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经典之《礼记》第十四讲檀弓下第三节: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

 心理咨询诊所 2023-11-04 发布于山东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yù):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大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无废斯爵也。」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 (zhì):,谓之杜举。

【注】子卯不乐:殷纣王在甲子自焚而死,夏桀在乙卯被放逐,所以做君王的 都把甲子、乙卯作为忌日,不敢奏乐,以示警惕。:参预。:酒器。能盛一升酒的叫爵,能盛三升酒的叫觯。

【译】平公喊住他,命他进来,说:“蒉,刚才我以为你或许存心想要 启发我,所以没跟你讲话。你为什么要师旷喝酒呢?”回答说:“甲 子、乙卯是君王的忌日,尚不敢奏乐。现在知悼子还停柩在堂上, 这比逢上甲子、乙卯的日子更要重大得多了。师旷是掌乐的太师, 而不把这个道理报告给您知道,所以我罚他喝杯酒。”“那你为什么 又要李调喝酒呢?”回答说:“李调是您亲近的臣子,可是为了有吃 喝,就不管您的过失,所以我也要罚他喝一杯酒。”“那么你自己为 什么也要喝一杯酒呢?”回答说:“蒉只是个宰夫,不去摆弄宰刀等, 却胆敢越职谏诤,所以自己也该罚一杯酒。”平公说:“我也有过失, 倒杯酒来,也应该罚我一杯酒。”杜蒉洗净酒杯,倒了一杯酒,然后 举起酒杯。平公对侍者说:“即使我死了以后,也不要废弃这只酒 杯。”就是这个缘故,直到现在,凡是献完酒,像这样举起酒杯,就叫 做“杜举”。

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不亦惠乎?昔者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卫寡人,不亦贞乎?夫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卫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注】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名拔,一作发,献公的孙子。:指卫灵公。灵公,名元,献公的孙子。易其名:根据丧礼,葬后行虞祭,接着是卒哭, 卒哭就要避讳,不能直接称呼死者的名,而要称他的谥号。贞惠文子:古时的谥一般只用一个字,后来也有用两个字的,但用三个字的很少见。公孙拔虽用三个字,但一般也只用 一个“文”字。

【译】公叔文子去世后,他的儿子戍向国君请求赐予谥号,说:“葬的 月日已经定了,很快就要出葬,请赐给他一个谥号。”灵公说:“以前 卫国发生饥荒,先生施粥赒济百姓,这不是仁爱好施的表现吗? 以 前卫国发生叛乱,先生拼死保卫我,这不是很忠贞的表现吗? 先生 在主持卫国朝政的时候,总是依照礼制序列尊卑的次序,以此和邻 国交往,使卫国的社稷没有受到玷辱,这不是博文知礼的表现吗? 所以可以称呼先生'贞惠文子’。”

石骀仲卒,无适子,有庶子六人,卜所以为后者。曰:「沐浴、佩玉则兆。」五人者皆沐浴、佩玉;石祁子曰:「孰有执亲之丧而沐浴、佩玉者乎?」不沐浴、佩玉。石祁子兆。

【注】石骀仲:卫大夫,石碏的族人。卜:古人灼龟甲取兆,用来预测吉 凶,叫卜。:问卜时,龟甲上显示吉凶的裂纹叫做“兆”。这句话是卜人说的。石祁子:石骀仲的六个庶子中的一个。

【译】石骀仲去世了,没有嫡子,只有六个庶子,所以只好用龟卜决 定继承人。卜人说:“只有先洗个澡,然后佩戴上玉,龟甲上才会显 示出吉兆。”于是其中的五个人赶忙洗好澡,佩戴上玉。而只有石 祁子说:“哪有居丧期间,而洗澡佩玉的呢?”他没有洗澡佩玉。可 是,龟兆却显示出石祁子应该做继承人。因此,卫国人都认为龟兆很灵验。

卫人以龟为有知也。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

【注】陈子车:齐国大夫。家大夫:陈子车的家宰。大夫的家宰本不应 称大夫,但大夫强而僭,所以家臣也僭称大夫。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 即孔子的弟子陈亢。字子元,一字子禽,春秋陈人。

