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藏楼诗笺注》0419

 毕天增 2023-11-04 发布于黑龙江

0419-3

高楼侨居歇浦,戊申小春,适鼎胡耗至,海上

讹言腾沸,出门怅惘中信步至张园,夕阳黯淡,

风叶翻飞,车马亦已阑珊。逡巡间,于尘辙中

拾得残纸,书啼血三首,字迹敧斜,语义诡痛,

盖攀髯堕弓小臣之辞也

啼血虚传杜宇魂,宁闻帝子更沉冤1)。天荒乍破身终殉,日丧云亡道自存2)。一夕风雷迷大麓,十年虎豹厄丹阍3)。几时修得金轮史,才信无终是至言4)

【笺注】

据诗题,此诗当作于光绪病逝的消息传到上海之日。郑孝胥实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廿三(11月16日)日得到电传,知悉光绪廿一日逝世,而作此三诗。

《郑孝胥日记》未记作此三诗。诗题中所说“拾得残纸,书啼血三首”,显是诡托,实为郑所作。诗题中的歇浦”,即借指上海。“戊申”,是光绪三十四年(1908)。“小春”,指夏历十月;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七引《初学记》“冬月之阳,万物归之。以其温暖如春,故谓之小春,亦云小阳春。”“鼎湖”,本为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故借指帝王驾崩。“海上”,即上海。“张园”,旧日上海的一处园林,在今南京路以南,今旧址已改建为上海市政协礼堂。“攀髯堕弓小臣”,指皇帝身边近臣;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下迎,黄帝乘之升天,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馀小臣不得上龙身,乃持龙髯,而龙髯拔落,并堕黄帝之弓(见《史记·封禅书》)。 

第一首写光绪因戊戌变法而蒙冤被幽深宫直至不得善终而死。

1)啼血”二句:空传闻望帝死后,化为了啼血的杜鹃,难道听不到帝王之子更蒙受不白之冤?

杜宇”,据《成都记》载:杜宇又曰杜主,自天而降,称望帝,好稼穑,治郫城。后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杜鹃鸟口红,春时杜鹃花开即鸣,声甚哀切。古人误传其“夜啼达旦,血渍草木”。旧题晋张华注《禽经》嶲周,子规也(按,即杜鹊)。”《注》:“夜啼达旦,血渍草木。”

帝子”,帝王之子。唐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此指光绪皇帝,因皇太后慈禧听政,故云“帝子”。

沉冤难以洗雪的冤屈。谓难以辩白或久未昭雪的冤屈。唐李涉《与弟渤新罗剑歌》:“雷焕张华久已无,沉冤知向何人说?” 

首联写光绪帝之冤,远超望帝化为杜鹃啼血之悲苦。

2)天荒”二句:刚刚破天荒地变法,最终还是以身殉国;天天忧伤而死亡,但变法正道自存。

天荒乍破”,“乍破天荒”,语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海述解送》:“大中四年刘蜕舍人以是府解及第,时崔魏公作镇,以破天荒钱七十万资蜕。蜕谢书略曰:'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后以指前所未有或第一次出现。“破天荒”指戊戌变法。

日丧云亡”,天天忧伤而死亡。丧,悲悼,忧伤。《商君书·更法》:“狂夫乐之,贤者丧焉。”云亡,死亡;云,语助词。《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子产云亡,宣尼泣其遗爱。”李善注引《左传》“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道自存”,大道自是存在。宋陈宓《赠丘汉叔》:“力扶正学人知惧,拨去浮言道自存。”

颔联写光绪皇帝因变法而死,但变法的正道犹在。

3)一夕”二句:犹如一晚风雷震荡,皇帝就消失山林之中!十年之中,都被困厄在虎豹蹲守的天宫。

风雷迷大麓”,语出《淮南子·泰族训》:“既入大麓,烈风雷雨而不迷。”高诱注:“林属于山曰麓。尧使舜入林麓之中,遭大风雨不迷也。”

十年”,指戊戌变法的光绪二十四年(1898)至光绪死之三十四年(1908),恰十年。光绪都在幽拘之中。

虎豹厄丹阍”,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王逸注:“啄,啮也。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主啄啮天下欲上之人,而杀之也。”丹阍,即天帝之门。此指宫门,戊戌政变后,慈禧亲政,光绪一直被幽闭在深宫。

