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德文:从小镇青年读懂乡土中国

 旁观人世间 2023-11-01 发布于山东

本文根据九派新闻评论员木姗采访整理。

一、小镇青年的消费幻象

最近一些财经媒体报道,小镇青年越来越敢花钱了,虽然他们生活在小县城,但是各种消费都在看齐大城市,这种现象从描述上说是没问题的。它背后是什么因素呢?小镇青年这个标签,主要是文化尤其是电影、消费领域造的这么一个词。最近十来年,我们的返乡青年越来越多。这个群体在我们今天整个城乡社会的格局里面,是一个具有明显代际特征的群体,如果放在城乡关系里去看小镇青年,他们就是往返在城乡之间的这样一个群体。

我们现在说小镇青年,通常以80年代末、90后为主。新生代农民工内部,实际上也有代际分化,也有非常明显的代际特点, 85前的这部分人,跟他们的父辈(也就是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可能差别不是很大。这和城市化进程有关, 85前的小镇青年基本还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环境里面成长起来的,他们具有比较完整的乡村生活经历,所以无论是他们的思想观念还是生活方式,可以说都延续了上一代的特点。从消费观念上看,80初群体和通常而言的小镇青年群体,略有差异。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已经打破了,农村的商品化程度也很高。即便是85前的这部分小镇青年,他想节俭,也节俭不了,因为整个消费水平上去了,日常生活也都商品化了。以前,农村的衣食住行,它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自产自销的,很多属于自然经济,比方地里面自己种菜、猪自己养,自给自足。家里面要盖房子、要请客,也是互助互惠的。

在过去,乡土社会里面它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还比较完整,有很强的互惠系统,所以现金支出是不太多的,要么是在一个家庭里自给自足,要么是在一个小范围内互惠互利,可以说那时候农民的生活领域基本是没有商品化的。

今天农村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交往、日常消费等等,都被资本主义体系给“殖民化”了。农民现在的吃穿用度,都是全国甚至是全球市场体系制造的,更极端的表现就是鼓励你去借钱、花钱,比如有些广告就是鼓动你透支式消费,还把这种消费和情感、道德去挂钩。

我记得有个广告,一个农民工带着母亲坐飞机,然后他母亲好像是心脏不太好,那个场景意思反正就是说作为一个孝子,那你就升舱吧,表达对母亲的孝心就让母亲坐头等舱不坐经济舱,那你没钱怎么办?那可以找平台去借。当时我印象特别深,因为农村我们过去说子女对父母的孝心,它是一个很社会的层面,是属于私域,是情感、道德的领域,我们一般还是不太愿意用金钱来衡量,是不太愿意被资本主义这个意识形态裹挟的。但是现在就很明显,这种意识形态就渗入进去,它就很明白地告诉你,你作为一个孝子,你就得给你父母花钱,你没有能力花钱,那你借钱也得给他花。资本的逻辑是,不让老人坐上头等舱,就是不孝;不给妻子送花,就是不爱;不给子女买上生日蛋糕,就是不负责任。

消费主义异化情感、道德的例子,在年轻一代的婚恋观上,似乎也有所体现。比如说江西一些农村地区高价彩礼的现象比较多,有的地方商业银行就做过那个“彩礼贷”,就是说这个彩礼你支付不了,我可以给你贷款。还有婚房贷款,两辈人同时贷款的、可以99年还完。这些金融产品可能只是噱头,但背后的意识形态让人可怕。

所以小镇青年敢消费这个现象,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市场影响。市场经济对乡村社会的生活领域有着非常强的渗透和支配的能力,所以使得我们现在整个农村地区的,也包括小镇青年在内,他们的生活、生产、消费等一系列的社会生活,已经高度的商品化,过去的比较简约的那一部分,互惠的自给自足的那一部分,已经被侵蚀掉了。

把小镇青年当作特殊的消费群体看,是资本逻辑的产物。所以,我们在数据上看,发现农村也是一个消费市场,尤其是小镇青年也很敢消费。其实很敢消费是因为他背后整个消费领域、整个供给端,衣食住行的需求都已经商品化了,这个市场是统一的,城市有什么,农村肯定也会有。

从消费成本的角度来讲,农村和城市之间确实是一体化了,没有本质区别。那你说农村看个电影要比城市便宜吗?那不会的,也是30块钱、40块钱,都是一样的。所以说今天的县城的消费水平,和大城市的消费水平,基本上是没有差异的。