【译】陈子车客死在卫国。他的妻子与家宰商量着要用活人殉葬, 已经决定了,后来陈子亢奔丧到卫国。他们就把用活人殉葬的决 定告诉了他,说:“夫子有病,没有人在地下伺候他,所以决定用活 人殉葬。”子亢说:“用活人殉葬,是违背礼的。虽然如此,可是他有 病,那么在地下伺候他的,有谁能比他妻子和家宰更合适呢?如果 能取消这个决定,那么我同意取消它;假如不能取消,那么我认为 就用你们两个人殉葬吧!”这样一来,殉葬的事也就没有实行。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chuò)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首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

【注】啜:饮。啜菽,喝豆粥。

【译】子路说:“贫穷真让人伤心啊! 父母活着时没法供养他们;他 们去世了,又没有法子举办丧事。”孔子说:“尽管是喝豆粥,饮清 水,但是如果能使父母在精神上愉快满足,这就是'孝’了;他们去 世后,只要有衣衾足以掩藏首足,敛毕即葬,虽然没有椁,但能根据 自己的财力来办丧事,这就合乎'礼’了。”

卫献公出奔,反于卫,及郊,将班邑于从者而后入。柳庄曰:「如皆守社稷,则孰执羁靮(dí)而从;如皆从,则孰守社稷?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弗果班。

【注】卫献公:卫国国君,名衎,在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59年)被孙林父、 宁殖所逐,奔齐,鲁襄公二十六年复国。班:通“颁”。班邑,赏赐封地。 柳庄:卫国太史,也跟随献公出奔。靮:马缰。

【译】卫献公被逐逃亡,后来终于返回卫国复位。到了城郊,他就要 把一些封地赏赐给跟随他出亡的臣子,然后才进城。柳庄对他说: “如果大家都留下来守护社稷,那么还会有谁为您执缰驾车跟随您 出亡呢? 然而如果大家都跟着您逃亡,那又有谁来守护社稷呢? 您一回国就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合适吧?”于是没有进行颁赏。

卫有大史曰柳庄,寝疾。公曰:「若疾革,虽当祭必告。」公再拜稽首,请于尸曰:「有臣柳庄也者,非寡人之臣,社稷之臣也,闻之死,请往。」不释服而往,遂以襚之。与之邑裘氏与县潘氏,书而纳诸棺,曰:「世世万子孙,无变也。」

【注】当祭必告:举行祭祀的时候,也要向他讣告,以表示对柳庄的恩宠。 襚:向死者赠送衣服,用来敛尸。卫君脱祭服以襚柳庄,是表示亲近贤臣。

【译】卫国有个太史叫柳庄,患重病卧床不起。卫君说:“如果病情 危急,即使是在我主持祭礼时,也要立即向我讣告。”后来,柳庄在 卫君主祭时去世了。卫君拜了两拜,叩头,然后向祭祀中的尸请求 说:“有个叫柳庄的臣子,他不只是我个人的臣子,也是国家的重 臣,刚才得到他去世的消息,请特准我前去吊丧。”他来不及脱下祭 服就连忙赶到柳庄家,于是脱下自己身上的祭服,作为送给死者的 襚。并且将裘氏邑和潘氏县封给柳庄,还订了誓约放进棺里。誓 约上说:“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万代相传,永不改变。”

陈干昔寝疾,属其兄弟,而命其子尊已曰:「如我死,则必大为我棺,使吾二婢子夹我。」陈干昔死,其子曰:「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弗果杀。

【译】陈乾昔病得起不了床,于是就嘱咐他的兄弟,并命令他的儿子 尊己说:“如果我死了,一定要给我做个大棺材,让我的两个妾躺在 我的两边。”陈乾昔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说:“用活人殉葬,已经与礼 相违背了,何况还要躺在一个棺材里呢?”结果没有将两个妾殉葬。

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龠。仲尼曰:「非礼也,卿卒不绎。」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公肩假曰:「不可!夫鲁有初,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般,尔以人之母尝巧,则岂不得以?其母以尝巧者乎?则病者乎?噫!」弗果从。

