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讲清楚往来寒热和如虐状一日再发的区别

 经方人生 2023-11-04 发布于四川

诸位无恙,我是白发渔樵。

继续评点《经方实验录》,上卷已经结束了,现在是中卷的第一篇,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其一。

翻译文:

王姓病人,寒热往来,一天有两次发作,这是仲景说的桂枝二麻黄一汤的方证。前一个医生用了小柴胡汤,也是看了仲景书的,就是还差了一点点火候,不知道少阳病发作应该有更长的间隔时间。

药方:川桂技(五钱) 白芍(四钱) 生草(三钱) 生麻黄(二钱) 光杏仁(五钱) 生姜(三片) 红枣(五枚)

姜佐景解说:

病人喝了药,盖被子躺着,不一会儿发热,全身出汗,病就好了。另外,服药时间最好在寒热发作之前约一两个小时左右,药效最为显著。依照仲景法,病人发热恶寒,从“一日再发”(注意这里指的是发热两次,而不是发热加上恶寒一共两次。)到一天发作十几次,都是太阳病;如果是一天发作一次,乃至于两三天发作一次,都是少阳病。少阳病大多先怕冷然后发热,太阳病“如疟”则存在先发热后怕冷的情况。看伤寒论上的描述,少阳的是“寒热往来”,寒在热前;太阳的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寒在热后。感叹仲景措辞精微如此。按以上说的的方法用药,少阳病用柴胡剂,太阳病用麻桂剂,在实践中印证,屡试不爽。如果反过来,用柴胡剂治一天发作几次的太阳如疟,每每不效;用麻桂剂治先怕冷后发热一天一次的少阳病,虽然偶然也有几次治得好,毕竟不合法度。

《方极》上说,桂枝二麻黄一汤治桂枝汤证多,麻黄汤证少;桂枝麻黄各半汤治桂枝汤麻黄汤二方证相等的病人。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临床无法作为辨证判断依据。我则按具体症状用方,发热怕冷同时发生的,有汗的用桂枝汤,没汗的用麻黄汤;发热怕冷分开来依次发生的,从一天发作两次到多次,则用桂二麻一等三个小发汗方。条理清楚,绝不会混淆。

曹颖甫评语:

少阳病之所以和太阳病有区别,是发病有间隔时间,如果一天发作两三次,则不算有间隔时间;太阳病和阳明病的差别在是否怕冷,如果就发热不怕冷,直接就是阳明病了,怎么还能是太阳病呢?所以有发热有怕冷而且一天之中循环发作的是太阳病,寒热每天发作一次,间隙时间好像没有生病的是少阳病,这是麻桂合方与柴胡剂的区别。明白了病理,临床时候随证用药就行。

点评:

一、给姜佐景点个赞

这篇文章解释了我一直存在的疑惑,就是几个小发汗的如疟状方证,和柴胡剂的往来寒热究竟有啥区别,因为我们现在几乎看不到什么是如疟状了。这里姜佐景描述得非常清楚仔细,看来啰嗦有啰嗦的好处啊。有这一篇存在,我评点《经方实验录》就不算亏。

二、不怕冷的不一定是阳明病的

该批评的还是要指出的,曹颖甫说不怕冷的是阳明病。用桂枝汤治下午出汗,黄芩汤证发烧不怕冷,栀子豉汤证发烧不怕冷,所以说的不对。注意栀子豉汤是少阳的方而不是阳明的方。

更多伤寒论观点,可参见伤寒论开蒙书籍:《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

《我在东汉末年学中医的日子——另辟蹊径读伤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