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土生金法治疗咳嗽1月案

 中医林佳明 2023-11-01 发布于广西

今天是我写日记的1863天。

男,3岁。


主诉:咳嗽1个月2023年10月6日就诊。


现病史:1个月前受凉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白痰,发热,无气喘,鼻塞流鼻涕。

经治疗后仍咳嗽迁延不愈,遂来诊。


刻诊:咳嗽,鼻塞鼻音重,无气喘,无发热,易积食,舌质红,地图舌,苔腻,脉沉细。

中医辨证:太阴夹有水饮,食积。


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太子参 10g,炒白扁豆 10g,山药 20g,陈皮 3g,炙甘草3g,茯苓 10g,薏苡仁10g,麦冬 14g,姜半夏 3g,五味子 3g,蜜枇杷叶 3g,炒鸡内金 6g

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3.10.11二诊:


服上方后咳嗽明显改善,唯有进食时少许咳嗽,纳食改善,无塞鼻音重,无气喘,无发热,舌质红,大便2天一次。

地图舌,苔腻,脉沉细。

处方:太子参 10g,炒白扁豆 10g,山药 20g,陈皮 3g,炙甘草 3g,茯苓 10g,薏苡仁 10g,麦冬 14g,姜半夏 3g,五味子 3g,蜜枇杷叶 3g,炒鸡内金 6g,干姜 1g,细辛 1g

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2023.10.16三诊:


刻诊:现无咳嗽,晨起时流鼻涕、打喷嚏,饮食好,易积食,有口气。大便1 天一次,地图舌,苔腻,脉沉细。

太子参 10g,炒白扁豆 10g,山药 20g,陈皮 3g,炙甘草 3g,茯苓 10g,薏苡仁 10g,麦冬 14g,姜半夏 3g,五味子 3g,蜜枇杷叶 3g,炒鸡内金 6g: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按语:一诊时患儿的症状表现为咳嗽,鼻塞鼻音重,无气喘,无怕风怕冷,无发热,舌质红,地图舌,苔腻,脉沉细。

按照六经辨证的思路在这里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等表现不明显,故诊断为太阴病。

加之患儿平素脾胃功能较差容易积食,舌质红患儿体内有郁热,在这里的地图舌应当考虑为脾胃气虚所引起的,故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以益气健脾,止咳化饮。

患儿年幼故易人参为太子参,患儿舌质红,地图舌有燥的表现故不用白术、桔梗,在这里也用到了麦门冬汤的思路。

太子参可补中益气、培土生金,合麦冬又有益气生津之功效。

麦冬得半夏,则可防之其滋腻碍胃之弊,半夏得麦冬,又不致伤津耗液,两者燥润相济,动静结合。

五味子枇杷叶敛肺止咳,炒鸡内金消食化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


二诊时患儿诸症好转,但舌润水滑,水饮表现明显故加用少量的干姜、细辛温化水饮,有苓甘五味姜辛汤的含义在里面。


三诊时患儿诸症消失,但仍有地图舌,苔腻,脉依然是沉细的,故继续守方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来调理脾胃,增强患儿体质。

常用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参苓白术散等防己用于疾病后期的收尾处理。

林佳明按:此案例是曾春在跟师的时候,我叫他总结的案例,本案从脾胃入手,采用培土生金的方法。

临床效果满意,疗效确切。

林佳明,来自钦州,默默的努力及传讲中医,传承经方。

从事六经经方辨证传承工作,目前与利城老师已经开展了18期全国基层经方传承班。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利用周末在基层开展经方义诊工作,深受百姓欢迎。

2022年7月,与利城老师出版了《林佳明经方实践录》。

算是对自己学习经方6年的一个小结。

崇尚仲景医学,六经辨证,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做经方一代传人。

善于运用中医经方治疗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疑难重症如急性脑血管病(脑中风)及后遗症,反复发作性眩晕、顽固性失眠、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头痛、心理障碍等疑难杂症。

形成了经方六经辨证,注重兴阳、温阳、扶阳学术思想运用,强调本气自病,重视先后天两本。

欢迎扫上面二维码,加我的微信,可以交流、学习中医,在中医路上一起成长。

关注另外一个公众号,可以交流、学习中医,在中医路上一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