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清一个人,看“人性”就行了

 布衣粗食68 2023-11-04 发布于湖南

人在社会上混,不得不与人打交道,若是看不清人,难免会被坑害。

可是“人心隔肚皮”,要看清是很难的。

更现实的是,很多人善于伪装自己,外表斯文有礼,还会帮助他人。到了关键时候,人家的形象,可以彻底颠覆。

孔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

不管人的行为有多杂乱,人性是比较稳定的,是骨子里的东西。

别看人品,看人性,人的本质就暴露了。

01

施展才华,可以看清一个人。

努力读书,通常会被认为是“好人品”。

毕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提升气质,还能为更多的人服务。

可是我们还要看到另一个事实——负心多是读书人。

尚未功成名就的时候,把读书当成了磨砺,也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和帮助。

一举成名天下之后,真实的人性就暴露了,仗势欺人、求财、忘恩负义,都有可能。

《红楼梦》里的贾雨村,在穷困的时候,得到了甄士隐的帮助,并且在甄士隐家住了很久。

当贾雨村拿到了赶考用的银子,就如同脱笼的鸟,飞到天空,不见踪影了。

贾雨村做官了,接到一个官司:甄士隐的女儿弄丢了。本想,这时候应该出现报恩的画面,但是很意外,贾雨村居然没有帮助甄士隐。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也被读书人演绎到了极致。

唐朝的韩愈,靠写墓志铭,赚了不少钱。

本来,工作之余,发展副业,无可厚非。但是韩愈却常常把坏人写成好人,墓志铭的内容,常常脱离现实。

只要拿了钱,那就尽量吹捧人家几句。韩愈的做法,为自己留下一个外号“谀墓”。

更可怕的是,有读书人利用自己的才华,专门坑别人。比方说,《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联合潘三,顶替别人去科考;帮人写一些歪曲事实的公文。

和有才华的人交往,别总是“久仰久仰”,要看看他的才华,都用在什么地方,都变成了什么。才华变成社会进步的力量,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还能为他人解决难题,这就对了。

02

开口说话,可以看清一个人。

蔡康永说:“说话之道,也是为人之道。”

当一个人说好话的时候,不见得是对你好,也许是害你,是处于捧杀的行为。

当一个人骂你的时候,你会难受,但也会因此看清自己,别人实际上是警醒你。

言语的理解是很复杂的事情。当言语配合表情,那就更难理解了。

“你好呀”,这句话带着微笑说,是礼貌;恶狠狠地说,是诅咒别人,希望别人不好。

人品、人设,都可能是虚假的,是故意打造的。而人性却是真实的,是“肺腑之言”。

唐朝的李邕,在朝中做官的时候,看到唐中宗迷信道教,认为人是可以长生不老的,就非常生气。

有一天,李邕上奏:“如果陛下相信歪理邪说,可以活万万年。那么皇帝的位置,就应该还在汉武帝的手里,在秦始皇的手里。这是轮不到你的。”

虽然他的话,得罪了唐中宗,但也是大实话,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一面。

诗人李白评价李邕,也肯定了李邕的人性本善:“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

再看看清朝的和珅,依靠阿谀奉承,在乾隆身边混得风生水起。

太后过生日,和珅送来一百多粒珍珠做成的“寿”字,反复说:“祝您寿比南山。”

在背后,人人都知道,这些珍珠不是和珅赚来的,而是贪腐来的。言语很美,但是人品很差,人性很明显。

在我们身边,很多善言的人,但是不要随意相信他们。善有多种解释:善于,善良。善过头了,就是恶。

也有一些人,沉默寡言。不要以为,什么都不说的人好人,也许人家在看你笑话,知道你犯错了,却不指出来,任由你一错再错。

君子之言,诚信、真诚、能批评、能鼓励,不能虚假。

03

去做善事,可以看清一个人。

做好事,应该是好人品,是人性本善的体现。这是很常见的理解。

其实,我们还要看做好事的初衷、目标。不能一概而论。

总有人,依靠做好事,来博得别人的关注,然后借用关注度,去做一些获利的事情。

当做好事变成了“刻意”的行为,那就比什么都不做,更加恶毒了。这是透支社会的善良。

“上观新闻”平台上有一个例子:四川凉山的一位年轻人,拿出三千元给一位可怜的老人。

在给钱的过程中,年轻人拍摄了 很多画面,还到处宣传。

等拍摄完了,年轻人要回了两千八。

原来,他是一个网红,要靠做主播来得到收入。他假惺惺地做好事,是为了得到大家的关注、打赏。

这位年轻人被拘留,得到了应有的处罚。

人啊,一面是魔,一面是佛。别因为看到了佛,就忘记了魔。最可怕的是,有的人,心魔一直存在,外表却笑嘻嘻,令人看不透。

靠谱的人,是那些做好事不留名,平时能够有举手之劳的人。

04

人性是本能,人品是本事。

当本事增长了,本能地去成就自己,帮助他人,那就是一个真正的好人,值得交往。

本事很大,但是他能够做的,是给自己谋利,还坑害别人,那就是恶人,敬而远之。

在社交的过程中,不要急着给一个人下定论,要多观察,彼此熟悉的慢一点。

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是人是鬼,走着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