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传习录》(2)

 楚轩书屋 2023-11-01 发布于湖北

亲民与新民

徐爱问:“《大学》中'在亲民’一词,朱熹认为应当写作'新民’,并且后面的文章有'作新民’的词句,可以作为他的凭证。先生却认为应当依照旧本作'亲民’,您这样认为也有什么依据吗?”

徐爱所问的,正是儒家的一大学案,我把它称为《大学》第一学案:亲民还是新民。他说的这句话,出自《大学章句》的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一部体现心学精髓的《传习录》,开篇就提“亲民”和“新民”,必有深意。中国古人编书,大都讲“春秋大义”或者是“春秋笔法”,说白了,就是正名。所以,“亲”和“新”的区别,就是王阳明的弟子们在为老师的学说正名。

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理学一样,其思想都来自《大学》,而“亲民”和“新民”正是两派学说的分水岭。

而朱熹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集大成者,前者在南宋集理学之大成,后者在明朝集心学之大成。两位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我更喜欢王阳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