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令中篆刻赏析(二)

 海涛书屋 2023-11-01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5(相逢总是有缘人

图5“相逢总是有缘人”,出自曾先生自己的《木兰花·爱的迫降》。字与字之间的行和列并没有对齐,因为每个字的大小依据笔画多少做了适当放大或缩小,有三笔破边。“相”的“目”,上下留红,上小下大,体现了上紧下松的字法;“逢”字略放大,右上的“夂”向左倾斜,很巧妙,底部留红;“总”字放大,其中“心”一笔斜探至“是”的顶部,“是”字略缩小,底部留红,与“逢”的留红相一致;“有”略缩小,其中“月”向右倾斜,与“逢”的“夂”遥相呼应;“缘”的“糹”略上提,右下一竖与“人”相连,很自然。全印显得华丽而圆润。

图片

图6(得失寸心知

图6“得失寸心知”出自杜甫的《偶题》。“得”字左上一笔向左略伸展,占用一点“寸”的空间,好像要“得寸进尺”;“得”的下两笔呈“八”字开放形状,“失”的上一笔向右上延伸,与“得”交汇,两笔向上的弧形,仿佛迎接“得”的到来,表达“有失有得”之意;“寸”字居中,上部留白,与“心”字相连,一竖拉长接近底边,显得洒脱;“心”字底一笔,横托部分“寸”,“知”的“口”部向右延伸;上面的“得”“寸”“心”之间比较密集,下面的“失”“知”之间比较松弛。整个印面有三处破边,两处借边,有张有弛,洗炼而秀雅。

图片

图7(普洱)

图7“普洱”,笔画大多是横平竖直,感觉很硬朗,让人联想到普洱茶砖。“普”的上部是两个并排的“立”字,底部连成一线,上部连接边框,“普”的“日”平正其间。“洱”的三点水做三竖处理,左边两竖探底,中间一竖略高,右边一竖悬空,富有变化;“耳”上部留白,横画之间的间距与“日”大致相同,很协调,上一横搭在“普”的左边,这样就稳固了。一撇向左下弯曲,有别于其它的横平竖直,很醒目,印面就活了!“普”的底部留白与“洱”的顶部留白,相互衬托。总体显得工整稳健。

图片

图8(燕窝)

图8“燕窝”,条形,上下组合,“燕”字还有象形的影子。“燕”的底部呈“凹”形,“窝”的顶部呈“凸”形,两字连接如同木材的榫眼、榫头,自然贴切!两字除了“窝”中间一短横之外,均是对称的,篆刻家比较喜欢这样的对称,正面反面一样,操刀刻石容易一些。印面总体显得雍容华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