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璧知名教育家王奎璧先生

 灵璧家园 2023-11-02 发布于上海

晏金福作品

家乡的“陶行知”



(图片由灵璧政协鲁兵先生提供)

   第一次走近王奎璧,是1965年秋。那时我在合肥师范学院读大三,学院的付院长童世杰去世,灵堂设在学院的大礼堂里。一进礼堂,吊唁者无不被一巨幅挽联吸引。只见那挽联由顶棚直垂到地,还在地面上拖了两米多远。那端庄周正的魏碑显得庄严而又肃穆,观者纷纷颔首称赞。下联的左下角赫然写着"灵璧县历届合肥师范学院毕业生敬挽”。站在挽联前,我顿觉脸上增光。向学长们打听,说是请一位晚清的秀才写的,他的名字叫王奎璧。从此,这个名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毕业后,我分回灵璧,得知王奎璧不仅是个了不起的书法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创办了多所学校,被誉为灵璧的陶行知。可惜我任职的九顶中学远离县城百余里,交通不便,虽仰慕先生,却无缘一面。

  1987年,我调入灵璧师范学校,得见高中同学、王奎璧的侄子王建义,获悉王老先生已于10多年前仙逝,不禁为今世无缘而十分惋惜。有幸的是从老同学的身上,我看到了王老先生的影子。那时,我们居住灵璧的老同学定期聚会,轮流坐庄。其他同学坐庄时,一般都在饭店里,喝的已经是十几块钱的陈年窖酒和兰皋亭之类。唯独轮到王建义时,他总是设家宴招待,拎出来的也是永远不变的、塑料桶装的、两元一斤的散装灵璧大曲。开始,我们都很不理解。就连4.5元一瓶、号称吹胡子瞪眼的霸王大曲都上不了桌面了,谁还喝灵璧大曲,何况还是散装的!有一次王建义解释说:“我不是弄不起,我这是遵从大爷的家训。大爷经常教导我们,人无论穷富,都要节俭。他说:“我当过校长、教育局长、城关区长,招待人从来没下过馆子,都是四个小菜一壶酒。自己平时的下饭菜也就是一盘老盐豆。人不能奢侈,一奢侈就容易缺钱,一缺钱就容易贪污。’”听了王建义的话,我们不禁对王老先生肃然起敬,同时也理解了老同学。不知怎的,再喝起那散装灵璧大曲来,比那十几块钱的酒,丝毫也不觉得差了。

   出于对王奎璧先生的敬仰,《灵璧记忆》启动后,我自告奋勇撰写关于王奎璧的文章。为此,我先后多次拜访王奎璧的孙子、75岁的灵璧县塑料溶剂厂退休职工王大勤,老先生的外孙、67岁的检察院退休干部程瑛和表孙、94岁的退休教师胡建亚。

   王奎璧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不愧为灵璧的陶行知。胡建亚说:“奎老一生节俭,但是,为教育他甘于奉献。他一生凭着自己绵薄的财力,先后创办各类学校十余所。”

   1911年的辛亥革命让王奎璧发生了脱胎换有的 巨变。他由一个晚清的秀才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顺应潮流、勇于创新的热血青年。次年,刚从南京两江高等师范学堂毕业,他就回到故乡灵璧,创办新学堂。先是和人合作,创办了灵璧高小,并任校长。接着,又利用隅顶口西北角的灵璧教育馆办起了灵璧第一所女子小学。开始是初小,后来扩展为完小。崭新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模式,开创了灵璧教育新纪元。同年年底,王奎璧就任灵璧县政府第三科(教育科)科长。他积极倡导并力行利用庙字、祠堂和公房兴办学室,一时灵璧学校如雨后春笋。一年之内,县城新设小学4所,各乡镇新设小学20所。后来,王奎璧又先后创办了灵璧县师范讲习所和灵璧县女子师范讲习所,并任所长。

   正当王奎璧为灵璧教育大展宏图之季,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开始践踏中国的领土,千里淮北已经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王奎璧为避日军,躲于禅堂北张大庄。日军因慕其名,三次派人,邀其出山。王奎璧觉得张大庄已非桃源之地,遂于夜间,绕道睢宁、泗县,由蚌埠步行逃往西安,以当家庭教师谋生。日本投降后,他回到灵璧,继续倡导办学,在固镇新马桥(当时属灵璧)创办了私立正明中学,并任校长。胡建亚说:“这所学校我去过,奎老亲自设计、规划并参加学校建设。他当时没有什么钱,只盖了两间教室,还有几间办公室、宿舍和厨房。房子都是因陋就简,只垒几个垛子,墙壁全是用秫秸和苇子扎的把子夹的,里外糊上泥,条件非常艰苦。

   灵璧二次解放后,他回到灵璧。利用西关桥外的玄帝庙办起了新灵小学。1952年新灵小学被县教育局接收,变为公立西关小学。奎老继续在这所学校任教,一直到1953年退休。”