但是,县城的收入水平和大城市的收入水平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是一个问题,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从消费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在县城生活,跟在武汉这种超大城市过生活,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他的支出都是差不多的,就比如说结婚、比如说衣食住行、生活的逻辑,跟城里面都是差不多的。在城乡融合的情况下,城市的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已经全面重建了乡村传统的生活方式,那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被替代掉了、被重建了。

今天乡村已经不存在一个非常简约的生活了,要过那种生活已经很难了。比如你要开展家庭再生产,结婚你得在县城买一套房,日常生活得买辆车、方便出行需要,生了小孩一样得给他买奶粉,以后上学了还得给他培优,都是一样的。还有就是年轻的女性也一样要化妆,需求已经产生了而且非常普遍,而过去农村妇女是不需要这些的。再比方说这个住房,要还房贷,过去我们国家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尤其是农民,是很注重储蓄的,但是现在,我们农民基本上都是透支的。

可以说县城的整个消费状态、生活状态跟城市区别不大,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二、小镇青年的代际革命

这一代小镇青年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对于90后的小镇青年来说,在他们的成长经历里面,已经没有非常完整的乡土生活了,因为在他们上学的时候,农村已经开始瓦解,村落、乡土社会已经不完整了。而对于80年代初的那部分人来说,小时候还是一个大家族都在一起,左邻右舍也有很多小孩,也会需要参与到社区的公共活动、人情往来,邻里关系的爱恨情仇都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有温情、也有矛盾,它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形态。

但是最近十多年的时间,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就是一个居住的地方,它的社会已经不完整了,人口已经空心化了,这个空心化其实在90后成长的时候就开始了。

也就是说同一片土地,他们的父辈生活在这里的时候和90后自己生活在这里的时候相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的乡村,只有物理空间的概念,它的社会空间已经改变了。现在乡村的社会空间其实跟城市的社会空间已经非常接近了,虽然不完全是那个模样,但已经相当接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比较理性的,边界感比较清楚了,没有像以前那么相互依赖了。

以前的中国农村的乡土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从个人到家庭,再到家族,最后再到村落,一圈一圈扩散过去,对很多人来说就不会有边界感,他不会把个人的权利义务和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区分得特别清楚,核心家庭、主干家庭扩散到整个家族成员之间,这个边界感是不太清晰的。而现在的核心家庭就非常清晰,它是一个完整的行动单位,就算是亲兄弟两个人的交往也会计算得很清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正是这样的变化影响了现在小镇青年的生活方式。在城乡融合的过程中,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在小镇青年身上是体现得非常清晰的。现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发展起来了,90后、尤其是00后,他们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接受的基本都是城市的教育。要么是去城里上学,要么是去城里工作,接受的都是城市体系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城市塑造了。

完整的城市生活经验,让这一部分小镇青年和80年代初的那部分人相比,已经很不一样了,是社会的变迁,也是代际的变迁,是这种变迁塑造了今天小镇青年这么一个独特的群体。

小镇青年的消费方式已经都市化了,但也有独特性。亦城亦乡,是这个群体的一大特征。他们虽然生活在小城镇,但都有都市生活的体验,无论是上学还是工作,只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选择回到小城镇定居。他们生活的小城镇,可以看作是城市的尾、乡村的头,而这样的地方有个特点,就是亦城亦乡,无论是进城还是回乡,都很方便,一边连着完全都市化的生活,一边连着乡村的老宅产业、和祖辈的人情往来等等,和两边的互动程度都很高。

小镇青年亦城亦乡的这种生活方式,和大城市的青年还是很不一样的,大城市里的青年和乡村的往来互动基本是没有的。

“小镇青年”作为一种外界赋予的符号,是学术界也好、媒体也好,给他们的一个“标签”,但实际上他们自己对“小镇青年”未必有这个概念或者共同认识。而由于现在互联网的发达,他们也能看到网络上的一些讨论,也有一些乡村博主,自我调侃“小镇青年”以及记录小镇生活等等,不过要说有什么共同的认同,那还没有到这一步。

小镇青年的消费看齐了都市,但小镇的收入水平却达不到那样的水平,也就是说他们单靠自己的收入可能满足不了他们现有的那种生活方式,这种情况在小镇青年身上很普遍。来自家庭的代际支持,是小镇青年的另一个特点,这种支持通常是来自他们的父母,纯靠他们自己的收入其实是过不了那种生活的,在县城里面也是很难安居乐业的。也就是说,小镇青年能过上滋润的日子是因为代际支持,而不是单纯依靠他们自己的能力。