【注】仲遂:鲁庄公的儿子东门襄仲,为鲁之卿。宣公八年死。:春秋时 齐国地名,在今山东平阴县境内。:祭的第二天又祭叫“绎”。: 舞名。包括文舞、武舞。文舞执羽吹籥而舞。公输若:当时的匠师,公输是氏,若是名。:本指小敛、大敛,这 里指葬。:公输般,春秋时著名的巧匠。是公输若的族人。请以机封: 当时公输若主持敛事,因他年纪小,不懂礼,所以公输般向他建议,不用通常 的方式下棺,而是改用自己设计的机械来下棺。公肩假:鲁人,季氏的族 父兄。丰碑:用大木斫成,形如石碑,树立在椁的前后及两旁。碑上部打 个洞作辘轳,下棺时,绳子就绕着辘轳,然后依鼓声缓缓缒下棺材。树四丰碑本是天子的礼仪,鲁君僭用这一礼仪。桓楹:作用和碑一样,形状像大柱 子。在椁的前后及两旁树四根大柱子来缒下棺材。这本是诸侯所用的礼仪, 大夫也僭用这一礼仪。:同“已”。不得以,即“不得已”。:本作 “母”,误。

【译】仲遂在垂这个地方去世了;壬午,讣闻已经到达,鲁宣公还在 举行绎祭,万舞照常进行,只是将籥舞取消了。仲尼说:“这样做是 违背礼的,国中有卿去世了,就不应该再举行绎祭了。” 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了,当时匠师公输若尚年幼,主持葬事。公 输般建议用自己新设计的机械来下棺。主人正要答应时,公肩假 却说:“不行!”下棺的方式鲁国早就有先例,国君是比照四座大碑 的方式,仲孙、叔孙、季孙三家是比照四根大柱子的方式。般! 你 用别人的母亲来试验你的技巧,这难道是不得已吗? 难道你不借 这次机会来试验你的技巧,你就觉得难受吗?唉!”结果主人就没 有听从公输般的建议。

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童汪踦往,皆死焉。鲁人欲勿殇童汪踦,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注】郎:鲁近邑。公叔禺人:鲁昭公的儿子。:是“僮”的假借字。:未成年而死叫殇,为他们所行的丧礼也称“殇”,比成人的丧礼简略一些。

【译】齐与鲁在郎邑作战。鲁国的公叔禺人见到一个扛着兵杖的士 卒,走进城堡去休息。于是感慨地说:“虽然徭役已经使百姓很辛 苦了,赋税也使百姓的负担很沉重了,可是那些卿大夫都不能谋划 周全,担任公职的人又没有牺牲精神,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我是已 经这样说了。”于是他就和邻居的少年汪踦一齐奔赴战场,结果两 个人都战死了。鲁国人想不用孩子的丧礼来办汪踦的丧事,但是 没有先例。于是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他既然能够拿着武器保卫 社稷,那么你们想不用孩子的丧礼给他办丧事,这不是很好吗?”

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曰:「吾闻之也: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子路曰:「吾闻之也:过墓则式,过祀则下。」

【注】何以赠我:古人有临别赠言的习俗。:古人乘车时站立在车上, 低头凭轼是表示敬意,这叫“式”。

【译】子路将要离开鲁国,他对颜渊说:“你打算用什么话作为临别 赠言呢?”颜渊说:“我听说过:要离开国境,就应该先到祖先的墓前 哭告一番,然后上路;回来时,不必在祖先的墓前哭告,只要在墓地周围省视一番就可以进城。”颜渊对子路说:“那么你打算把什么话 留给我作为安身的原则呢?”子路说:“我也听说过:驾车经过别人家的墓地时,就应凭轼致敬;经过土神的社坛时,也应下车,表示敬意。”

工尹商阳与陈弃疾追吴师,及之。陈弃疾谓工尹商阳曰:「王事也,子手弓而可。」手弓。「子射诸。」射之,毙一人,韔(chàng):弓。又及,谓之,又毙二人。每毙一人,掩其目。止其御曰:「朝不坐,燕不与,杀三人,亦足以反命矣。」孔子曰:「杀人之中,又有礼焉。」

【注】工尹商阳:工尹是楚官名,商阳是人名。陈弃疾:楚公子弃疾,共王的儿子,曾帅师灭陈,所以楚人以“陈”作为他的封号,后自立为王,即楚平王。王事:楚本是子爵,后僭称王。王事,是说负有楚王的使命。因商阳心地 仁慈,不忍伤人,所以弃疾以王事来激励他。朝不坐:依礼,朝见时都是站着。但楚国与中原地区不同,在大堂上朝见时,大夫坐在堂上,士站在堂下。燕不与:在大堂上举行宴会时,大夫坐在堂上,士地位低,没有席位,只能站在堂下,所以说“不与”。