颈联写戊戌政变,光绪皇帝被幽禁在皇宫。

4)几时”二句:何时撰写就金轮女帝的史传,就会相信不得善终是至理名言。

金轮”,指武则天。据《旧唐书·则天皇后纪》,武则天于长寿二年“秋九月,上加金轮圣神皇帝号,大赦天下。”所以后人称武则天为金轮或金轮皇帝。此以武则天拟慈禧。

无终”,当为“无善终”的省语,不是正常死亡。此当指光绪皇帝不是正常死亡,言外是慈禧迫害致死。2008年,在光绪帝去世一百年之际,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等单位,联合组成“清光绪帝死因”专题研究课题组,确定光绪是因为“急性肠胃型砒霜中毒”而亡。郑孝胥不幸言中。

尾联写郑孝胥猜测光绪不是正常死亡。

戊戌销沉庚子来,种因得果更谁哀1)。忍教宗社成孤注,可君王是党魁2)。妄意挥戈能退日,伤心失箸托闻雷3)。咎繇听直须天上,好劝长星酒一杯4)

【笺注】

第二首评论光绪帝的戊戌变法是孤注一掷的举措,而事后又惊慌失措,未能坦然面对。

1)戊戌”二句:戊戌变法销沉,庚子年就来了!种下了因”得到了果”,又有谁为此悲哀!

戊戌此指戊戌变法与政变19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

销沉”,消失。唐杜牧《登乐游原》“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此指戊戌变法失败。 

庚子”,此指1901年的庚子事变,义和团起,清廷炮轰东交民巷列强使馆,八国联军进入北京。

种因得果指种下的祸因必然得到的恶果。

首联感叹无人为戊戌庚子年间的事悲哀。言外,不能忘记清廷的错误举措。

2)忍教”二句:敢以国家为赌注来孤注一掷地变法,怎奈君王就是帝党的党魁!

宗社”,宗庙和社稷的合称,借指国家。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惟公匡復汉室,宗社将絶,又能正之。正之术,实须得贤。”

孤注”,谓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赌注。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王钦若)数乘间言於上曰:'澶渊之役,(寇)準以陛下为孤注与敌博耳。’”此指光绪戊戌变法的举措为“孤注一掷”,不计后果。

可奈”,怎奈。南唐李煜《采桑子》词:“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君王是”,光绪朝有帝党、后党之分,而光绪被认为是帝党的党魁。

颔联写道,光绪帝就是帝党的党魁,言外并不是受人蒙蔽,而是决心孤注一掷地进行变法。

3)妄意”二句:猜想能像鲁阳挥戈阻退太阳一样挽救国运,痛心失败吓掉筷子,就如刘备托词是惊雷。

妄意”,臆测。《庄子·胠箧》“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

挥戈退日”,传说战国时楚鲁阳邑公挥戈使太阳返回。《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戈”谓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伤心”,心灵受伤,形容极其悲痛。《书·酒诰》:“民罔不衋伤心。”孔传:“民无不衋然痛伤其心。”

失箸”,比喻受惊失措。《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 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颈联写光绪帝虚幻设想变法能成功,故而一旦变法失败,震惊得伤心欲绝。

4)咎繇”二句:善于判断的皋陶来听取曲直,也须亲临天上;还是像孝武帝,劝彗星饮酒一杯吧!

咎繇”,亦作“咎陶”,即皋陶,舜之司法官。《春秋·元命里》载:“尧得皋陶,聘为大理,舜时为士师(司法官)咎,通“皋”。

听直”,听取曲直,判断正误。《楚辞·九章·惜诵》“俾山川以备御兮命咎繇使听直。”朱熹集注:“听直,听其词之曲直也。”

天上”,此喻清廷。须天上,必须在天上(清廷),才可能“听直”。

“好劝”,正该劝。唐高启《送宿卫将出守邓州》:“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

长星一杯酒”,劝长星与自己饮一杯酒,意谓祸患不可避免的坦然对应之举。典出《世說新語·雅量太元末,长星见,孝武(晋司马曜)心甚惡之。夜,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星云:'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時有万岁天子?”“长星古星名,似为彗星,有长形光芒。《汉书·文帝纪》(八年)有长星出於东方。”颜师古注引文颖曰:“长星多为兵革事

尾联写真正判断曲直须身临朝廷,了解真实情况;即使如此,也只能如晋孝武帝那样坦然面对灾难了。

龙飞三十四年春,识主何曾见一臣1)。持论遂令人掩耳,弃官谁信我忘身2)。蟆肠坐愤妖吞月,鹑首空愁醉赐秦3)。试问和熹旧朝士,不欺先帝定何人4)

【笺注】

第三首写无人真正懂得光绪的心,而自己的立场不被人理解,愤慨慈禧乱政,朝臣不忠于光绪。

1)龙飞”二句:龙飞在天的三十四个春天,懂得皇帝主子内心的,哪有一个人?