这种代际支持是全方位的,衣食住行、育儿教育方方面面。小镇青年的父母辈通常都是很传统的,也很愿意为子女付出:城里的首付,父母帮忙出的;车是父母支持的;生了小孩以后父母还会继续支持每个月的生活费、还帮忙带小孩。

在这种完全付出型的父母之外,完全不愿意插手下一代生活的是个例。但是作为社会事实,这一代的父母普遍还是愿意支持子女、责任感很强的。现在的中国社会基本上还是一个家庭本位的社会,而且是一个下行式的家庭本位,家庭的重心是在下移的,区别在于,传统的乡土社会虽然也是家庭本位,但它的重心是上移的,是先把老的照顾好,再来考虑小的,现在普遍是先把小的照顾好,老的就看情况,这个逻辑已经发生改变了,这一代的父母基本都是先把子女的发展考虑好,再来考虑自己的后路。

从育儿观念上来说,城市青年和小镇青年,没有本质区别。有条件的都是喜欢自己带,但是确实兼顾不过来,都需要父母帮忙。在以前,像80年代初的那代人,农村青年一结婚,有的小孩生了三个月就交给爷爷奶奶带了,现在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90后、00后结婚之后生了小孩,妈妈都要自己带,不可能直接就扔给爷爷奶奶带的,育儿观念也是和城市一样的观念,也认识到父母陪伴孩子很重要,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意识,对他们自己的家庭来说也是很重的负担,特别是双职工的父母。

其实在小城镇,全职的妈妈本来也很多,小镇本身就业机会就没那么多,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爷爷奶奶搭把手还是一样带不过来。县城基本上没有产业,有产业的话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年轻女性来说,确实就业机会很少。

那对于在小城镇的年轻小夫妻家庭,他们的生活模式一般是年轻的妈妈在小镇带小孩,年轻的丈夫到大城市打工,很多是这种分居的状态。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小夫妻都在县城工作,或者说只要有一方进了体制、有稳定的一份收入,其实就能在县城生活得下来,还有的情况就是父辈在县城有产业,自己在县城做点小生意,收入可以支撑自己小家庭在县城的生活。

也就是说,除了少数情况,小镇上大部分年轻夫妻家庭都是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 “一家三制”,就是一个家庭,三个地方生活,年轻的丈夫在大城市务工,年轻的妈妈可能再加上奶奶在县城里面带小孩,然后爷爷以及可能还有其他老人,在村子里面生活,像这种模式可能占到百分之八十。

三、县域城镇化催生小镇青年

最近十年的城镇化,主力就是80后新生代农民工。最近十年之所以有“小镇青年”这个概念是因为小城镇发展很快,尤其是县城,房地产都跟着发展起来了,消费的主力、买房的主力,就是新生代农民工,而买房的资金支持大多来自他们的父母。在城里有一套房,已经成了很大一部分农村地区找媳妇的“明规则”和“必选项”,要是城里面没房,基本就娶不到老婆。但是放在十年前,城里有套房,还可以说明家庭条件不错,是个“加分项”。

前不久很多地方出台政策,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例如推行房票安置、发放购房补贴等等,有些农民群体的顾虑是担心进城买了房之后,以后想回村也不去了,如何看待他们这个“进”和“退”的顾虑?

从我们现在的制度设计上来说,乡村的田和地都是留着的,回村是没问题的。进城和回村,“进可攻、退可守”的这种模式,制度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客观上来讲,现在实际是“只能进、不能退”,对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小镇青年来说,退回去从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人生失败,因为现在村庄已经失去了基本的社会生活服务,它的功能已经不全了,回去可能连社会交往都没有了,连过一个日常的生活可能都没办法过,那只能是回去“隐居”,不能算是一个“社会人”了。这也是为什么小镇青年的“回乡”,只能回到小城镇而不能回到村子里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过去,一个在城市闯荡的“失败者”回到村子里去还是能活得很舒服,而今天这样的人回到村子里去是生活不下去的,所以只能到零工市场这样的地方去。