【译】工尹商阳和陈弃疾一起追赶吴国的军队,很快赶上了敌人。 陈弃疾对工尹商阳说:“这是君王交给的使命,你现在可以把弓拿 在手里。”工尹商阳这才把弓拿在手里。“你可以放箭射他们了。” 于是他向敌人射箭,射死一个敌人,就把弓箭放回弓袋。很快又赶 上了敌人,陈弃疾又对他说了以上的话,他又射死了两个敌人。每 射死一个人,他都把自己的眼睛遮起来,不忍心看。他让御者停 车,说:“我们只是朝见时没有座位、大宴时没有席位的人,现在已 经杀了三个敌人了,也就足够交差的了。”孔子说:“即使是在杀人 这件事里面,也还是有礼节的。”

诸侯伐秦,曹桓公卒于会。诸侯请含,使之袭。襄公朝于荆,康王卒。荆人曰:「必请袭。」鲁人曰:「非礼也。」荆人强之。巫先拂柩。荆人悔之。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惠伯为介。及郊,为懿伯之忌,不入。惠伯曰:「政也,不可以叔父之私,不将公事。」遂入。哀公使人吊蒉(kuài)尚,遇诸道。辟于路,画宫而受吊焉。曾子曰:「蒉尚不如杞梁之妻之知礼也。齐庄公袭莒于夺,杞梁死焉,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庄公使人吊之,对曰:『君之臣不免于罪,则将肆诸市朝,而妻妾执;君之臣免于罪,则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注】襄公:鲁国国君,名午,成公的儿子。康王:楚国国君,名昭,共王的儿子。巫先拂柩:拂,就是祓,祓 除不祥的意思。巫先拂柩是君临臣丧的礼节。 滕成公:滕国的国君,姬姓,名原,鲁昭公三年(公元前539年)去世。 子叔敬叔:鲁大夫叔弓。子服惠伯:名椒。于世次,敬叔称惠伯为叔父。懿伯:惠伯之父,亦敬叔之叔祖。哀公:鲁哀公。蒉尚:鲁士,当时正为亲长办丧事。画宫而受吊:应该在殡宫接受宾客的慰问,但是哀公的使者是在路上遇到柩车的, 所以蒉尚只好在地上画了殡宫的图,然后就位受吊。杞梁:春秋齐国大夫,名殖,一作植。齐庄公四年(公元550年),齐袭莒,杞梁战死。齐庄公:齐国的国君,名光,灵公的儿子。

【译】诸侯联合起来讨伐秦国,曹宣公死在军中。诸侯要求为宣公 行“饭含”之礼,而曹人也就趁机让诸侯为死者穿衣。鲁襄公到楚 国去拜会楚君,刚好碰上康王去世了。楚人说:“请您务必为康王 穿衣。”襄公的随员说:“这样做是不符合礼的规定的。”然而楚人还 是勉强襄公这样做。于是襄公就先让巫拂柩驱除不祥,然后才给 尸穿衣。楚人对这件事很后悔。在为滕成公办丧事时,鲁国派子叔敬叔去吊丧,并且送递鲁君 赗物之书,子服惠伯做他的助手。等到了滕国近郊,遇懿伯的忌 日,所以敬叔想缓一日进城。惠伯说:“这是国君交给我们的使命, 不能因为叔父私忌,就不办公事了。”于是就进城。蒉尚办丧事,哀公派人去慰问蒉尚,恰巧在路上相遇了。蒉尚 让开道,就地画了殡宫的图,然后就位接受吊问。曾子说:“蒉尚还 不如杞梁的妻子懂礼呢! 齐庄公派人从狭路袭击莒国,杞梁在这 次战斗中牺牲了。他的妻子在路上迎接他的灵柩,哭得十分悲伤。 齐庄公就派人去路上慰问她,她却回答说:'如果君的臣子杞梁有 罪,就应该在市朝陈尸示众,并把他的妻子拘捕起来;如果他没有 罪,那么我们还有先人留下的一所旧屋可供行礼。现在却不敢劳 您的大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