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天下美食 2023-11-03 发布于黑龙江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中国自古都爱喝酒饮茶,应该如何评价酒文化,从古到今都存在不小的争议,而提到茶文化,显然没有多少抵制、批判的声音,特别是与历朝历代热衷于颁布禁酒令相比,禁茶令的颁布次数屈指可数。

仔细想来,虽说杜康难解真愁,但好歹能借助醉后的神魂颠倒暂时忘却忧虑,甚至能够忘乎所以,若是换成一盏清茶,喝下去可不能麻醉自己,那么,古人为什么对茶倍加青睐呢?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始于西周

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最早称为“荼”,是一种野生茶树,乃西南地区特有的植物品种,古巴国、古蜀国皆有出产,并通过进贡的方式传入中原。

不过令现代人意外的是,经西周、东周直至两汉时期,茶在中原乃至原产地巴、蜀,基本上是作为一种药材,以熬煮的方式进入古人的日常生活。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大约从东汉晚期开始,古人逐渐将茶叶与药材剥离,将茶水归入充作消遣之用的饮料一类,将茶饼烤热捣碎以后,浇上沸汤,再掺入葱、姜、橘子等配料,“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现代人如果穿越回去的话恐怕难以下咽,然而这种佐以葱姜等配料、五味杂陈的饮茶方式在两晋时期非常流行,并从权贵阶层专享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饮食上的地域差异除了“南稻北麦”“南鱼北羊”之外,还有鲜为人知的“南茶北酪”,不过这项差异只是短暂地存在于南北朝对峙时期。

虽说茶饮在北方遭到奚落与嫌弃,但在南方完全是另外一番场景,除了历久弥坚、习以为常的因素,宗教对传播茶饮的助力也是不可小觑的。

具体来讲,佛教给茶饮赋予禅道的精神含义,道教更是将饮茶的功效吹嘘得神乎其神,诸如“轻身换骨”“久食羽化”等,直可与所谓的仙丹相媲美。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盛与大唐

伴随南北重归一统、大唐盛世万国来朝,茶不仅迅速脱离了备受嫌弃的境地,还从物质层面的饮品跃升为精神文化层面的茶道,迎来了盛况空前的巅峰时代。

茶饮在大唐的盛行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茶饮的普及程度高,直可与米、盐这样的生活必需品相提并论,第二,制作茶饮的工艺越来越繁复,以此体现格调,彰显茶道的精妙,第三就是《茶经》问世,标志着茶饮完成了理论上的升华。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封氏闻见记》记载了唐朝已经出现“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的盛况,但客观来讲,茶饮的消费群体终究是以中上层人士为主。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进入宋朝之后,茶饮才真正普及到了上至王公权贵、下至贩夫走卒的社会各阶层,用王安石在《议茶法》里的话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陆游的一首《春耕》有云:

今年液水满西畴,父老人人下有秋。

只要耕犁及时节,襄茶买饼去租牛。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由此可见即便是身处社会最底层的农夫,恰逢春耕时节出门去租借耕牛,也会顺带着“裹茶买饼”,可见饮茶文化的群众基础有多么坚实。

正因为如此,宋朝推行“茶官榷”(即茶叶官营)制度的力度可谓空前,朝廷当时在水陆交通便利的六个地方设立了“榷货务”,又在茶叶的主产区淮南设置了十三个山场,这六务十三场便具体负责茶叶的征购、储存和批售业务。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种茶、产茶的农户在当时被称为“园户”,隶属于十三个山场,官府每年预付一些钱给这些园户,称为“本钱”园户则按照官府分派的数额进行茶叶种植、采摘和加工。

然后将一部分成品作为租税上缴官府,其余则由六务十三场征购,在抵扣掉本钱和利息之后,园户便可以获取一定的收益。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不过如果茶叶产量没有达到官府分派的数额,园户除了如数偿还本钱之外,缺额部分的利息也要照付不误。

六五十三场完成征购以后,便将茶叶批发给各地茶商,流转到终端市场,需要说明的是,大大小小的茶商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向官营机构购买茶叶。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而是得先去设在京城的“榷货务”缴纳现钱或金帛,换取相应数量的所谓“茶引”(相当于茶叶的提货单),等到茶叶征购来以后,才能到指定地点提货。

也就是说“茶官榷”它带有半官营的性质,官营机构只垄断征购权和一级代理的定价权、经营权,不允许茶商与园户直接发生交易,但从二级代理直至销售终端,则允许茶商自主定价、自主经营,当然也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宋仁宗庆历年间,朝堂上围绕“弛茶盐之禁”的话题展开过异常激烈的辩论,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宋仁宗赵祯才正式颁布由欧阳修奉旨起草的《通商茶法诏》。

