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著名古战场阳平关,到底算不算蜀汉防御体系中的战略要地?| 静思斋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23-11-04 发布于河北
《陕南纪行》第七篇古阳平关话今昔之附篇

之前写马超墓那篇时,对马超卒葬阳平关的说法提出了质疑,由于当时参考了许多相关资料,对阳平关也积累了些素材。结果今天开始写《陕南纪行》系列游记的终篇——古阳平关,一动笔就“不慎”写多了,还是循例摘出来单成一篇吧。
 
 复建的古阳平关城墙

熟悉我的朋友大多知道,我极少去“研究”战史,对这个也不甚感兴趣。这是因为我一直觉得一个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的人,根本就不会真正理解战争是怎么回事。正如我那时身处古战场,更是深感人在天地之间的渺小,不但理不清什么头绪,反而更加迷茫。顿觉什么地形水文,什么兵家必争之地,没有亲自带过兵的,纸上谈兵说得再头头是道也多流于扯淡。

不过,我今儿也还是“纸上谈兵”了一把。但我的着眼点,并不在于那些细枝末节与胜败评析,而只是通过若干史实,对阳平关当年的“战略地位”做些探讨而已。简而言之,我觉得阳平关之于蜀汉,可能并不像后世许多评论家、文学家、XX家抒情时所说的具有那般重要的战略价值(尤其是指防御方面)。公且安坐,听某一言。

千百年来,阳平关这一带建制及地名的演变极为频繁,历代史地学者对此的考证文章亦极多,在此且先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简单交代一个问题:(三国志中)阳平关=阳安口=关口,但≠关城。阳平关可谓汉中郡的西大门,从古蜀道概要图中也不难看出,这里是陈仓道、祁山道、金牛道的交汇处,从这个角度来说,说它是一处战略要地自是无可厚非。据我不完全统计,三国时期发生在阳平关规模较大的战役有三次。
 
 注:从网上找到了很多大神做的地图,但多数不知最初源头,所幸图上也有制图人的名字,便不再一一标注了,在此对作者致谢

第一次阳平关之战是在建安二十年(215年)。当时汉中为张鲁所据,曹操率大军征讨之。从《武帝纪》中可知,曹操是走陈仓道出散关,路上顺手解决了一些氐羌武装,最后从西北方向来到阳平关下。曹操没有直接从斜谷(褒斜道)“黑虎掏心”,反而从陈仓道兜了一圈,这可能是因为听信了人言,说阳平关那两山之间距离很宽不易防守。待曹操到了之后才发现,张鲁之弟张卫早已在此“横山筑城十余里”,防御坚挺得很,攻之不能拔,这让曹操大为感慨,说“他人商度,少如人意”啊(事见《张鲁传》中的裴注)。最后还是略施小计假装退兵引起守军懈怠(一说阴差阳错夜晚误入敌阵引发混乱),才拿下的阳平关,张鲁势力随即瓦解。

张鲁势力弱小,汉中亦可谓四面受敌,其东边南边的压力相对较小,但北边与西边压力山大。故此时阳平关作为汉中的西大门,战略地位当极为重要,张鲁也派了重兵驻守,除了谷口的阳平关,山上还有“张鲁城”,防线连成一片,搞得曹操都一度很难刚正面。

第二次阳平关之战也是最著名的一次,汉中之战(217-219年间)的主战场就在这一带。曹操克定张鲁后引军还,留夏侯渊镇守汉中,为西线统帅。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亲率大军进攻汉中,我想应该是走的金牛道,从西南方向来到阳平关下,夏侯渊与张郃(在外线的“广石”)拒关坚守,刘备折腾了快一年也没啥进展。但在第二年春天,刘备突然来了一个神来之笔(不知是不是法正支的奇招):路并不止这一条啊!也不知是在这段时间找到的还是硬开出来的,反正刘备突然不在阳平关玩了,转而南渡沔水,在定军山北麓扎营。这样一来,战局便从阳平关前一“点”的硬凿,转为沿沔水一“线”的南北对峙。
 我对夏侯渊的阵亡地点不甚认同,但此图位置关系着实很好

