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子裕:《戏曲声腔剧种丛考》

 古代小说网 2023-11-01 发布于江苏

《戏曲声腔剧种丛考》,苏子裕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8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考证戏曲声腔剧种,包括宋元南戏声腔、弋阳腔、海盐腔、昆腔、四平腔、宜黄腔、京腔、河北高腔、四川高腔、京剧、粤剧、福建北路戏、东河戏、江西采茶戏,探源流,论沿革,辨真伪。既有“史”的脉络,又有地域文化的考察。对戏曲史上一些存疑问题进行了解析;对明代江西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生平及著述,作了简明的专题论述。

作者把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相结合,以丰富的文献资料考证和长期地实地调查,广泛深入地研究宋元南戏声腔以及各地戏曲声腔,辨析其来源、发展、沿革,涉及声腔、剧目、剧本、戏班、剧作者、乐器、出版等丰富内容,展现宋元以来戏曲的繁盛生命力和辐射力,资料详实,论证严密,具有说服力。

目  录

卷一 南戏声腔考 

宋杂剧、杂扮与南戏、北杂剧的行当体制沿革考 

温州杂剧·戏文·永嘉戏曲·南戏诸腔

——宋元南戏发展史的四个阶段 

海盐腔源流考 

《南西厢记》作者崔时佩生平考 

昆曲伴奏乐器考 

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 

天下优人十九出弋阳 

——江西弋阳腔未曾“调绝”补证 

四平腔发源地新探 

江西宜黄腔、弋阳腔戏班戏神考 

卷二 汤显祖与宜黄腔 

仕途偃蹇 玉茗流芳 

——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 

我国最早的一篇戏曲学论纲 

——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解读

《牡丹亭》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汤显祖、梅鼎祚剧作的腔调问题 

——兼与徐朔方先生商榷 

越调吴歈可并论,汤词端合唱宜黄 

——清初南昌李明睿沧浪亭观剧活动一瞥 

借“拗嗓”说曲律 立昆腔为正宗 

——我看晚明吴越曲家爆炒的“汤沈之争” 

汤显祖与宜黄腔的传承 

卷三 戏曲声腔辨析 

两种弋阳腔:高腔与乱弹 

两种宜黄腔:海盐支派与二黄腔本名 

四平腔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吹腔之关系辨 

“京剧声腔源于陕西”质疑 

楚调秦腔西秦腔 不是陕西山二黄 

卷四 地方戏曲声腔剧种考 

“京腔六大班”初探 

“京腔六大班”再探 

“京腔六大班”三探 

也谈京腔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与戴和冰先生商榷 

是“低级错误”,还是无端猜疑 

——与戴和冰先生商榷

河北高腔探源 

明代南京地区戏曲声腔述考 

泸州高腔源自江西吉安高腔 

江西戏曲在广东 

粤剧梆黄源流新探 

福建北路戏探源 

古老戏曲剧种东河戏 

从婺源徽班看宜黄腔入皖的变化 

卷五 江西采茶戏  

从行当体制看三脚班的形成与发展 

略论江西采茶戏之研究与发展 

赣南采茶戏的发展历史、艺术形态及其艺术革新 

附录 

抉微索隐细考察  南腔北调探源流 

——流沙先生的戏曲声腔史研究 

明代戏曲出版物之最:江西人编选、出版的剧本 

后记

后  记

我是在流沙先生的引导下,于1977年开始进行戏曲声腔剧种史研究的。当时我在南昌市京剧团任编剧。我觉得,江西戏曲活动的历史悠久,是弋阳腔、宜黄腔、采茶戏的发源地,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潜下心来,投入戏曲声腔剧种史的研究,并参与《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以及《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的撰稿工作。

《弋阳腔发展史稿》

后来,虽因担任一些行政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但始终未离开文化部门,即便是在旅游局,也还兼职文史研究工作,所以研究还未完全中断。每逢出差或到外地开会,我总是找机会到书店买书、到图书馆查资料,或到当地查访古戏台、看戏。

1992年,我被调到原江西省艺术研究所担任所长,开始有比较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工作,不久,就被聘任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的副主编兼撰稿人。1999年,经文化部批准,我独立担任并完成国家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弋阳腔发展史稿”研究工作。

我的研究主要是以江西地方戏曲为重点,从采茶戏出发,再弋阳腔,再宜黄腔,每有所得,则陆续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

2001年由新华出版社结集出版《中国戏曲声腔剧种考》。2008年得到曾永义先生支持,约稿列入其任总策划的“国家戏曲研究丛书”,将该书在我国台湾再版,增入九篇论文,并将书名改为《戏曲声腔剧种丛考》。此书在大陆不易见到。

《中国戏曲声腔剧种考》

再则,这十几年来又陆续写了一些文章,觉得有必要重新整理,结集刊出。我的想法得到江西省文化与旅游研究院领导的支持,于是有了本书的问世。

收入《戏曲声腔剧种丛考》的39篇文章,绝大部分都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再次出版也保留了其历史面目,以便读者从中了解我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探讨过程。有的文章个别词语作了一些润色或修订。

由于我主要是针对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逐个进行研究,经常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所以,这些文章收集在同一本书中,有些内容甚至措辞都有重复之处,有些记载反复引用,絮烦之处,请读者见谅。有些问题尚在探索之中,错谬之处,祈请同行专家批评、指正、赐教。

《弋阳腔史料三百种注析》

感谢江西省文化与旅游研究院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

感谢本书责任编辑田远和老同事范干忠同志为本书认真仔细校对,辛勤操劳,给予我极大帮助。

苏子裕

2022年7月17日

作者简介

作者近照

苏子裕(1944— ),研究员,江苏南京人,曾任江西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江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主要研究方向为戏曲声腔剧种史,曾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副主编、撰稿人,著有《中国戏曲声腔剧种考》《弋阳腔发展史稿》《弋阳腔史料三百种注析》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