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性尿路感染频发,中医根治医案一则

 新用户57519768 2023-10-31 发布于内蒙古

尿路感染,又称泌尿道感染,简称尿感,是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包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我们通常所说的尿路感染,最常见的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前者主要是肾盂肾炎、输尿管炎,后者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

图片

尿路感染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让人们上洗手间的过程变得像“上刑”一样。尿路感染时出现的排尿疼痛,被患者形容犹如烈火般焚烧。

而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女性群体患尿路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显示,女性的发病率约是男性的8~10倍。而每个女性一生中平均会患有症状性尿路感染1~3次。

本次,我们就来看看韩学杰老师如何妙手回春,治疗“尿痛如焚”的尿路感染!

图片

01

尿路感染:相火上扰,湿热下注

图片

临床医案

刘某,女,48岁,2003年11月14日初诊(立冬)。

病史:

患者1年前出现小便不适,下肢浮肿,经某医院诊断为慢性泌尿系感染,口服西药治疗,病情反复,近2个月病情加重,遂来门诊求治。

刻下:

排尿不畅,灼热涩痛,五心烦热,腰酸且痛,少腹不适,下肢浮肿。

检查:

舌黯红,苔薄黄,脉细数。血压:120/80mmHg,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尿常规:尿蛋白(++),潜血(++)。

观患者病情,其五心烦热,腰酸且痛,舌黯红,苔薄黄,脉沉细此为肾阴亏损,相火上扰之征;阴虚火旺,热移下焦,故见小便赤涩;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则下肢浮肿。

故其病位在肾、膀胱,证属湿热内盛,虚火上扰。韩教授诊断诊断其为热淋”,相火上扰,湿热下注证

图片
图片

02

尿路感染顽固,用药更要讲究

泌尿系感染易复发,较难治,不能单纯消炎,动用苦寒,因本病常系火邪与湿邪交缠,湿热为患,苦寒过度恋湿伤胃,反而难愈。本案便是其例。

故治当清利湿热,清者不致苦寒,利者不致温燥,“是谓至治”。因而韩教授以“滋阴降火,泄利湿热”为思路,投《兰室秘藏》滋肾通关散加味

图片
图片

临床处方

《兰室秘藏》滋肾通关散加味

黄柏10g 知母10g 肉桂3g 车前草30g

丹参30g 赤芍10g 丹皮10g 王不留行10g

海藻10g 川楝子10g 元胡10g 生苡仁10g

 仙鹤草10g 益母草10g 白花蛇舌草30g

上方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用。

本案选用滋肾通关散,知柏清降虚火,肉桂引火归原;

图片

小便不利,伴有下肢浮肿加生苡仁、白花蛇舌草、王不留行、车前草利水渗湿

久病多伴气虚,选用仙鹤草既补气又治尿血

离经之血则为瘀血,丹参、赤芍、益母草活血凉血以止血

选用海藻、白花蛇舌草清热泄浊,解除尿蛋白

图片

△图为海藻

若见湿热内盛,可选茵陈温胆汤,加大清利湿热之力

配伍三妙丸重在清利下焦湿热,其中川牛膝引热下行,黄柏、炒苍术清热燥湿;

亦可通利三焦,上焦选桑白皮,中焦选茯苓、生薏仁,下焦选白花蛇舌草、泽泻、萆薢、土茯苓、王不留行、车前草、桑白皮等。

图片

03

坚持月余,病痛消除不复发

第一阶段: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14剂后,浮肿减轻,尿蛋白减为(+),潜血仍为(++),排尿仍有不适,舌黯红,苔黄腻,脉滑数。

第二阶段:湿热仍盛,改为茵陈温胆汤(温胆汤加茵陈、泽泻)。7剂后浮肿已轻,但不慎感冒,咽痛咳痰,黏而难出,舌尖红,苔薄黄,脉滑数,上方加三子养亲汤(苏子、莱菔子、炒葶苈子)祛肺痰。

第三阶段:7剂后双下肢浮肿消失,尿蛋白消除,潜血降为(+),咽痛咳痰已除,仍排尿不畅,但灼热涩痛缓解,舌黯红,苔薄黄,脉沉细。奏效守法,仍用滋肾通关散加味,腰痛加鸡血藤、老鹳草、川断;湿热重加三妙丸(炒苍术、黄柏、川牛膝)、草薢、土茯苓、桑白皮、冬瓜皮;潜血加白茅根、泽泻。

第四阶段:治疗月余,小便通畅,潜血消失,五心烦热和腰酸且痛症状解除,舌淡红,苔薄白。嘱上方改为每晚服1煎巩固,未再复诊

韩学杰教授《九法五径·泌尿系统疾病》传承班,也是向我们“普医”,如何在日常中保护保健泌尿系统,如何用中医调理这些“顽固”又折磨的慢性疾病,让我们敬请期待。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