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源流: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国学新知堂 2023-11-02 发布于北京

我们今天讲“四德”中的智德。“智”,就是指智慧。看到智,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理性和认知。但在儒学的语境下,“智”更侧重于指人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在西方,智慧是指理性认知和理性思考,主要是对真理的追求和探讨。虽然中国古代也讲“道”,比如,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但在古人意识中,“道”并不是指自然界万事万物背后的终极真理,而主要是指人类伦理、道德与社会秩序的终极根据。

我们中国始终没有发展出类似西方那种没有功利性、纯粹逻辑思辨的哲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康德把知识分为纯粹理性知识和实践理性知识。其中实践理性知识主要是指道德判断,就相当于我们这里所讲的“智”。
智包含两方面的功能,一是道德认知,一是道德判断。道德认知是指智能够认识到人心天赋的善本性,并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确立尽心、知性、知天目标,把返善归始、回复天命当作生命的终极意义。道德判断指明是非、知善恶,判断出什么事应当做,什么事不应当做,以此来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
孔子说:“选择住所,却不把仁人作邻居,这算是明智之举吗?择不处仁,就是不明智、不智慧,不应当这样做;里仁为美,就是智慧、明智的举措,就应当如此。这就是一个道德判断的过程。孟子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的能力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天赋的良知良能,是人心固有的能力。“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良能就是要明辨是非、对错,对事物的善恶性质做出判断,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弃恶扬善。

人类的智慧没有善恶之别,理性所创造的知识既可以用以行善,也可以用以作恶。比如,核能既可以用来发电,也可用来制造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所以,智慧、理性并不必然导致道德。其实孔子也早已经认到这一点,他曾说,智认识到了,也能做是非对错的判断,但是如果没仁心做保障,虽然得到了,也必然会失去。比如,有的人明明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也能判断出是非对错,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但是就是不会做对的、应当做的事。这是因为他的心不仁。所以,智一定要以仁为守。如果没有仁心做保障,只是知道,而不去实践落实,那就不是真的智慧。
老子就提出了反智的观点,他说:“智慧出,有大伪”,“民多伎巧,奇物滋起”,“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他不仅不认为智是道德的必要基础,反而认为它是祸乱的根源。在这一认识基础上,老子提出了愚民的政策,“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坚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等等。老子有仅反对智,对于儒家的仁义礼都不满意,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儒家认为,智是道德基础,没有智,道德既不能被认识,也不能被实践。另一方面,智又不能脱离仁,没有仁,人又常常被功利私欲的引诱而误入歧途。所以,不仅仁和礼是诚中形外的关系,仁和智也是相需相使,不能分离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