这个变化可能让夏侯渊的心情有些波动,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阳平关的重要性恐怕是直线下降了。夏侯渊死后(关于夏侯渊之死,魏、蜀两方当事人传记中的说法迥异,让人云里雾里,之前我想写定军山的文,其实就是想考辨这个事。不过此事与本文不太相关,以后有暇再说),张郃作为临时统帅退回阳平关(但主要可能还是防备沔水一线,见《郭淮传》),坐镇长安的曹操自斜谷紧急来援,“遂至阳平”,但几个月下来,对“敛众据险”的刘备完全无可奈何(刘备所据的“险”,当然不是阳平关,这时阳平关还在曹魏手里呢),赶也赶不走,耗也耗不过,只好叹声“鸡肋”,战略性放弃汉中走人(同时一度放弃的还有汉中西边的武都郡)。要说起来,阳平关亦只是汉中的局部,曹操直接壮士断腕,这魄力也蛮大的。

在这次战役中,汉中是曹魏地,取守势,只在西南方向承压,故在初期,阳平关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但在刘备“另辟蹊径”后,阳平关对于大局的重要性已大幅下降,亦无法作为反攻支点,如果说汉中是曹操的鸡肋,那阳平关此时恐怕已是汉中的鸡肋了。

第三次阳平关之战已是在景耀六年(263年),即蜀汉灭亡前夕。这次战斗规模相对小很多,倒是没啥好说的,要说的更多还是之前四十多年的“和平时期”。刘备占据汉中后,在此屯驻重兵,在蜀汉定下北伐国策后,汉中更是成为大本营,形成局部兵力优势。可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蜀汉掌握着“主动权”,而曹魏守土唯恐不及。
 
 
此时汉中东边的“东三郡”(一度曾为蜀地)对蜀汉的威胁似乎并不大,南边背靠自家的巴西郡,西南边金牛道的终端是成都,西边阴平、武都虽一度若即若离(后来也开拓为蜀地),但基本上没啥压力,就从诸葛亮好几次出兵都是直接从那边平淌到祁山也可略见一斑了。真正的威胁,更多在于北边,即斜谷、骆谷(倘骆道)、子午谷等。在诸葛亮三次北伐后,曹魏忍气不过,就是从这边出动多路大军反击了一次,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最后惨淡收场,此后消停了十几年。
  
 

而对于阳平关,理论上的威胁,仅来自于西北方向的陈仓道。二次北伐时,诸葛亮率军走陈仓道出散关,守陈仓的魏将郝昭只有千余人马,被当成软柿子,然蜀军竟然没能啃下来,粮尽后只好撤退,魏将王双随后赶来追击,兵败被斩。这大致也能看出,这条线上的魏军战力有限,陈仓道从各个角度上或许也不是攻蜀的优先选择。所以我倒是觉得诸葛亮最初选择屯驻沔阳,未必是因为防守任务有多紧要,而是安全、不容易被人“骚扰”,从西边各条道出兵也都方便。在蜀汉衰落前,情况大致如是。
 
 
到了263年魏国发动灭蜀之战时,钟会率大军直接从东、北两面杀进汉中,在攻略郡城时,只是派了一支偏师进攻阳平关,蜀将“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很轻松就拿下了。这次魏军是从“屁股后头”(东边)杀过来的,与前两次阳平关战役的进攻方向截然相反!而直接导致蜀汉灭亡的邓艾那路兵马,系由阴平偷渡,一根直线插到腹地,连走蜀道都省了,正应了刘备当年的手笔——路可并不止一条啊。

综合上述史料的铺陈,或许已不难看出,阳平关在某种情况下(并非对于蜀汉),对于防御自西而来攻汉中的敌军有着重要作用。但当汉中、武都、阴平纳入蜀汉版图,并以北伐作为基本国策后,其防御属性大打折扣,反倒因为数道交汇之便利,适合作为发起进攻的大本营。当汉中有变乃至失陷时,阳平关对于蜀汉的防御体系几未体现出价值(当然,蜀军此时也确实拉胯了),在“反向防御”时地利属性也大打折扣——钟会轻松破关后,立即一路平推到剑阁。

所以,有些主流的、甚至是常识性的说法,未必绝对正确。只有自己动脑子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即便发现不了,或者发现的不对,亦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


                                  静思斋  于岳
                                  2023年11月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