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一直不接地气,你不会才知道吧

 真是麻烦的要死 2023-11-03 发布于广东

昨天发了这篇,所谓的优秀标准,只会束缚平庸。有些评论和我预期的一样,说我高高在上,不接地气,普通人就应该该如何如何。我觉得,他说的对,我只是好奇,怎么他现在才知道。

其实吧,我直播间里说过很多次,我不做基本盘的生意,基本盘这个词,是跟人见人爱的六神磊磊学的,从描述到定义都是完整照搬。具体定义请去六神磊磊的公众号后台搜索相关文章

不少朋友劝我,开个抖音啥的,不好意思,不开,伺候不来小可爱们;熟悉我的朋友知道,前两年我主动把微博号注销了,知乎号注销了,两个都是很早就有20万粉的号,别人做知识付费讲怎么玩转微博,怎么知乎做号引流,对不起,我知乎天龙人来着,知乎刚成立没多久的时候张亮在厦门当面邀请我去试试,早期官方各种给我推荐。但是早就洗手不玩了,知乎用户下沉之后我就不说话了。顺便,微博我也是天龙人,早期经常直接找他们产品总监吐槽。至于他们当年技术副总裁什么的,也是多年好友,连他们早期技术架构我都直接拿来当案例研究。这样的所谓流量账号,说弃就弃,我在乎过么。

就留个公众号还天天洗粉,生怕小可爱们老惦记着,这都多少年了,某些人现在才知道我不接地气?

我只愿意和一些有上进心,想探寻上升路线的年轻人好好唠嗑,只愿意和那些能够主动思考,不墨守陈规的年轻人做做朋友,对于这样的读者,观点有分歧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可以慢慢用事实来求证,我也没觉得我所有判断和认知都是对的,但是分享是我的自由,接受与否是你们的自由。但那种自甘平庸,懒得思考,放弃自我的小可爱们,对不起,取关就好了,我真不想吵醒你们,旧文都说了->搅人清梦者,有杀父夺妻之恨。何苦来栽,一别两宽,各行其是不好么。

下面,对留下来的人,说点真心话。

第一,阶层上升通道永远都是面对少数人的,这是事实。实际上,如果单纯从生活质量而言,所有人都在上升,这也是事实,毕竟时代在进步,生产力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古时候的帝王,在生活质量,医疗健康,饮食选择,休闲娱乐等诸多方面,也比不过现在的平民。只要时代还有红利,随波逐流不是不可以,但阶层上升永远只是面对少数人。

第二,一些传统理念,教育观念,并不是为了阶层上升服务的,而是为了维系阶层稳定服务的。为什么很多时候,上升的机会是被隐藏的,这里的潜台词是,阶层上升从来不是靠天赋异禀,而是靠另辟蹊径。大部分人的天赋都不会影响到阶层跃升,但大部分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天赋异禀的案例当然也有,某种时候,他们宣传这样的案例只是让普通人死心而已。千万不要高估所谓上升所需要的能力,很多时候就是认知而已。

第三,集体主义和个人自由,不是1和0,我一直说的,凡事不要求极端。纯粹的磨灭个性适应社会,走集体主义路线,和纯粹的强调自我,尊重个人自由,从我的立场来看,都是有问题的,所以我坦白说,我对北美那种纯粹放纵自我,过度尊重学生自由的基础教育模式也是不认可的。但这个平衡点是在哪里,是4:6,还是6:4,又或者是5:5,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商榷的,但我们现在是在哪里,这些年我们的基础教育模式是怎么快速向所谓适应社会磨灭个性这种极端演进的,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第四,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相当多的国家的教育理念,都是尊重和挖掘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和特长兴趣,甚至包括经常被国人自媒体挖苦教育很卷的新加坡,我有篇旧文提到过->新加坡的家长会。是的,连新加坡的公立教育,在明面上,依然是以尊重孩子自我选择,自我价值挖掘为理念的。当然,我们也知道,新加坡教育骨子里仍然继承了不少东亚文化里集体主义的一面,这也是我前面提的,它不是所谓的0和1,而是位于中间的某个点。

第五,关于好学生,关于优秀的标准,中国和海外是有本质区别的。在国内,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刷题,反复打磨,实现所有基础科目都达到95分以上,你被认为是好学生,我们看你的总分。在海外,你能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把几个关键基础学科刷到80分以上(不需要刷所有科目),然后在你最热爱的学科上要达到120分,才是好学生。海外的优秀学生也很努力,但努力的很有乐趣,因为他们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而且也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真的能在某个领域达到很高的境界,而我们的所谓努力,很多都是备受折磨,甚至毫无意义。特别是最近几年,这种无意义的折磨,愈演愈烈。

第六,一直都有另辟蹊径的机会,一直都有,我无法给出所有案例,但每个案例都会有人说无法复制,当然,如果能批量复制,算什么另辟蹊径,找到自己的路最重要,如果你只是想找到一个可以轻松复制,人人能走的路,那不又回到了所谓约束平庸的标准的老路上。从某种意义来说,每个人都天赋异禀,只是每个人的天赋都在不同的点位上。自己不去挖掘,不去发现,现在的教育机制里,没有人会挖掘你。

那么下面,多说点额外的,关于最近的万圣节的一些活动,我觉得上海的年轻人蛮好的。我很欣赏一个网上的评价,大意是这样的,他们带上了身体上的面具,摘下了心理上的面具。就是这个味道,自由表达,展示自我,我很喜欢这样的氛围,这样的年轻人。现在表达空间越发逼仄,万圣节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表达自我,释放自我,才是真的社会正能量。

集体主义,和自我认定,自我表达,从来不是0和1,我们应该寻求某种平衡,而今天,我们明显处在不那么平衡的位置。

最后,昨天有人评论说看我没发广告,觉得很赞,值得关注,我直接把对方拉黑了,很抱歉,我不为这样的读者服务,所以,就算没广告,今天好歹也要硬发一个。

👇 我的知识星球,三天内自行退出免费100%退款承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