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面受敌”是什么意思?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具体是什么?

 Loading69 2023-11-01 发布于四川

八面受敌和八面受敌读书法

“八面受敌”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意为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

出 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著称。”

另有“八面受敌”读书法。

创始人:苏轼。

“八面受敌”是什么意思?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具体是什么?

释义:中国的读书人怕是没有不知道苏东坡的:大诗人、大散文家、大学问家和大书法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巨星。说起他的文章,史称“浑涵光芒,雄视百代”。苏东坡之所以有此成就,当然不是天生的,尽管他从小聪慧,家庭环境使然,但和其一生好读书和善读书是密不可分的。

“八面受敌”是什么意思?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具体是什么?

苏东坡一生勤读书,更会读书。他积累的一套读书方法,即他应其侄女婿王痒讨教读书方法而写的《又答王痒书》中所介绍的,对历代读书人都很管用,很实用。特别是他所总结的“八面受敌”读书方法,从古到今,更是为人推崇,影响深远。苏东坡信中是这样说的:“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如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彷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苏东坡在这里所介绍的读书方法,我将其归纳起来:一是每一本好书都要好好地反复读,“不厌百回读”和“熟读熟思”;二是要定向专一,不能泛泛读,将书的内容列出专题,一次一题读、逐题专读,勤勤恳恳、心无旁骛;三是长期坚持,他日学成,所学到的知识能应对如流,能“八面受敌”;四是这种读书方法看似“愚钝”,但实际上是读书最聪明所为。

苏东坡是个大学问家,为什么采用这种别人看似“愚钝”的读书方法?这是因为,读书不是才子潇洒的事,而是“寒窗”的苦功夫,需要勤勤恳恳,心无旁骛,专心攻读,这样才能“深知书中味,了然于胸中”。曾有史书记载:“尝有人问苏文公,'公之博治可学乎?'曰:'可,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如治道、人物、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求一事。不待数过,而事已精窍矣。”在这里,苏东坡对求学者通过介绍自己是如何读《汉书》的,告诉人家自己是如何读书的。他不仅分出专题读,还亲手抄《汉书》。苏东坡贬职黄州时,一次朱载前来拜访,苏公却久久没有出来,朱等得有点不耐烦想走,这时,苏公才从室内出来连连作揖道歉,告之正在抄写《汉书》。朱听了很是奇怪:“以先生之才,开卷一揽,自可终生不忘,何用手抄呢?”苏东坡回答:“不然,我读《汉书》迄今抄过三遍,最初是每段事抄三个字为题,第二遍是每段抄两字为题,现在只用一字”。朱载翻开苏东坡所抄的《汉书》,挑一字,苏东坡应声背几百字,无一字差失,几次改挑,莫不如此。朱惊讶不已:“先生,真谪仙才也。”

“八面受敌”是什么意思?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具体是什么?

苏东坡的这套读书方法,和他一向倡导的读书要做到“自达”、“自得”、“自胜”是一致的。所谓“自达”,就是启发读书的自我要求,“我要读”而不是“要我读”;所谓“自得”,就是读书善存疑,多思考,依靠自己去体会感悟;所谓“自胜”,就是要在“自达”和“自得”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战胜自我,破除自我,最后展示一个读书后的崭新自我。要达到苏东坡提出的这种读书的“三境界”,读书人需摒弃那种贪多求快,只咽不嚼,书读再多也受益甚浅的泛泛而读的方法。他认为,通常人在读书中,都会有“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的感觉,于是乎,见书皆读,本本穷尽,兼收尽取,虽是手不释卷,但饱读难消。如此读书不“破”,万卷又有何益?

“八面受敌”是什么意思?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具体是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