其实小镇青年有两种消费风格,一种是消费主义的,一种是消遣主义的,这种划分,不只适用于小镇青年,对于都市青年也是一样的。即便是同一个人,不同的阶段或者不同的方面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消费风格,比如一个人在结婚之前,看到一个名牌手机,不管有没有能力他都要买,他就是受到那种符号和文化的影响;而结婚之后,可能就变得精打细算,有能力就消费,没能力就不追求那么“炫”,就有点消遣主义那种味道了。

不过现在的人,不管什么消费风格,也做不到像他们父辈那样的节俭、苛求自己的那种苦行僧式的生活。比如第一代农民工,在城里打工,他们吃的、住的都很差,拼命赚钱然后把钱攒回去,对消费非常克制,基本上就不花钱,就像“苦行僧”。而新生代农民工,也是在城里面打工,但他们就不会去过那种苦行僧式的生活,就算不存钱,他们也会去保证吃得好、穿得好,不一定是追求那种很“炫”的东西,但肯定是不会委屈自己。像这样,再进一步可能就会变成“消费主义”,不单单是不委屈自己,而是各方面都要“更好”。

消费特点不仅和代际特点有关,也和年龄、个人成长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就是觉得家庭生活更舒适,有些东西他就不追求了、也不感兴趣了,再“炫”的东西已经不欣赏了,反而是“返璞归真”了,自然而然就觉得陪小孩玩一玩、跟老婆散散步等等这些是更值得自己去付出的地方。

总体来说,小镇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的稳定,通常都会从消费主义转变成消遣主义。某种意义上,消遣主义其实是更加理性、成熟的一种消费风格,只不过是现在的人再怎么“理性”和“节俭”,也都不会回到他们父辈那样的苦行僧式生活了,这既是物质的变化也是观念的变化。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已经是全面小康了,生存问题已经解决了,他没有必要“苦行僧”,而过去是因为生存资源非常有限,需要克制和积攒去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现在的农民无论是自己的收入还是来自国家的保障,都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所以不会有那种“活不下去”的风险意识,这种风险也已经不存在了。

观念的变化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我们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是完全没问题的。

四、小镇青年喜欢创业,但道路通向工厂

小镇青年更爱创业,但未必是他们的主观意愿,也是客观塑造的。有两个因素很重要,第一个是小镇青年,无论是学历、能力还是他的社会资本,相对于那些高学历的人群、那些已经都市化了的大城市青年,他们进入城市正式体系,包括正式体制的这种机会是比较少的,好比说考公务员,肯定优先录取985的,而不是录取三本的。小镇青年就有很大一部分是三本毕业的。所以这就导致什么呢?导致他们获得那种相对工资水平比较高、又比较稳定的这种工作,机会是比较少也是比较难的。这个是客观制约的因素,他要过上比较稳定的那种都市化的生活,对他们来讲其实是很难的。就是这个体制、这个社会的体系给他们开放的这种空间并不大,他容易被他的同龄人给挤占掉。

第二个是有关社会发展的程度,他们的父辈已经是苦行僧了,通过“苦行僧”的生活方式给他们积累了一定的发展条件,所以小镇青年基本上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基础的。所以他们的父辈也好,包括他自己也好,不愿意他们再过上苦行僧的生活,比如说进工厂打工就是比较苦的的。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工厂还是正常来讲一般一天还是要12个小时,甚至可能更长时间,否则赚不到钱。虽然说工资水平是按八小时制来的,但要是真的只工作八小时是赚不到什么钱的,够自己花就不错了。如果要有一点积蓄就必须加班,加班2个小时到10个小时,加班4个小时那就到12个小时代.

所以小镇青年到工厂上班,某种意义上是约等于苦行僧的。到工厂上班,工作12个小时以后,除了吃饭就是睡觉,其他的根本没时间去想了,根本没有精力去消费,都没时间去花你赚的钱。

所以这就是一个客观约束,无论是对他的父母、家庭还是他自己来说,进工厂确实不是小镇青年的首选。

进工厂不是首选、进体制又很受限,这就是小镇青年比较尴尬的地方,所以在这种客观现实因素的限制下,很大一部分小镇青年就会选择自己创业,在市场上找机会自己当老板。

从制度和结构的角度来看个体行为,并不是小镇青年天生喜欢冒险,而主要是因为我们现在整个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客观上就是这样一群人,很难有机会进入正式体制,或者从事那种高收入又稳定的工作。

高收入、稳定的工作他们够不上,然后又因为父母给他们积累了一定财富,他们也没有必要去过苦行僧的生活。他要过一个类似于高收入的那种生活方式,但又不是进体制,那就是创业了。所以不单纯是他们这种创业观的问题,而是社会因素导致他们做出他们认为当下最好的选择。

