行松解,故而定名为循筋拨点疗法。
 
循筋拨点疗法分为皮部系统、经筋系统、络脉系统、骨骼系统、脏腑气化系统这五大体系。经筋系统又分为十二经筋和运动力线两个小体系。络脉系统又分为直落、交叉络、散落、斜络、横落、浮络等六个小体系。
 
总体来讲循筋拨点疗法临床运用广泛,不只是局限于筋伤疼痛,其对于内伤杂病效果亦非常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