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母珠又叫相思子,光鲜靓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毒性

 xiao_qin256 2023-11-01 发布于新疆

一、概况

鸡母珠(Abrus precatorius,又叫相思子,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有毒植物。种子色泽鲜艳,红与黑显眼搭配,70%区域是鲜亮诱人的红色,在根端30%是黑色,再加上种子的大小与绿豆相近,远看与鸡的眼睛相似。这也是“鸡母(目)珠”称呼的由来。

鸡母珠又叫相思子,光鲜靓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毒性

鸡母珠是落叶性多年生缠绕性藤本,通常缠绕于灌木上生长,茎长2~5米。小叶8~12对,长椭圆形或近长方形,具有甘草味道。

花多数,呈总状花序腋生。淡紫色后转红色,花冠蝶形。荚果长椭圆形,长2.5~5厘米,内含种子3~6枚。种子阔椭圆形,坚硬有光泽红色,沿着白色的种脐有一黑斑。花果期在每年的秋末至初冬。

鸡母珠又叫相思子,光鲜靓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毒性

二、生长特性

鸡母珠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现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阿肯色州、佛罗里达州、佐治亚州和夏威夷等地都有分布。在我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也有分布。

鸡母珠喜欢生长在开阔朝阳的河边、海滨、林缘或荒地。生长性非常强,如果不加控制,会挤占据其它植物的生存空间,逐步成为该地的领主。

鸡母珠又叫相思子,光鲜靓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毒性

三、毒性

(一)鸡母珠的叶子、根茎以及种子均有毒性,其中种子毒性最大,里面含有一种称为鸡母珠毒素(Abrin)(相思豆毒蛋白)的蛋白质,此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为20μg/kg,与蓖麻毒蛋白的毒性差不多,致毒机制也差不多。

对人体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大约是2~5μg/kg,以一个75kg的成年人来算,差不多0.2毫克(1颗种子)就可能致死了。

鸡母珠又叫相思子,光鲜靓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毒性

人误食或误吸鸡母珠毒蛋白后,出现的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烧、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以及循环系统衰竭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二)有些朋友会把鸡母珠串成一串做成手链来佩戴,也没有造成中毒。这是因为鸡母珠毒素主要存在于种子内部,被坚硬的外壳所包裹,毒素难以挥发,触摸完整鸡母珠外部并不会直接接触到鸡母珠毒蛋白,因而佩戴鸡母珠不太会出现中毒症状。

鸡母珠又叫相思子,光鲜靓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毒性

如果鸡母珠饰品发生破裂,应及时丢弃。丢弃前要对饰品进行加热处理,因为在80℃下处理1小时以上,毒素蛋白质会发生蛋白变性,使毒性降低或消失。还要及时洗手,这样才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四、如何防护

(一)鸡母珠并非什么用途都没有,经过处理以后可以作为一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畏缩痰、杀虫等功效。对治疗疼痛疮、腮腺炎、疥疮、风湿骨痛等有用处。

(二)2016年,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入境旅客携带物中截获鸡母珠种子。携带者是一位从埃塞俄比亚回国的旅客,在行李箱内发现100克红色植物种子,数量达几百颗。经询问,该旅客表示此种子是他亲自在境外的树上采摘的,因色彩艳丽将其携带回国。

若旅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或佩戴,后果将不堪设想。广州机场局当即启动应急预案,在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的同时,按照剧毒物品的相关标准妥善保存,严格后续处理及销毁流程。

鸡母珠又叫相思子,光鲜靓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毒性

(三)2017年,黑龙江哈尔滨的一名学生与父母闹矛盾,吞下了13颗鸡母珠。父母急忙带到哈医大一医院急诊内科就诊。医生立即洗了胃,并询问吞下去的时候有没有嚼豆子。所幸的是吞下去的时候鸡母珠没有嚼破,顺利的排泄出来,这才脱离危险。

(四)广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区分黑红的鸡母珠和全红的食用红豆,这两者在外形上有一定的相似度。一旦发生误食鸡母珠的情况,要及时催吐,尽量将已经食用进体内的毒素吐出来,同时要尽快就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