通常来说他们有这样一个路径:大学毕业先工作个两三年积累经验,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创业。契机可能是因为发现打工很难赚到钱、也可能是因为不想进工厂,因为进工厂可能连结婚对象都找不到。自己创业当个小老板的这种身份也更容易找到对象。

小镇青年一般都有创业这个阶段,除非是家里给他设计规划得很好,比如大学学了个差不多的专业,父母又有亲朋好友开了厂子,那就毕业之后进去慢慢锻炼,最后就可以做到白领、管理层面。

只不过,创业成功的是少数,大部分都是不成功。创业失败之后最后还是回到工厂。到了35岁左右,在外面折腾了一番之后,你的父母看你赚不到钱,老婆也见你折腾得不像样子,一合计干脆还是进厂,一人一个月有6000到8000块钱,那两个人加起来一个月就有1万多块钱。

这种情况通常是:30岁左右的小镇青年,在外面也打过工了,娶了媳妇、生了小孩,这个时候他们就觉得返乡吧,可以过上比较安静完整的生活,回去就开始创业,开个店或者养猪什么的,坚持个三五年,到最后坚持不下去了,创业失败,那还是决定出去打工,老婆就留在家里带小孩,小孩在小镇上学。

在城里上大学、大学毕业工作个几年,然后就开始自己创业,在创业阶段娶妻生子,创业失败之后,40岁左右的男性又跑到大城市务工。这就是小镇青年创业之后又没有成功的大致样本。

总的看来,创业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成功的极少数一般来说他家里面本来就是做生意的,在当地有一定社会网络,然后从父母的经验那里学到经商、经营是怎么回事,至少懂得成本收益、雇人、管理之类的这些东西。但这些东西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是不懂的,他也不知道怎么摸索,家庭资本、文化资本也不是很强。普通家庭出来创业的基本都是失败的,成功的那部分很多就是父母辈就做过生意了,他有经验,他搞互联网、搞电商虽然是新东西,但是有些经商的逻辑是一样的。

就比如说我本来是这个地方做生意的,我看到美团或者快递什么的进来了,搞下沉市场了,有点见识的人就会把这个生意给盘下来,有条件的就愿意去投资,并且可以坚持好多年等回报,那普通家庭、条件没那么好的,坚持一年就坚持不了了。其实创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的一个行当,要有经验,又要有一定的见识,还要投入精力,其实他不适合普通人。

还有一个创业成功的类型就是学了一门技术,比如说他就学的是理发,开了个理发店。但他学了大城市美容美发洗头服务,经营方式也学大城市会员制。传统的理发就是一次给个10块钱20块钱就完了。如果不懂这种新的经营模式的话,他可能也无法创业。

从我们的调研看,十个创业青年里面,可能有一两个成功,多数创业失败者最后就都走向了工厂。我们是制造业大国,这个工人从哪里来?基本上都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失败的进了工厂,所以工厂从某种意义上成了一种兜底。

现在的工厂基本都是中年人,很少有年轻人一开始他就接受这种生活。只有经历过创业失败,自己的欲望降低了,然后又需要一种兜底,才愿意去适应这种方式。年轻人还没进入社会的时候,对花天酒地、灯红酒绿的生活有一种想象,想去体验,其实这符合年轻人的气质,他有无限的精力,需要有不断消费、不断社交。经历过挫折以后,他会发现其实很没意思,有一种空虚感,转而醒悟过来。但是,不经历就永远都不会明白。

都经历过之后,正好家庭又对稳定收入有需求,小孩上学了、每个月的生活开支等等都是刚需,恰好父母支持力度也小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得担当家庭责任。所以,小镇青年他进入这个家庭稳定期后,就需要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显然,工厂收入是最稳定的。所以,这是相互匹配的结果。

生活观念的城镇化就可以说是人的城镇化最核心的表现。小镇青年接受城市的生活,接受工厂的生活,他也属于城镇化的一部分。工厂也是属于城市体制的,它不属于农业农村这个体制。

按部就班的生活、上班,然后有规律、精打细算,这是很典型的市民的特点,城镇化就是这样的特点。人像一个时钟在那里很规律地生活,这是工业社会的特点。农业社会反而没这个特点,农业社会就是很悠闲,什么时候休息、什么时候工作都是自己决定。