龙飞”,《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遂以“龙飞”为帝王即位。三十四年春,即三十四年,此指光绪在位三十四年。

识主此指懂得皇帝的内心。臣称皇帝为主子,如清孔尚任《桃花扇·哭主》:“我的崇祯主子呀!我的大行皇帝呀!”

首联写光绪即位三十四年,无人懂得他的耐心。

2)持论”二句:我的言论,竟然令人掩耳躲避;谁能相信我弃官之举,是不顾自己的个人利益!

掩耳”,捂住耳朵不听。《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荀躒掩耳而走。”郑孝胥自注此句于南皮坐间,尝有皇帝人君、太后人臣之对。”南皮,即指张之洞。

忘身”,不顾自身的行为。宋陆游《暮春》:“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

3)蟆肠”二句:因为愤慨那蛤蟆妖精要吞月进自己的肚肠;徒然愁闷,老天喝醉,赏赐了暴秦。

蟆肠”,指吞月的蛤蟆心肠,比喻恶毒用心。语出唐韩愈《月蚀诗效玉川子作》:月形如白盘,完完上天东。忽然有物来啖之,不知是何虫。如何至神物,遭此狼狈凶。……念此日月者,为天之眼睛。此犹不自保,吾道何由行。尝闻古老言,疑是虾蟆精。径圆千里纳女腹,何处养女百丑形。……玉川子立于庭而言曰:地行贱臣仝,再拜敢告上天公。臣有一寸刃,可刳凶蟆肠。”此指慈禧于戊戌政变后幽拘光绪,自己垂帘听政。

鹑首”,星次名,指朱鸟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天文家'朱鸟’,乃取象於鶉。故南方朱鸟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是也。”古以为秦之分野,指秦地。《汉书·地理志下》“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鶉首之次,秦之分也。” 

醉赐秦”,此指天帝醉酒而赏赐秦国土地,比喻世事混乱。典出《文选·张衡〈西京赋〉》:“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李善注引虞喜《志林》曰:“喭曰:'天帝醉秦暴,金误陨石坠。’”

颔联愤慨慈禧幽禁光绪,遂使国事陷入乱局。

4)试问”二句:请你问问和熹当朝的旧日朝士,对先帝不昧良心的一定是哪个人?

和熹”,和熹皇后邓绥,为汉和帝的皇后。汉和帝驾崩,邓绥临朝称制达十六年,而不愿还政于刘氏。邓绥驾崩,谥号“和熹”和熹旧朝士,此拟慈禧当政时的朝中人臣。

不欺”,不欺心,不昧良心。宋陈宓《读史》:“人力信莫及,天道吾不欺。”

先帝”,光绪已逝世,故称先帝。

尾联写慈禧当政时的朝中人士,有谁对光绪忠诚不欺呢!

【附记】

龚鹏程:“《海藏楼集》中有诡托之辞,仿佛古人所谓梦中作或道行见题壁者,《啼血》诗三首是也。题曰:'高楼小居歇浦,戊申小春,适鼎湖耗至海上,讹言腾沸。出门怅惘中,信步至张园。夕阳黯淡,风叶翻飞,车马亦已阑珊。逡巡间,于尘辙中拾得残纸,书《啼血》三首。字迹欹斜,语意诡痛,盖攀髯堕弓小臣之辞也。’是为光绪之死而作。其第二首云:'戊戌消沈庚子来,种因得果更谁哀?忍教宗社成孤注,可奈君王是党魁。妄意挥戈能退日,伤心失箸讬闻雷。咎繇听直须天上,好劝长星酒一杯’,语至沈痛。海藏在光绪一朝,名位不高,然于甲午之役时,已隐然左右朝局,与张謇并有仙童之目,后主维新,故其言如此。第三首自注:'于南皮座中,尝有'皇帝人君、太后人臣’之对,言尤显豁。于'啼血虚传杜宇魂,宁闻帝子更沈冤’之际,痛诋慈禧:'蟆肠坐愤妖吞月,鹑首空愁醉赐秦’,至以武则天况之矣。”(《读晚清诗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