法诏中废除了“茶官榷”这项“为陷阱以害吾民”的政策,将茶叶的经营权完全交给市场,官府仅向园户、茶商收取相应的赋税。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到了四十多年后的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执掌朝政,认为废除“茶官榷”以来,“四十余年,利源浸失”,又力主恢复了“茶官榷”旧制。

虽说朝廷与民商争利的吃相十分难看,但热衷于寻觅生活情趣的宋朝士人似乎并未受此影响,他们除了将茶饮用来待客、消遣之外,还把最早始于唐朝宫廷之内的“斗茶”玩成了一时风尚。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简单来讲,斗茶就是结合茶汤的色泽、泡沫的均匀度和持久度来评判各自茶艺的优劣,这种高雅的玩法不仅深得范仲淹、苏东坡、黄庭坚、蔡襄等官宦名流青睐,就连“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的宋徽宗赵佶也热衷于此,还写下一篇《大观荼论》进行专门论述。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元朝改进

与南北分治时期游收民族普遍排斥茶饮不同,元朝虽然由来自草原的蒙古族人建立,贵贱同好、老少皆宣的茶文化却依然盛行,还发展成了人们日常家居必不可少的饮食之一。

现代人熟知的俗语—一“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早就出现在元代杂剧散曲中。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坊间茶饮的流行程度,在元朝丝毫不输在先前的唐、宋两朝,以京城大都为例,时人有诗云:“茶楼酒馆照晨光,京邑舟车会万方。”

元代散曲、杂剧中的茶坊、茶肆场景,更是不胜枚举,譬如《吕洞宾三醉岳阳楼》里写到一对夫妻在岳阳楼下开茶坊,“南来北往经商客旅,都来我这茶坊中吃茶”。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除了沿袭唐、宋时期的茶艺、茶道,元朝人还习惯用“茶褐”“茶色”形容物件,这在杂剧散曲中同样层出不穷,说明茶饮与时人的日常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了。

转眼来到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一道“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的诏书,从根本上改变了荼道的走向。“龙团”是“龙凤团荼”的简称,也就是印有龙凤纹饰的茶饼。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从宋太宗时期开始,这种稀有而高端的茶品便成为专供官廷享用的贡茶,《万历野获编》载,打得天下坐江山的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认为采摘茶芽做成茶饼,不仅工艺繁复、劳民伤财,还助长了斗茶之类的玩乐习气,索性下诏罢废。

至此在唐、宋、元时期流光溢彩的煎茶、点茶、“茶百戏”等技艺近乎消亡,市面上只剩下采茶芽后杀青制成的散茶,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结语

最后来说一说禁茶令,这样的禁令确实是太罕见了,与历代统治者热衷颁布禁酒令不同,在官修正史的《食货志》中,只有《金史·食货志》记载了两回禁茶令,这两道禁令前后间隔仅十余年。

北方游牧民族没有喝茶习惯,这一点可以理解,但北魏朝的孝文帝再怎么奚落南方来的王肃,在大小宴会上总归还是会摆上一些茗饮的,更不用说后来的蒙古统治者入乡随俗,继续将茶文化发扬光大了。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反观金朝统治者同样出自塞外,为什么偏偏要跟茶叶过不去?归根到底,其实是被钱逼得如此。

原来当时的金王朝虽然盘踞在中原,但日子过得相当艰难,军事上干不过咄咄逼人的蒙古,一开战就挨人家收拾,经济上则被赢弱而顽强的南宋拿捏得死死的,每年的贸易逆差大得惊人。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特别是金朝上下嗜好茶饮,“市井茶肆相属,商旅多以丝绢易茶,岁费不下百万”。

这令金朝统治者耿耿于怀,在他们看来,茶乃“饮食之余,非必用之物”每年好不容易从南宋那里敲诈一点岁币回来,结果仅茶叶交易一项就给倒腾出去了大半,“以有用之物易无用之物”砸自己的饭碗,岂不是脑子有问题吗?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出于削减贸易逆差的考量,金章宗完颜璟于泰和五年正式颁布禁茶令,禁止七品以下官员及普通百姓购买茶叶,有资格购茶的官员则不得转卖或者馈赠给他人。

到了第二年,南宋因北伐失利而求和,大幅增加岁币额度,金朝财政略显宽绰,便相应废止了此道禁茶令。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金宣宗元光二年,随着蒙古人步步紧逼,金朝内外交困的局面进一步加剧,被认定为“非饮食之急”,徒耗金帛的茶叶再度被禁。

并且被禁的范围扩大到五品官员以下,并规定“犯者徒五年,告者赏宝泉一万贯”。这道异常严厉的禁茶令一直执行到金朝灰飞烟灭,方才自然消亡。

为何古代人对“茶”偏爱?他们一般用什么茶待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