人的城镇化,是城乡融合的最终结果。人们接受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保持距离,有精打细算的行为逻辑,接受城市意识形态的支配。在城镇生活,得有辆车、有套房,有休闲旅游的需求,每个人有一个很小的边界,在办公室就是格子间,住的房子就是一栋楼里的那么一个,就相当于每个人就像一个单独的细胞,人与人之间界限分明,不像原来的那种就大家打成一片,界限没有那么明确。

现代社会本身有一个特点,最后会有一种理性化的囚笼。太理性了以后,就会像一个笼子,把每个人的个性和生活都圈起来。精打细算的生活,是一体两面,当他太过于计算以后,他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很有边界感。

所以城市某种意义上来讲,一方面非常绚烂繁华,有非常强的刺激感,你可以去体验多姿多彩的生命体验。但是另外一方面,城市它又必定是孤独的、冷漠的。这是都市生活本身的双面性。

五、城乡融合发展是“有差异没差距”

我们追求这个城乡融合发展,理想化的目标是解决城乡差距。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要解决的第一个差距就是城乡差距。只有城乡差距尽量缩小甚至最终消除,我们才不会分成两类人——城市人和乡村人。城乡之间在过去是有等级秩序的,城里人就是要比乡下人有优越感,而城乡融合就是希望把这种等级划分去掉,通过融合来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

城乡融合发展总归还是为了美好生活,城乡融合是为了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它是双向的,城市提供一个开放性、具有更大可能性的生活空间,农民通过城乡间的互联互通,体验到都市生活的美好。都市的绚烂繁华和快节奏、乡村的淳朴情感和悠闲,这两种生活方式,人们都需要。

在过去很长时间,城乡是一个对立关系,并且有很强的等级关系,我们希望探索出一种新的现代化路径,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还保留了乡土乡村生活有意义的那一面。

从小镇青年过着亦城亦乡的生活来看,就会发现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是一个渐进式的城镇化,是有质量的城镇化。它不是突然之间把人从土地上连根拔起,然后通过圈地运动直接赶到工厂里面去。我们是一个渐进式的,还保留了农村的退路。小镇青年还可以保留农村的社会关系,有需要的时候还用得上,在农村有田有地,他们的心态还是比较安定的。

所以我们是在保留乡村的根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城乡融合发展。

小镇作为城乡的一种连接点,生活在其中的小镇青年在城乡融合中是有积极意义的。小镇青年是一个有活力群体,他们都在追求美好生活,又连着城乡,作为连接点一定是有积极意义的。第一代农民工身上有很强的割裂感,但在小镇青年身上融合得很好,没有割裂感,他完全可以适应城市生活,同时也可以随时回到村里面生活,只要那里的生活系统可以支撑得起来。

小镇青年只是城乡融合的一个客观结果,并不是城乡融合发展,就非要制造出小镇青年这个群体出来。他们的积极意义在于,小镇青年这个群体身上,体现了人的城镇化的一些很关键的特点,就是在生活方式和观念上。

有人可能会问,小镇青年会不会觉得自己比都市青年过得差、会不会去比较,其实他们根本就不在意这个问题。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平等的融合。结合我自己的调查来说,小镇青年的自我评价是很高的,他不会觉得我生活在小镇好像很不舒服,他的主观幸福感是很高的。

今天城乡之间的隔阂感是因为有差距,比如城市相对干净整洁,农村就是脏乱差,这就属于差距,在卫生条件、文明建设的角度来讲就是有差距感。但是,将来乡村的发展会跟城市越来越没有差距感,有差异,但是没有差距。在农村也是干净整洁的,只不过它在生态、物理和文化空间上,跟城市又不同。

当基础设施、管理制度、消费体系都进到乡村以后,它其实就只有城乡差异、没有城乡差距了,只是说风貌上不一样。如果融合得连差异都没有了,那也是很不好的,不可能一片土地全长一个样,那就没有多样性了。

我们过去搞新农村建设,搞美丽乡村建设,搞乡村振兴的时候,很多地方的乡村规划,都是要消灭差异,比如说房子都设计的一个造型。那种思路就不好。现在这些都慢慢在改变,乡土社会文化的这些风貌要尊重,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要保持这种差异。

区分差异和差距,这种提法的好处就在于,差异表现出的是多样性,而差距表现的是经济水平、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城乡融合的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状态,就是有差异但没差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