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性与感性

 雁冰与书 2023-11-02 发布于广东
如果你读过黑塞的《精神与爱欲》(也叫《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你会认识到书中的两个主人公,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这本书是关于这两个少年的成长的故事,他们相识于修道院。纳尔齐斯是从小便在修道院虔心苦修,而歌尔德蒙则是在年少丧母后被父亲送进了修道院。但在互相接触后,纳尔齐斯认为歌尔德蒙并非走上自己适合自己的路,只不过是要秉承父亲的意愿。而在纳尔齐斯的启迪下,歌尔德蒙逃出修道院,放纵自己的种种欲望,并走上了艺术的道路,而歌尔德蒙的艺术作品也给了纳尔齐斯极大的震撼,他认为歌尔德蒙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永恒的艺术作品,纳尔齐斯甚至认为自己的知识、苦修是多么的平庸。而他们两个也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反映在人身上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理性与感性。纳尔齐斯代表的是理性,而歌尔德蒙代表的是感性。

其实在我看来,他们都走在了属于自己的道路。纳尔齐斯成为了思想家、神学家,歌尔德蒙成为了艺术家,他们之间没有谁高尚、谁平庸之分。就像若不是因为纳尔齐斯的启迪,歌尔德蒙或许也真的就选择成为一名修士,或许他以后也能成为赫赫有名的神学家,但他的人生定会平庸,因为他走上了不属于自己的路。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做人要理性一点,不然就会怎么怎么样。我觉得这是对理性和感性的片面及错误的理解。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理性的人,才不会犯错,理性的人,才不会受伤,理性的人,才不会盲目。但真的是如此吗?尤其是在感情和婚姻方面,现在的人总在传达一个理念,就是要理性。在面对婚姻和感情方面,理性一点,不会受伤,也能更幸福。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往往理性选择的,反而更多的是不幸福。因为理性的选择,往往更在意的是物质,当两个人在一起后,虽然不会为了物质而发愁,而此时人感性的一面便会出现,不再考虑物质,转而关注自己的内心情感需求、精神上的需求,然后便会发现,对方并不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问题也就出现了。

还有一个例子,能够很好地解释理性与感性。便是写作。你或许会有疑问:写作也有理性与感性之分吗?答案是有,而且分别非常大。

如果你经常写作,经常看一些写作方面的内容,你会发现市面上有很多人在教什么所谓的写作技巧。有教你怎么起标题、怎么写开头、怎么写结尾、怎么梳理框架、怎么埋伏故事线索、怎样描写一个人的外貌特征、心理活动等等,学会了这些方面,你甚至可以写出一本书来。那么,学习这样的写作技巧有用吗?自然是有用的。因为有很多领域的确会需要用到这些,比如现在的自媒体文章、短视频文案、公司的一些软文、各种报告的文案等等,学会这些,的确可以提高你的职场竞争力,让你有更多的收入。而从这一角度来说,这样的写作便是代表着理性。理性的写作便是可以学习、可以复制的,每个人只要肯下功夫,你便可以学会理性的写作。

而与之相对的便是感性的写作。感性的写作便是不可学习、不可复制的。那么什么样的写作才是感性的写作呢?名著、经典的作品,你或许可以从一本名著中学习到一些行文技巧、人物描写的技巧,但你绝不可能重现名著。甚至,你让这些作家们再去重新写一遍,他们都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了。因为感觉这东西,是不可描述的,就像当我看到一群美女,却唯独对其中的一位很有感觉,你问我对她有什么感觉?我也不知道,我不可描述,但我就是对她有感觉。感性的写作也是如此,作家们在当时写作时,正是因为感觉来了,于是就创作了经典。若你让他用理性的方式重现当时的感性,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就像《卡拉马佐夫兄弟》,如果你让陀爷再重新写一遍,他一定会告诉你:饶了我吧,我再也不可能写出另一本《卡拉马佐夫兄弟》了。

我在读了很多之后,也慢慢地感受到:很多书籍,你会发现他们完全就是按照一些框架、一些逻辑而写出来的,只要我稍加用心,我也完全可以写出这样一本书;但有些书则是我无法模仿的,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明显地感觉到,作者是用他感性的一面而创作,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不是跟着框架走。框架是可以看清楚要走的方向,而感觉则是不可捉摸的。理性可以让你名利双收,感性则造就经典。

毛姆的《刀锋》,拉里所面对的,便是理性与感性的选择。理性的选择是,听从亲朋好友的安排,成为大企业白领,慢慢学习,将来甚至可以成为高管,迎娶白富美,何况他俩还是青梅竹马,这就直接走上了人生巅峰,如果不想那么早工作或结婚,可以到名校进修一番。我想现实的大多数人对于这种选择根本是毫无抗拒的。然而拉里却走上了另一条路,感性的选择:他流浪世界,探索自己,探寻生命的意义,放弃了富有的生活,甚至解除了婚约,转而去追求精神的富足、心灵的自我完善。在现实中,对于拉里做出这样的选择简直是傻子、疯子的行为,但我觉得,选择理性还是感性,是我们都应该深思的,毕竟人生只有一次,若是到了暮年,你对自己的选择感到遗憾,那才真的是人生最悲哀的事情了。正如叶赛宁的那句诗: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

end


文/雁冰
图/雁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