   王奎璧人虽然退休了,但他的教育事业并未停止。他除了定期到灵璧中学教授书法课,还在家里免费培养青年书法爱好者。据孟庆兰回忆,当时到王老家学习的、有时多达十余人。王奎璧不但耐心教授,还免费提供练习用的笔墨纸张。

  王奎璧廉洁奉公、勤劳节俭、谦虚待人的动人事迹更是不胜枚举。限于篇幅,只能略举两例,期望能窥豹一斑。民国三年元月,因灵璧十年九涝,县政府开始治濉疏沱,王奎璧先后任疏沱工程稽核员、主任和治濉东段主任。民国五年冬,工程竣工,涌现出大量湖地。政府出告示,以每亩四角上下让人认领,政府发放红契。当时百姓大都无钱登记,于是红契大部分落人官员之手。少则数顷(每顷百亩),多则十余顷,唯独王奎璧一顷不要。时禅堂北陈村陈濂溪带领几位农民,拿着十几顷红契找到王奎璧,说:“这些湖地土质肥沃,先生劳心费力,带人扒河,这些土地,赠送给你。今后,我们代你耕种收打,送粮到家,不劳先生费神。”王奎璧说:“现出的湖地都是农民的生命。大家忍受深灾,离乡背井多年,又忍饥受冻扒河,我凭什么留这些湖地?”陈等一再恳求:“就少留几顷吧!”王奎璧决绝地说:“一分一厘都不能要!”后来有人谈及此事,王奎璧说:“和我一起扒河的,不少人都被镇压了,为什么没有人找我麻烦?人不能做亏心事,做了迟早得报。"

  中华民国 22年初,新任灵璧县长王肖山崇尚奎璧刚正廉洁的品格,邀其任灵璧县第一区区长。奎璧上任后在大门贴上一副对联:“妄用地方一文钱请唾我面,实行民主两个字方符我心”,横批是“财政公平”。其间兼任私立民完小学校长。并下令:区公所门前不设岗哨,百姓随便出人。他出行不骑马,不坐轿,也不带护兵。经常一个人深夜外出查访坏人。他说:“当官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区长也是老百姓,不为老百姓办事,要你区长干什么!”

  王奎璧一生待人谦虚,礼貌有加,来客迎到门口,送出门外。即使晚年半身不遂,来了客人,仍然坚持让客人坐椅子,自己坐条凳。程瑛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天,王奎璧卧在床上,行动已经很不便。一个晚辈来看望他,他挣扎着要起来让坐。程瑛说:“外老你看,他是个晚辈,你那么客气干什么?”王奎璧说:“无论对谁,礼节都不能丢!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说到王奎璧的书法,所有受访人都感到惋惜。程瑛说:“我家原来外老的书法作品很多,现在一幅也没有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幅大字,用竹竿挑着挂在脊棒上,离地已不足一米。有一天,不知怎地逮了火,大家慌忙救火。火是扑灭了,那幅珍贵的大字也毁了。”程瑛还说,王奎璧的大孙子王云光手里原来有上百幅,后来文化馆借去搞展览。可是展览一毕,书法作品全丢了。他还说,虞姬乡的陈桂林有一幅,可惜我们没有联系上。到王大勤家,我本来抱有很大希望,可是王大勤只是拿出一个笔记本,说:“正规的书法作品我一幅也没有了,只有俺老在我笔记本留下的两幅。”我看了,一幅是小楷毛主席语录,200多字,十分工整。一幅行书毛主席诗《题李进庐山仙人洞照》,就是著名的“无限风光在险峰”那首。字体潇洒飘逸,刚劲有力。有一天,灵璧记忆群里,薛新华主编突然晒出一幅“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对联,说是王奎璧手书。于是循迹找到收藏者胡建亚家。胡建亚却对我说:“我原来是有一幅,是奎老81岁时给我写的,前面有'给建亚补壁’、后面有'王奎璧八十一岁书’的字样。有朋友跟我要,我说上面有我的名字,不能给。他说,名字好弄,我也没舍得给。那次王云光来跟我要,说拿去展览,展览一过,马上送还。可是,过了一个多月,他也没送来,我去他家要,他说那幅找不到了,就给了这一幅。这也没有落款,是不是奎老写的,都很难说。”於戏!一代著名书法家,留下的传世作品居然如此稀缺,能不令人扼腕叹息!

   王奎璧晚年身体状况很差,孙子王大勤为了爷爷的健康,在门上贴了一张《来访须知》,让客人访谈不要超过半小时。王奎璧看了很生气,就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为教育生,为教育死;下联是:以廉正始,以廉正终。硬是让孙子用这副对联换下了《来访须知》。我觉得,这副联语恰恰是王奎璧老人一生人格和事业的绝妙总结。 

晏金福老师近照 


本文作者为晏金福老师,1941年出生于安徽宿州灵璧县大路乡晏湾村,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作家协会会员,宿州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磬乡文学》杂志主编,灵璧家园网文学版版主,灵璧著名作家,著有散文故事集《岁月悠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